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每一次经历都是一笔财富;</p><p class="ql-block"> 每一次学习都是一次提升;</p><p class="ql-block"> 每一次历练都是一次超越。</p><p class="ql-block"> 为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12月14日,“国培计划”重庆市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开州区学校信息化指导团队培训进入了第二天。</p><p class="ql-block"> 随着节奏游戏《消灭病毒》音乐的响起,大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开始了学习。</p> <p class="ql-block"> 我们有幸聆听了重庆市教育技装中心教研培训部崔卫国老师的专题讲座——《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实践运用》。崔老师语言诙谐幽默,利用“雨课堂”和学员们进行交互式学习,重点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剖析。</p> <p class="ql-block"> 第一,提出了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的三个问题。</p><p class="ql-block"> 问题一:为用而用。不少教师只关注设备的使用,不考虑应用的目的。崔老师以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教师在行动”为例,指出了传统的在线教学是直播而不是在教学。问题二:为授而教。部分教师只关注内容的输出,不考虑目标的达成。问题三:教师为培而训。多数教师只关注技术的学习,不考虑理念的更新,他提出了在信息技术在培训中要“四重四轻”(重个体,轻整体;重技术,轻运用;重培训,轻实践;重集中,轻校本)。</p> <p class="ql-block"> 第二,是对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定位。崔老师以短视频引发大家思考:如何应用信息技术高效,解决问题。并建议参训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用更短的时间完成更多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 第三,是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创新。崔老师首先借助“瓶”与“酒”厘清关系;其次强调要转变意识,要有生本意识和服务意识,要把“C”位让给学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八条鱼”(鱼、渔、欲、娱、遇、誉、愚、宇);还要转变观念、转变角色,老师不做知识的灌输者,做指导、引导、辅导学生学习的“导学”;最后还提出了要更新思想,为用而学,学以致用,学用结合。</p> <p class="ql-block"> 崔老师的精彩的讲座为学员们指明了新思路,新方向。</p> <p class="ql-block"> 下午2点,在一曲欢快的韵律热身操结束后,由四川省成都市泡桐树小学特级、正高级教师游琼英老师带来了《如何设计校本研修信息技术2.0整校推进方案》的实操讲座。</p> <p class="ql-block"> 游老师用两幅不同的“猫头鹰”漫画,开启了今天的培训之旅。两幅不同的“猫头鹰”象征着上班前和上班后的“教师”的状态。传统的教学让老师的工作忙碌的不亦乐乎,数字化的教学让老师从繁忙的教学中解放出来,让老师教得轻松;智能课堂,解放学生,让学生学得愉快;智慧管理,解放校长,让管理效益好。</p> <p class="ql-block"> 接着,通过看视频,说一说科技怎样改变教育?采用提问和学员互动的方式,提高了大家的学习热情。游老师重点从指导思想、学校现状、研修目标、研修内容、阶段安排、考核方案六个方面对“如何设计校本研修信息技术2.0整校推进方案”进行分析。</p> <p class="ql-block"> 首先有了指导思想的引领,再从学校网络及软硬件环境、师生队伍信息技术现状、信息技术实践现状三点对学校现状的分析,解决了为什么要设计方案和找准了起点。接着是研修目标,从研修主题与愿景、总目标与具体目标、教师绩效目标进行阐述,明确要研究的方向“到哪里去?”最后还明白了怎样考核,如何评价。最终的目的,就是让我们依托信息技术,改变教与学的方式,轻松老师,愉快学生,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高效率,提升质量,解放自己!</p> <p class="ql-block"> 让我们共同走在研修的道路上。在研修平台上,滚动着的是大家如火的热情,流淌着的是专家深邃的思想,碰撞出的是朵朵智慧的火花。相信我们付出就有收获,努力就能成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编辑:汉丰第一小学</p><p class="ql-block">审核:黄 胜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