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劳动的重要性 :“ 劳动开创未来 ” 、“ 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 、“要教育孩子们从小热爱劳动、热爱创造,通过劳动和创造播种希望、收获果实,也通过劳动和创造磨炼意志、提高自己 ” 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提高劳动能力,是当代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为此覃塘区实验小学开展了《爱劳动、孝父母》打卡活动。 </p> <h3>①“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服、鞋子不乱丢,叠放整齐,自己能清洗衣物。<br></h3> <h3> <br> </h3> <h3>②“冠必正,细必结,袜与履,俱紧切一自己穿好衣服,能保持衣物的整洁。<br></h3> <p class="ql-block">③"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自己刷牙洗脸梳头发。</p> <h3>④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一做完功课,自己收抬书包。能够分门别类归整书籍。<br></h3> <h3><br></h3> <h3>⑤“父母命,行勿懒”--不和父母顶嘴吵架。</h3> <h3>⑥“亲爱我,孝何难帮助父母做家务。<br></h3> <p class="ql-block"> 在生活中,无论是富有家庭还是普通家庭,大多都舍不得让孩子吃苦。别说在城市,就算在农村,现在也很少有家长会让孩子顶着烈日、沾满泥巴、流着汗水,亲身体验农作的不易和艰苦,甚至还有部分父母在溺爱和骄纵孩子。而现在的孩子们成长在幸福的时代,没饿过肚子,挑食和浪费变成了习惯,他们更需要知道食物从哪儿来,学会珍惜,学会知足!</p> <h3>⑦“恩欲报,怨欲忘”一帮父母做一顿饭。<br></h3> <p class="ql-block"> “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学着爸爸妈妈做饭的流程、样子,下厨做饭,吃自己做的饭,好香!</p> <h3>⑧“报怨短,报恩长”-做力所能及的事<br></h3> <p class="ql-block"> 春夏之际,万物生长。拿起锄头,清理出家院里的杂草,亲自种上爱吃的蔬菜,等待开花结果!“ 劳动真好!”</p> <p class="ql-block"> 学习忙碌,而劳动可助所学化为实践,“行欲力而知愈深”;劳动辛苦,而于磨难中锤炼意志,为日后的攀山越岭夯实基础。望向历史深处,“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的传统美德亦将劳动的接力棒递给当代青少年,不论是在家中分担家务的背影,抑或校园内拾起落叶的细心,不论在风雪中扫清积雪,抑或是炎热中的志愿活动 … … 积小行成大事,劳动于微处显力量,均以己身扬劳动之光。</p> <h3>图片来源:实验小学全体师生<br><br>文字编辑:盘诗媚<br><br>审核:韦钰萍</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