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古驿道,缅怀英烈行(下马塘至南芬穿越纪行)

裴敬石

<p class="ql-block">2021年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枫叶群友一行15人相约下马塘,穿越细河河谷,重走当年战火纷飞路,体验近代曾经风起云涌的历史旧地。</p> <p class="ql-block">8点45分,4325次列车正点到达下马塘火车站,这是沈丹线上的一个四等小站,始建于1904年的“安奉铁路”(现沈丹铁路)已经走过117个岁月,这条铁路见证了中国近现代百年风云变幻,也是中国从百年屈辱走向复兴、走向强国的历史证人。</p> <p class="ql-block">在今天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簇拥在国旗旁,在这块曾经洒满英雄鲜血的热土上留下本溪枫叶户外群友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走出车站,沿着细河河谷逶迤北上,回首来路,一条高架铁路线从天桥沟谷横空出世,这是于2015年9月1日通车的“沈丹客运专线”,乘坐高铁列车的乘客你是否知晓,在你穿越的隧道下方曾经是641厂区的山峒工厂与车间,这是一个功勋卓著的军工企业,当年击落美制u2高空侦察机的仿制萨姆7导弹引信就出自这座工厂,现代的东风系列导弹引信也有这座工厂的功劳,虽然这座工厂已经搬迁,但诞生于这块土地的过往伟业已深深地镌刻于山川青空,这里也有我们同学们的付出和奉献,“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祝福天涯海角的同学们!</p> <p class="ql-block">路在延伸,这里曾是2000年前的汉代古道。据考证,这条古道是辽东半岛通向朝鲜的古驿道,沿着细河河谷穿越祁家堡分水岭进入草河河谷至嗳河河谷直达鸭绿江边,几千年的中华文明曾经在这片山川传承。千年过往已成历史云烟,不由得想起李白的诗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感慨良多!</p> <p class="ql-block">跨越今日穿越细河的第一座桥——背阴汀桥,进入下马塘村背阴渟村民组,桥名和村民组名称竟然有一字之差,想必是村民觉得这个汀(河流的深水区ting四声)字不吉利而改为二声的这个渟字,不管如何都是良好的愿望,想起这个“汀”字,一个历史的画面浮上心头,夏日炎炎之时,村童们攀上高崖,跳入一泓碧水,激起一片涟漪,鸡飞鸭跳,也是旧时田园风光。</p> <p class="ql-block">穿过村庄,一座断桥映入眼帘,虽几次行走此地,但匆匆忙忙未及询问此桥毁于何时,查阅互联网竟然也无一字叙述此中个因,与孙春习探讨此事,此事一定要探个究竟。</p> <p class="ql-block">功夫不负有心人,春习偶遇一位老人,详细打听已有八十余岁,身体健硕,竟然还能扛动如此重木,据老人介绍,此桥毁于1945年8—9月,而炸毁桥梁的是八路军,据说是为了阻止日本关东军通过此铁路向朝鲜方向逃窜,作为一直在此生活的村民,他的叙述是可信的。从时间也可验证这一叙述的可信度。</p> <p class="ql-block">沈丹高速公路跨越群山,这里是被称为沈丹线最美景观带的90至100公里区间。</p> <p class="ql-block">在历史的遗迹旁留下历史考证者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二跨细河,穿越张家堡桥,又一座“安奉铁路”断桥坐落于此桥西侧,想必也是同一时期被炸毁,也从历史的一个侧面确定确实阻止了日军沿着此路南逃。</p> <p class="ql-block">姜宏是第一次出队参加本群活动,真心地欢迎你,祝你在本群走出健康!收获友谊!</p> <p class="ql-block">过桥后进入深沟村,这里是电影明星张良的故乡,在战火纷飞的解放战争年代,张良从这里走入人民解放军的行列,在电影屏幕上塑造了一个个活生生的战士形象,大家熟知的《董存瑞》、《哥俩好》、《战上海》、《打击侵略者》等等。这是一个人杰地灵秀美山乡。</p> <p class="ql-block">三穿细河,跨越洋家河大桥。</p> <p class="ql-block">远山的油松林是电影《英雄儿女》拍摄志愿军祝捷大会的外景地,《英雄赞歌》从这里第一次唱响神州大地。志愿军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换来祖国山河无恙,令后世万代敬仰。</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南芬区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通过拦水闸、引水明渠进入管道输送至水厂,细河也是南芬区的母亲河,保护好它也是每个人的责任。</p> <p class="ql-block">四跨细河,穿越瓦沟大桥,今日全程近14公里的路程已过半,瓦沟村民组坐落于西侧的沟谷中,沟中的远处高峰就是下马塘天桥沟(641厂区所在的那条沟)沟里顶峰,待有机会走一次这条穿越线路,似乎户外驴友还未曾有人从此穿越过,敢为人先也是我们枫叶户外群的座右铭。</p> <p class="ql-block">在沈丹铁路二长岭隧道口的东侧细河河道边,一座石碑矗立于此,这就是著名的汉代古道车辙遗迹,深深的车辙深陷于岩石之中,这条古道何时废弃尚没有考证。</p> <p class="ql-block">车辙宽度1.2米,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的制度,当时制定两轮宽度为六尺,而古时各诸侯国的尺长各有不同,从16.9厘米/尺至25.9厘米/尺,而周朝为19.1厘米/尺,从地域分析秦朝极有可能沿用周朝规制,而六尺车辙极为符合现在二长岭的车辙遗迹,由此推算,此车辙在周朝时就已存在,据此又可从汉代向前推移1000年,一家之言,姑妄说之。车辙所压岩石为辉绿岩(俗称青石),是一种极为耐磨之岩石,现代输送设备经常使用辉绿岩铸石板作为内衬耐磨材料,根据该岩石的耐磨性,该古道车辙遗迹有几千年历史是可信的。</p> <p class="ql-block">历史的车辙印证着东北大地在秦汉乃至西周时期就已纳入中华版图之内,至于到唐朝的薛礼征东不过是短暂的分裂又统一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前行道路右侧高崖一个巨大的山间豁口矗立于山崖之上,这个豁口就是著名的南天门,号称本溪十景之一。304国道穿越而过,此路段也是最为险要之盘山道,公路沿崖修筑,崖下是细河河谷,此处也是人们户外游览的打卡网红地。</p> <p class="ql-block">高速公路、沈丹铁路在崖下跨越细河,为寂静的河谷增添勃勃生机。</p> <p class="ql-block">304国道竣工于1952年,那是战火纷飞的抗美援朝时代,本溪人民为支援抗美援朝战争,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修筑完成此条公路,也为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据《本溪民政志》记载,仅本溪、桓仁两县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志愿军烈士有名有姓的就达5406人,支前民工也有几十人牺牲于朝鲜战场,七十余年过去,而今山河无恙,我们深切缅怀为国牺牲的革命先烈们。</p> <p class="ql-block">在南天门公路的拐弯处,一座王成的雕塑矗立于公路边,这里是电影《英雄儿女》拍摄的外景地。</p> <p class="ql-block">这是1964年拍摄《英雄儿女》时南天门的旧影,俯瞰今日河山,已是换了新颜。</p> <p class="ql-block">山脚下的细河发源于摩天岭,在辽阳寒岭注入太子河,近代以来无数可歌可泣的英烈故事发生于细河两岸,甲午战争中聂士成指挥的摩天岭大捷是甲午战争中中方的唯一胜利,抗日战争中东北抗日联军杨靖宇、宋铁岩、李敏焕指挥的袭击连山关日军守备队胜利,李敏焕烈士也牺牲于细河岸畔,这里也是抗日民族英雄苗可秀的故乡,一代代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独立、解放而血洒这片热土,今天是国家公祭日,既要悼念死难同胞,更要缅怀英烈,一个忘记英烈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p> <p class="ql-block">又连续跨越细河一号、二号桥,此行连续六次跨越细河,这些桥大部分建成于21世纪,祖国的复兴也带来交通道路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p> <p class="ql-block">矗立于安奉铁路旁的碉堡诉说着近代百年屈辱,它也时刻警示人们,落后就要挨打,而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来越近,从大国向强国迈进的步伐也越来越坚实,祝福伟大的祖国!祝福伟大的中国人民!</p> <p class="ql-block">11点50分,到达南山供热电厂,已经行走三个多小时,即将顺利抵达终点——南芬客运站。</p> <p class="ql-block">迈着坚实的步伐走向新时代,在走向新时代的群体中不能没有枫叶群友,祝福我们吧!</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摄影、摄像:谭振生、孙春习、韩心颍、薪竹、腊梅等;少量选用网络照片,一并表示感谢!撰稿:裴敬石。</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