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行且思,且悟且进——记刘羽名师工作室第六次研修活动

悦·风🎐

<p class="ql-block">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在我校“三课”活动临近结束之际,带着对教育的思考,怀着对教育的热忱,12月14日下午,刘羽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与成员共聚名师坊,开展第六次研修活动。</p> <p class="ql-block">  活动上,王苗苗老师结合“三课”的自评与互评,对群文阅读与语文教学提出了诸多有价值的问题,与大家共同思考研讨。</p> <p class="ql-block">  首先,王苗苗老师对语文组在本次“三课”活动中较为火热的群文阅读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在群文阅读“以点带面”“以面带点”的选篇处理中会否出现比较阅读与拓展阅读上的区分难度。 </p><p class="ql-block"> 我们针对王苗苗老师的问题开展了讨论,以为语文组在此次“三课”活动中的群文阅读教学尝试,更多因课<span style="font-size:18px;">堂容量较大而</span>课堂时间有限,都和最初的教学预设有一定的距离,倾向于将课堂流程走完。而新教材中所提出的的群文阅读是对一个单元内容的多层面的整合,有一个系统、完整的流程,这样的课程是要在一个教学节点内完成。</p><p class="ql-block"> 因此,<span style="font-size:18px;">现下的群文阅读教学只是一种尝试,是依据我们教学实践理解下的群文阅读。</span>尽管这种尝试不够完美,但它的意义毋庸置疑。</p> <p class="ql-block">  刘羽老师对各成员在自评与评课环节提出的一些教学共性问题,逐一进行了阐释。</p><p class="ql-block">①如何调控课堂,别人的建议如何采纳?</p><p class="ql-block"> 这所涉及的是教学的个人风格问题。对于其他老师的建议我们在虚心采纳的同时,也要结合自身思考建议是否适合,有所取舍。</p><p class="ql-block">②如何看待教师在课堂上的“旁征博引”?</p><p class="ql-block"> 课堂征引要有选择性,符合本节课内容的可以引。</p><p class="ql-block">③课堂点拨语言的使用</p><p class="ql-block"> 课堂点拨语言要简洁、优美,对学生要以鼓励性、启发性点拨为主。在公开课上一句有鼓励性质的点拨可能就是一个转变学生语文学习态度的契机。</p><p class="ql-block">④教师如何让自己的课堂语言美起来?</p><p class="ql-block"> 教师语言既是个人语言积累的一个体现,也与个人生活阅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息息相关,因此教师语言是一个渐趋成熟的过程,当你有了一定程度的生活,你的语言即便不是诗意的,也会是富有个性的。</p><p class="ql-block">⑤课堂活动之合作探究的价值</p><p class="ql-block"> 合作探究是课堂活动的一种形式,问题设计要有梯度,设计之时要思考课堂的点、文本的价值在哪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随后,水荣芳老师与成员共同分析了自己公开课的思路与困惑,<span style="font-size:18px;">刘羽老师也对自己示范课的思路进行了分享,她希望能通过《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一课,引导学生关注生活,</span>并希望学生能正确规范地使用新词新语。<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此过程中,自己作为教师的课堂角色也在发生转变,在努力成为课堂的协调者,回归到与学生的交流之中。</span></p><p class="ql-block"> 同时,刘羽老师也肯定了年轻教师在每次赛课中的成长,对本次“三课”活动中年轻教师所表现出的课程设计与课堂驾驭能力予以充分肯定,对年轻人身上所展现的边上课、边思考、边实践的做法表示赞赏,希望组里的年轻教师在未来依旧能够将现有状态保持下去。</p> <p class="ql-block">  “三课”活动即将落下帷幕,每个人都是参与者,或听课、上课、评课,为提升青年教师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听评课能力,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刘羽老师在最后与我们分享了《青年教师如何在听课中成长》一文。</span></p> <p class="ql-block">  本次名师工作室研修活动为老师们提供了交流、探讨的机会,有效促进了老师们对自我审视与提升!唯有不断学习,博采众长,才能积淀教学素养,提高教学能力。时光清浅,岁月如歌;唯有研语的芳华,沉香流年。</p>

课堂

群文

三课

老师

刘羽

教学

教师

活动

思考

点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