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绿茶

舟帆

<p class="ql-block">  我喜欢喝茶。无论是过去上班忙碌,还是现在年纪大了闲赋在家,只要有空,我就会泡上一杯清幽的绿茶。</p><p class="ql-block"> 经常浸润在茶香的氛围里,心地因此清明,文思也因此澎湃。因为爱茶,我曾去过许多茶园和茶厂探访、品茶,在台湾旅游时,也不忘寻访那里的生态茶园,每每闻到那些可爱嘉木身上弥散的气息,就会让我流连忘返,回味无穷。</p> <p class="ql-block">  我的家乡湖北天门竟陵,茶圣陆羽故里。说来有趣,茶圣故里却不产茶,也没有浓重的饮茶习惯或饮茶文化。而且,陆羽也并非种茶的能人圣手,怎么就成了“茶圣”呢?这让好多人不解。原来,陆羽关于茶文化的知识及茶文化的探究,主要形成于其在江浙皖等长江中下游产茶之地的游览时期,他将茶文化进行深入的探究、规整和阐述,系统地陈述自己对茶的见解,形成了一套自成体系的茶学、茶艺和茶道思想,将普通茶事升格为一种美妙的文化艺能,这就有了我们所看到的《茶经》。</p><p class="ql-block"> 《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p><p class="ql-block"> 《茶经》问世后,茶文化应运而生。茶学逐渐形成独立的一门学科,一门学问,成为了华夏的饮食文化和精神缩影。因此,陆羽也被后世尊奉为“茶圣”。</p> <p class="ql-block">  虽说家乡地方不产茶,但这并不影响我喜欢茶和茶文化,因为湖北也是产茶大省。有资料显示,湖北的恩施硒茶、襄阳高香茶、武当山茶、英山云雾茶、宜昌釆花毛尖、赤壁青砖茶、孝感红茶等涵括了“绿、红、黑、白、黄、青”六大茶类,现在全省种茶面积、产量在全国均排第四位,多个茶叶品牌进入全国名牌之列。</p><p class="ql-block"> 2018年,习近平主席同印度总理莫迪在武汉举行非正式会晤时,接待用茶就选取了湖北名茶“恩施玉露”和“利川红”。当时,这一绿一红两种包装的茶,一经报道,便引起轰动,顿时洛阳纸贵,两款茶在茶叶市场卖的脱销,商家们赚得钵满盆满,这是后话。</p> <p class="ql-block">  我喜欢绿茶,因为绿茶汤色清亮,香味清幽,叶片齐整,入口清爽温润,茶香隐隐,似清风拂面,静静品味,清幽的滋味里还有淡淡的涩苦、清心的甜。</p><p class="ql-block"> 绿茶是将采摘下来的鲜叶先经高温杀青杀灭了各种氧化酶,保持了茶叶绿色,然后经揉捻、干燥而制成,清汤绿叶是绿茶品质的共同特点。绿茶是未经发酵的,因此保存了茶叶的纯真本色,汤清叶绿。</p><p class="ql-block"> 据说,绿茶是中国产量最多,饮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茶,可见人们对它的青睐。</p><p class="ql-block"> 古人细致,把茶叶分为小芽、中芽、紫芽、白合、乌带等五种。小芽又叫鹰爪、雀舌、谷粒,是最好的茶。中芽又叫“一枪一旗”或“一枪二旗”,也就是中心一芽,外有一片或两片稍卷的小叶,形状也很好看,像飞鸟。紫芽就是茶叶已经变成紫色。白合是中间一小芽,外包两大叶。乌带是带蒂的叶。制作最好的茶要用小芽,因此有的茶名就直接命名为某某雀舌。紫芽之后,已经为行家所不喜,至于长成“白合”与“乌带”,就都算是等级最差的茶了。那些价格最便宜的茉莉花茶,大约就是用白合、乌带制作成的,喝起来只有茉莉花香味,没有茶叶的鲜香。至于在一些小饭店和旅馆里喝的免费供应茶,就更是等而下之了,我是宁可喝白开水,也不愿意喝那劣质的。</p><p class="ql-block"> 过去上班时,我会泡上一杯绿茶,在清幽的茶香中开始一天的工作。办公室里泡茶,一切从简,连洗茶这道工序也免了。杯子用透明的玻璃杯,既可以装茶,也可以赏茶。每每忙碌一段时间后小憩,端起茶杯,静静地看着茶叶舒展翻卷、上下漂浮、簇拥轻舞、茶雾氤氲,那才叫一个赏心悦目。</p> <p class="ql-block">  家里喝茶那就尽可能要讲究一些,先得把茶具添置齐全了,俗话说:“水为茶之母,器乃茶之父”。要获取一杯上好的香茶,需要做到茶、水、火、器四者相配,缺一不可。而且茶具有助于提高茶的色、香、味,一套高雅精美的茶具,不仅有艺术性,还具有观赏性。</p><p class="ql-block"> 有好的茶具和舒适环境,泡好茶还得有优质泡茶的水,茶人有句口头禅,叫做:“茶有各种茶,水有多种水,只有好茶好水味才美。”古人对泡茶用水的选择,一是甘而洁,二是活而鲜,三是贮水有方。陆羽《茶经》中就有“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之说。现今条件下,一般用天然水,即泉水(山水)、溪水、江水(河水)、湖水为最好,自来水由于消毒气味重,需先贮藏24小时后再用。还有人将当年雪水或雨水埋在地下,来年取出烧开后泡茶,但为之者甚少。</p> <p class="ql-block">  品茶有讲究。这个“品”很有意思,有三个口,品茶一般也是分三口来品尝的,第一口试茶温,第二口品茶香,第三口才是饮茶。呷茶入口,茶汤在口中回旋,顿时口鼻生香。毛尖鲜醇爽口,碧螺春清和鲜甜,云雾香馨醇厚,龙井香郁味甘,一切尽在不言中。</p><p class="ql-block"> 近年来,有专家说,多喝绿茶可以防辐射抗衰老防癌治病,虽然真假未知,但这绿茶在现代社会里似乎又有了新的注解。</p><p class="ql-block"> 按说,铁观音不算绿茶,它是半发酵茶,属于乌龙茶的一种,但我总喜欢把它列到绿茶的系列里,因为在家里冲泡铁观音,置茶、温杯、高冲、低泡、洗茶、分茶、闻香、品茶,可以把工夫茶程序系统地走一遍,只有这样冲泡出来的铁观音茶香味才醇厚,一杯杯品起来也特别惬意。</p><p class="ql-block"> 喝茶的经验,前人总结了不少,于我而言,却是慢慢摸索而来。比如,哪种茶需要哪种温度的水,这颇需要一番讲究,丝毫不能马虎。一般的绿茶,用80度左右的水冲泡为好,铁观音最好用烧得滚开的水并提前烫洗茶具,这样才能冲泡出铁观音醇厚馨香的真味。而雀舌类,都是鲜嫩的小芽,80度到90度之间的水最为适宜,若是用沸水冲泡,反倒会伤了它们的美好天性。</p><p class="ql-block"> 有好茶,自然会约上良朋。朋友二三,倚窗对饮,小巧雅致的茶杯,清亮翠绿的茶汤,茶香飘飘,还没喝就觉得美好。可以是谈笑风生的活泼,也可以是会心一笑的默契,民俗学家钟敬文老先生曾说:一壶绿茶,两三朋侣,身体歪斜着,谈的是海阔天空的天,一任日影在外面慢慢地移过。</p><p class="ql-block"> 朋友相聚,大家聊着天,品味着茶,一杯复一杯地喝下去,韵味十足。茶香里有阳光的味道,更有友情的温暖。只有此时,才能悟出“茶亦醉人何须酒。”绝不是文人墨客的夸张之语,如果继续一杯一杯复一杯地喝下去,是真的能醉人醉眼醉你的五脏六腑的。难怪有人说,经常醉茶的人,时间久了,便会成茶痴。</p> <p class="ql-block">  我有时到外地参加活动或者采访,偶尔也会带回一些当地的特色茶,比如像金银花茶、石榴叶茶、苦荞茶、玉竹茶等等,但,喝来喝去,还是最钟情绿茶,觉得绿茶最可心。</p><p class="ql-block"> 绿茶也确实耐品。细细地品味,绿茶的香美妙也微妙,湿润也温润,清幽也清纯,醇厚也浓厚。一杯绿茶在手,将那冒着茶香热气的杯口移置鼻唇间,茶叶的馨香会沁于肺腑,你会有一种身倚青山,眼观闲云的感觉,再看杯中茶叶在淡绿色的茶汤中,忽上忽下簇拥着聚聚散散,沉沉浮浮,一时的烦恼瞬间被涤荡,许多困惑与杂念也会在品缀茶水的过程中烟消云散。</p><p class="ql-block"> 苏辙有诗云:“性似好茶常自养,交如泉水久弥亲。”绿茶茶香幽幽,温润着生命的美好时光,也温润着我们的心灵和文字,让一颗心不再为琐事烦扰,不再焦虑,而是安宁自守,恬淡从容,自足自适。而那些浸染了茶香的文字,也会因此而灵秀起来,散发出淡淡的清香。</p><p class="ql-block"> 品茶,是一种期待,也是一种收获,浓淡之间,或繁华或落寞,沉浮之间,苦中有甜,甜中有苦,苦甜参半。其实,人生何尚不是如此。正所谓“茶里乾坤可品人间万象,苦涩甘甜都是人生滋味。</p> <p class="ql-block">  有空多品茶,让茶香浸入身心,让平和融进大脑。茶如人生,你会品出人生的甘苦与悲欢。</p><p class="ql-block"> 2021.12.7.于武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