<p class="ql-block">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上好学校思政课,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真正落实到位,建立西夏区思政课教师资源库。12月14日,银川市中关村小学举行第三轮学校发展共同体内道德与法治赛课活动。本次活动共有来自第一共同体学校的6名老师参赛。</p> <p class="ql-block"> 崔海聆老师执教的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美丽文字,民族瑰宝》一课,任务目标定位准确,整节课把中国汉字的发展史作为贯穿课堂的主线,情境材料的选择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从视频中感受汉字的独特与众不同、古老、悠久、智慧。接着从汉字的起源、传说、演变引导孩子们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热爱中国汉字的情怀。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崔老师的课堂一直在努力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同时,整节课始终体现着“互动、合作与探究”的课堂教学氛围,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的课堂探究意识浓。</p> <p class="ql-block"> 石婧老师执教的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健康看电视》一课,重在引导学生多多发言,分享自己的经历。学生通过分享自己印象深刻的电视节目精彩片段谈谈自己获得的“宝贝”,分享自己看电视不愉快或痛苦的经历,感受电视节目也是一把双刃剑,学会辨析电视节目,选择健康有益的电视节目观看。另外,在教学中还巧妙地创设了问题情境,让学生换位思考,体会长时间看电视对眼睛和带来的伤害,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从看电视的距离、时长、光线等问题,养成良好的看电视习惯,从而完成了增情感、明道理的目标。</p> <p class="ql-block"> 薛瑞瑞老师执教的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变废为宝》一课,通过本课的学习,薛老师引导学生能够认识垃圾分类、回收、循环再利用的意义,树立环保意识,转变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生活方式,逐步养成节约资源的好习惯。在教学过程中,薛老师为学生构建一个贴近生活、激创意的生活空间。通过不同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利用身边的垃圾资源去创造,实现有创意地节约资源和再利用资源,并让学生把自己的创意应用于自己的生活,让环保生活化。</p> <p class="ql-block"> 马佩佩老师执教的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网络新世界》一课,本课以学生为中心,能从学生网络生活实际和网络生活自护需求出发进行设计和教学;教学凸显活动性,设计了一系列的看、思、议、展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去感悟、体验,进而形成网络安全自护意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网络生活选择和自护能力。综合采用了体验式、案列式、合作式等教学方式方法,注重选取真实的案列,让学生在学习中有很深的触动,实现了思政课“走心”的目标。信息技术操作娴熟,能充分发挥互联网优选素材、突破难点、协助活动等功能,促进了互联网与小学思政课教学的融合发展。</p> <p class="ql-block"> 吴霜老师执教的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我爱家乡山和水》一课,课前通过国庆节学生自己拍摄的家乡视频,一来增加与学生的亲近感,二来为讲课中提到的宁夏做铺垫。整堂课学生们都兴趣盎然,用生活中的实例跟教师互动,谈自己在家乡的生活。随着交流地不断深入,在夸家乡的环节,学生自然有话想说。</p> <p class="ql-block"> 李茹老师执教的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过好我们的课余生活》一课,设计多个环节,紧密贴切学生实际,通过学生的课余生活展示,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更加理解课余生活的意义,深深触动了学生的心灵。教师采用了小组交流的方式,学生们思维很活跃,能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多媒体设备的运用,增加了学习内容的直观形象性,使学生真正走进情景中进行学习。</p> <p class="ql-block"> 六位老师用心地给我们带来了六节精彩的道德与法治课。课堂上教师们目标准确,利用高超的信息技术能力,借助视频、音频和图片等资源,灵活处理教材,重难点突出,课堂互动亲切得体,使课堂真正成为孩子们获取知识的天地。课堂上高潮迭起,精彩纷呈,尽显教师们精湛的教学技能,生动诠释了新课标的教育理念。教学设计目标设定体现道德与法治课程特征,内容安排适度,有完整的教案基本要素,格式新颖具有实效性。</p> <p class="ql-block"> 本次<span style="font-size: 18px;">“互联网+创新素养教育”优质课比赛</span>给老师们创造了一个交流、合作、探究的教学平台,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我们坚信在“互联网+创新素养教育”背景下借助信息技术提高思政课堂教学有效性必将根植于常态课堂,让思政常态课堂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编辑:马佩佩 审核:李保常 陈宁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