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所向 虽远必达——第三期贲友林数学名师工作室成果汇报纪实

江湖小蜗牛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走过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迎来冬,</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名师引领助成功;</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寒意浓,</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霜如风,</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线上交流促提升;</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东西里,</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南北中,</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厚积薄发向前行。</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初冬未见一片雪,先见梅开傍花庵。”2021年12月10日晚上,邢台市信都区“贲友林数学名师工作室(第三期)”第五次活动——学员成果汇报在线上举行。</p><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分两部分,12月10日晚上20:00—23:00,由11位学员进行教育故事、教学创意汇报;12月12日上午8:30—12:30,由11位学员进行“一道好题”的分享。</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活动流程</b></p> <p class="ql-block">  自2019年成立至此,“贲友林数学名师工作室”已经走过了两年的历程。两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与支持下,在专家导师的专业引领下,工作室通过外引内联的方式,扎扎实实开展了一系列诸如专题讲座、课例研讨、读书分享、同课异构等活动,可以说工作室全体成员真正做到了俯下身子搞教研、砥砺前行觅理想、团结协作共成长。</p> <p class="ql-block">  参加本次活动的人员有:小学数学特级教师贲友林、邢台市信都区进修学校校长郭俊峰、进修学校张爱敏以及22位工作室成员。</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由刘文英主任主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第一部分</b></p> <p class="ql-block">  活动第一部分:分别由孙铭音、王雅蕾、李昕、杨伟、李霞、孟双梅、赵延龙、王立飞、王静雅、曹晓伟、要艳杰11位老师进行教育故事或教学创意分享。</p> <p class="ql-block">  孙铭音老师分享的教育故事是《一路走来》,将贲老师“学为中心”的理念融入到教学中去,更新教学理念,引领学生学习,与学生共同成长。</p> <p class="ql-block">  王雅蕾老师分享的教育故事《培养兴趣,不只是说说而已》,她首先提到,要想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他们的需要。接着以五年级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一课为例,具体向大家展示如何从以老师的教变为以学生的学,我们课上就是要让孩子们学会倾听和交流,要让每一个孩子都踊跃思考敢于发言,做到“真”学习。</p> <p class="ql-block">  李昕老师分享的是《图形怎么看》,一年级的数学学习离不开图形,所以教学中采用了很多数形结合,“以形助数”的方法,借助图形的性质将数学概念和数量关系形象化、简单化,从而使学生易于理解。</p> <p class="ql-block">  杨伟老师以学生出现的错误为切入点,通过思考、启发让学生理解方程的重难点,进而掌握解方程的主要原理。</p> <p class="ql-block">  在学习中,好多孩子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学习方法,而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李霞老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把许多易考易错习题编成贴近学生生活的故事或儿歌,降低难度,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李老师认为作为教师,应该精心设计课堂教学,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学生“要学、会学、乐学”。</p> <p class="ql-block">  孟双梅老师分享的题目是《让问题自然流淌》。孟老师借助具体课例,讲述了自己对课例中一些疑问探究追寻的过程。不断设疑追问不仅只对学生,老师更应如此。充分诠释了“课堂无小事”的理念。教师能对疑问不断追寻,学生方能让问题自然流淌。</p> <p class="ql-block">  王立飞老师针对小学高年级学段如何做好小初衔接问题,以《扇形》一课为例,从“建立联系,衔接学习兴趣”、“培养习惯,衔接学习方法”、“拓展练习,衔接知识内容”三方面进行分享。小初衔接的课堂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层次的提升,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好的落实“双减”政策。</p> <p class="ql-block">  王静雅老师在贲老师的《学生视野中的小学数学问题研究》一书的启发下,分享了她的课堂中学生关于“8平方米与8米比较”的交流过程。教师欣赏的态度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分享真实的想法,思维的碰撞让学生接近了数学的本质。</p> <p class="ql-block">  曹晓伟老师的一道好题分享的是《“一半”的思考》。曹老师围绕教学中疑难点“圆周长的一半”和“半圆形的周长”的区别让学生自主编题。从学生对题目的设计上能看出学生思维的变化。从曹老师的分享中我们可以看到“好题”不一定都是难题,让学生真正进行思考,能够解决知识点的疑问,能够举一反三让学生有可持续发展的题都可以是“好题”。</p> <p class="ql-block">  要艳杰老师分享数学故事《我讲明白了吗?》。</p> <p class="ql-block">  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一个团队的成长,离不开名师的引领。每位学员汇报之后,贲老师针对学员的汇报内容进行有针对性、有实践性的点评,提出具体的专业性指导。</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第二部分</b></p> <p class="ql-block">  第二部分:由王宏、齐晓丹、郭慧、刘会娟、石利萍、赵娱、卫延梅、段延明、刘芳 、张丽霞、刘文英这11位老师就“一道好题”进行分享。</p> <p class="ql-block">  王宏老师以《一题多变,让习题充满“生长”的力量》为题,分享了她对复习课中习题的思考与实践。王宏老师说,在“双减”的背景下,我们仅仅满足于习题的训练功能,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发现、创编更多的好题,让习题更有价值,更有意义。好的习题可以促使学生更深入地进行思考,实现“认识”的不断发展与深化,通过对习题适当的变化与组合,帮助学生很好的理解数学发展,可以由简单到复杂,也可以化复杂为简单,在习题问题的解决中,真正的让学生的思维发展看的见。</p> <p class="ql-block">  齐晓丹老师的教学创意是《抽屉原理》这节课的创意提问,她在仔细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情,对课本上的问题进行了创意的改编,借助卡通形象设置了四层提问,问题层层递进,学生学的积极主动,思考的启动、理解的深入、环节的转换都犹如春来花开般自然发生。</p> <p class="ql-block">  郭慧老师分享《动手数米粒 实践促思维》。</p> <p class="ql-block">  刘会娟老师分享的题目是《画一画就明白》,她认为画图一直是解决问题中最重要的策略,老师要在日常的教学中从读懂图、说清图、画明白图,三个步骤教学生会画,设计提升孩子画力的作业和习题,通过同学之间互相欣赏,评价一步步提升学生的画图意识和能力,感受到画图表达的有趣,发自内心的感受到“画一画就明白了”。</p> <p class="ql-block">  石利萍老师分享的一道好题是《多题归“一” 让算理看得见》,以两道练习题为切入口,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分享了如何明晰知识点的本质,以及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把题目化繁为精,化难为序,让算理看得见,从而助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的真实、透彻、简单、明白!</p> <p class="ql-block">  赵娱老师分享一道好题《巧求阴影部分面积》。</p> <p class="ql-block">  卫延梅老师创设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促使学生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真正做到“做中学,学中做”。</p> <p class="ql-block">  段延明老师汇报的题目是:《找准数量关系,以不变应万变》。她以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量关系作为切入点,层层递进,增加难度,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题目本质的数量关系是不变的。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虽然加减乘除一直在变,只要把握住数量关系就是解决问题的“万能钥匙”。</p> <p class="ql-block">  刘芳老师分享《买赠中的最多买多少》,她由一道习题出发引出自己的思考,她认为能够凝聚思维,引发辩论的题目才是好题目,在思辩过程中学生才能接近知识的本质。教师了解学生的思维路径才能诊断出学生的问题,更好地帮助到学生。</p> <p class="ql-block">  张丽霞老师分享的《玩转A4纸》,通过对A4纸的量、叠、剪、转、卷活动,进一步整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周长、面积和体积、表面积、容积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整理知识,形成知识体系。</p> <p class="ql-block">  郭守敬小学刘文英老师结合当前双减政策,思考一线教师如何布置和设计习题,进行了《好题,让思维看得见》的实践性好题分享。刘老师认为要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思考、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才能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情况下,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让学生的思维看得见,摸得着,说得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第三部分</b></p> <p class="ql-block">  贲老师对学员的汇报一一进行指点,同时还提出一系列问题,引起老师们的思考:面对学生的精彩,老师应该怎么做?学生很精彩,老师能跟上学生的精彩吗?老师的组织、引导、促进作用如何体现?面对学生不同的方法,教师怎么把它作为教学资源?个别学生的思考路径对其他学生的帮助、启发是什么?</p><p class="ql-block"> 最后,贲老师谈到,因为疫情的原因,由一年的研修变成两年,这恰恰给了我们一个更长时间的思考、实践的机会,大家交流为什么这么精彩?因为有两年的时间,让我们体会到好汤一定是文火慢慢煨出来的,所以教师的成长一定是一个慢火,正是因为有了这两年的时间,才让我们有了今天的精彩,更重要的是这其中我们每一位老师的坚持。</p> <p class="ql-block">  活动最后一项是郭校长代表信都区教育局、进修学校感谢贲老师对信都区小学数学老师呕心沥血的关爱和指导,感谢贲老师的付出与相伴。同时还感动学员们的精彩分享,今天的成功是贲老师心血和大家的努力换来的。</p><p class="ql-block"> 郭校长对老师们提出几个结合:1.与“思”结合。跟贲老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育理念结合起来;2.与“建构”结合。跟其他学科老师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结合,建构数学思维体系,建构知识体系,帮助孩子建构认知体系,重拾学生的认知;3.学用结合。把贲老师思想、理念与思维在课堂上实现,将学到的跟<span style="font-size:18px;">平时的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span>提升老师们的教学能力,提升孩子们的学习力,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名师引领,团队同行。</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最美的风景永远在路上。</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b></p><p class="ql-block"> 活动虽已结束,学习的脚步还在前行,我们继续披荆斩棘,一同邂逅“学为中心”教育之路上更美的风景。</p>

老师

学生

分享

习题

好题

数学

思考

学习

教学

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