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三、永远定格在黑白方寸之间的卢信叔叔……</span></p> <p class="ql-block"> 1965年7月间,父亲去越南之前因工作需要配发了一台照相机。可能是为父亲学习拍照,我们全家去了天安门广场,我哥哥记得还去了颐和园。一个高个子的卢信叔叔作为摄影老师全程跟随指导。我还清晣地记得这位卢叔叔教父亲调光圏、快门,对焦距(当时并不知道这些术语),父亲学的非常认真。那天我们沾光拍了不少照片,应该都是出自卢信叔叔之手。</p><p class="ql-block"> 这些照片既是父亲出国之前家人的合影留念,也为我们留下永久回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母亲完整保留这些照片,并在纸袋上亲笔标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父亲援越抗美出发前的全家福,父母及两个哥哥和我)</span></p> <p class="ql-block"> 我们后来知道,那位年轻的卢信叔叔任军事技术考察团的秘书,随父亲一起去越南并在几个月后牺牲在开赴越南南方战场的途中。</p> <p class="ql-block"> 出国前父亲(左)与卢信叔叔(右)合影。居中是唐炎叔叔,时任国防科委常规武器发展局局长,父亲任副局长。 </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5px;">(有意思的小插曲:唐炎叔叔之子唐建,上世纪80年代与我同在总参谋部政治部工作。两人的办公室相距几十米,他在组织部,我在宣传部。相邻工作若干年,平日见面点头打招呼,居然互不相认。一次开会我俩因晚到同坐最外边,一个很偶然的私聊才认出对方,至今成为发小们的笑资。也难怪,当时30多岁的我们已20年没见过面,各自在外地、在基层经历漫长岁月的磨练,早已不是那个青葱浪漫、懵懂少年的模样。但经过各自的努力和成长,分别从一名普通士兵不约而同走进总参——军事统帅部的政治机关。对同在一个大院长大的发小们而言,不是笑话而是佳话。)</span></p><p class="ql-block"> 这张照片中唐炎叔叔年轻英俊的模样实在不敢辨认,只得找唐建确认。他居然与我一样也没见过这张照片。应该是唐叔叔为我父亲和卢信叔叔赴越南出征前送行的合影。但他们都没想到竞成为与卢信叔叔永别的纪念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与卢信叔叔仅是我不满13岁时见过一面。父亲留存了很多卢信叔叔的照片。对这位年仅34岁的和霭可亲的高个子叔叔的印象,永远定格在方寸之间的黑白影像上……</p> <p class="ql-block"> 幸亏有赵锐叔叔的《生死岁月》一书,才使我们对可亲可敬的卢信叔叔有进一步的了解。</p><p class="ql-block"> 卢信叔叔1949年6月考入华东军政大学,曾在南京总高级步兵学校担任宋时轮(血战“长津湖”的9兵团司令员)校长的秘书,1959年调国防科委工作,是一位年轻有为、多才多艺的青年军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卢信叔叔在越南所经历的年代离我们实在太久远,加之长期保密不宜宣传等因素,已很难还原他们的真实故事。</p><p class="ql-block"> 赵锐叔叔的书中记录了卢信叔叔的一段古体小诗。这是他在赴越后准备进入胡志明小道前的适应性军训时所作。如果静心细读可以体会卢信叔叔他们所付出的艰辛和牺性。</p> <p class="ql-block"> “气温冷热,树影疏密,步伐缓急”,“蚊蝇骚扰,蚂蟥袭击,前进从不停歇”,“赤脚一双,红砖七块,黄汗千千滴…磨得双肩如铁…恶浪险滩全凭双腿飞跃”。从这些诗句可以体会到他们在亚热带丛林和酷热环境下长途行军所经历的艰难困苦。</p><p class="ql-block"> 同时也感受到卢信叔叔“爱国情深,援邻意挚,求战心更切”和“急跃起,再接再厉,永不掉队”的革命情操和艰韧意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诗以明志,文以抒怀。卢信叔叔的形象和才情跃然纸上。</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右侧从前往后第三人为卢信叔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卢信叔叔后面居中c位,很容易辨认)</span></p> <p class="ql-block"> 最让我们感动的是卢信叔叔走上越南战场时妻子正怀有身孕。女儿是在他牺性几个月后出生,并为纪念他在筝河口遇难起名为“卢筝”。</p><p class="ql-block"> 年轻有为的卢信叔叔牺牲在奔赴越南南方抗美前线的途中。“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为我们留下深深的遗憾和永久的怀念。让我们欣慰的是女儿卢筝继承烈士的遗志,刻苦努力,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后由赵锐叔叔推荐,经副总参谋长熊光楷上将批准,作为烈士后代调入总参二部,成为一名优秀的业务骨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年作为第一批进入越南南方战场的军事考察团成员包括卢信和赵锐叔叔共10人,都是新中国成立后培养的优秀军事科技人才!</p><p class="ql-block"> 从河内出发之前父亲作为考察团总团长与大家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第二排正中为父亲、右二为卢信、左一为赵锐)</span></p> <p class="ql-block"> 父亲在照片背面记下了每个人的名字。其中赴南方前线考察团的10名成员中有6人牺牲(下标黑线):团长工兵专家穆范之、副团长通信专家石磊、秘书卢信、光学专家戴森、通信专家周尊伍和黎平。</p><p class="ql-block"> 只有考察团翻译赵锐、通信专家祝立兴、武器弹药专家石淘和陈长元4人(下标红线)死里逃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注:照片后面每个人的名字由父亲手写,个别文字有误;标线由本人所划)</span></p> <p class="ql-block"> 赵锐叔叔在《生死岁月》一书中记载:赴越南南方考察的10位专家1965年10月16日从河内出发。越南的地形狭长、河流密集,平均每前进一二十公里就遇有一条河流。美军飞机疯狂炸桥断路,车辆和人员主要靠驳船摆渡过河,且只能傍晚出发夜间行驶。</p> <p class="ql-block"> 27日晚到达越南中部峰腰地段的广平省境内最宽的筝河渡口。由于美军飞机对渡口轰炸扫射进行封锁,10名专家与越方护送人员于午夜时分在渡口上游乘坐小木船渡河。当行驶到河中心时美军飞机在渡口上空打亮照明弹和俯冲攻击,加上水急风大小船突然倾翻。</p><p class="ql-block"> 船上所有人员落入水中,只有赵锐叔叔等4人与越方3人依托倒扣在水中的木船和船板,顺潮水漂流4个多小时,28日凌晨5点多漂到筝河口的一个小岛礁上。其中陈长元不会游泳,抓住两块破船板随着大风大浪漂流,失去知觉后被海浪冲到岸边沙滩。</p><p class="ql-block"> 不幸的是卢信叔叔等6位专家溺水遇难,遗体直到30日上午被打捞上岸时都呈蛙泳姿势。他们是在最后时刻奋力与风浪搏斗。</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卢信叔叔等 6位烈士就地安葬在越南广平省巴敦援越抗美烈士陵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来源于网络资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父亲留有墓地照片的底片,照片应为父亲所摄)</span></p> <p class="ql-block"> 我在网上查到了卢信叔叔墓碑的位置及疑似碑文记载:</p> <p class="ql-block"> 碑文与实际情况虽有出入或差错。但文中关于“卢信为抢救落水同志英勇牺牲,年仅34岁”的记载却令人唏嘘和敬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筝河口遇险后,父亲立即赶赴现场慰问和安抚考察团员,并主持研究制定继续南下执行战场考察任务及人员补充方案。</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父亲(左二)赶到洞海后与筝河口脱险的赵锐(右一)等四人</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随后,总参谋部和国防科委领导在很短的时间内批准了考察团的人员补充计划,由炮兵、工程兵、通讯兵、军械部等单位以最快的速度选派专家。</p> <p class="ql-block"> 11月25日,新增派的炮兵专家林世彬、马万祺,通信专家李中光、李春、顾光华,工兵专家冯云章,运输专家杨恩佐,翻译朱明等8名同志赶到河内。这些同志基本上都是由牺牲烈士所在单位派出,有的在北京刚参加完追悼会就出发到了越南战场。</p><p class="ql-block"> 父亲留下的一张合影照片,经赵锐叔叔辨认,是新组建的考察团从南方前线完成任务返回河内时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虽然除了筝河口遇险的4人外,其他人均无法一一辨认。但他们都是前赴后继、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无名英雄。</p><p class="ql-block"> 不知为什么父亲未参加他们的合影。但赵叔叔说后面的背景即是父亲在越南工作两年的小楼。</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筝河口事件”后父亲作为军事技术考察团总团团长与武官处秘书徐风章,在越军总后勤局军技局副局长黎庭造大校陪同下专程赶往广平省洞海。经过多方努力,新增派的专家迅速到位并立即出发。对此越方十分佩服并高度重视。武元甲大将还为此签发特别通行证,沿途有专人开道和保护。如遇空袭由开道车打开车灯引开敌机,确保军事专家的安全。</p><p class="ql-block"> 这些优越的保障条件来之不易,是卢信叔叔他们以生命为代价换取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父亲(左)与越军总后军技局领导及武官处徐风章秘书到达广平省洞海后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父亲(左二)与越军军械局领导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 父亲为处理“筝河口事件”赶到洞海,与出事地点广泽乡政府代表合影。<span style="font-size:15px;">(身在其中的父亲显得很“高大”)</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做为后人对卢信叔叔等先烈前赴后继、勇于献身的英雄壮非常感动,却无奈能收集到的资料特别是关于父亲的情况少之又少。</p><p class="ql-block"> 赵锐叔叔的书中有一段与父亲有关的小事件。虽然不足挂齿,纯属遗闻轶事,为还原事实照录如下:</p> <p class="ql-block"> 据赵锐叔叔说:按当时使馆的规定,“留在河内工作的同志,每人每月由使馆发给上百元的津贴费,住在专家招待所里,每天每餐都是七八个菜,天天都在过年”。而去南方前线的不但不发生活津贴费,反而吃肉松都是搞特殊化。多亏父亲还为他们争来一包大头菜。</p> <p class="ql-block"> 父亲属醇厚温和、遇事不争的“老好人”性格。好不容易争了一次,还没争过。所幸父亲“再三坚持”争来一包“大头菜”,难得赵锐叔叔还记得。虽然事件不大,却颇有几分感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未完待续)</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