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自己

周晓斌

<p class="ql-block">每当我认真完成一篇文章的写作过程,心灵就会有一种大劫初度的感觉。从开始写作到最后定稿,是一个不断修改的过程,其中情绪的涨潮和落潮,形成强烈的反差,既让我疲惫不堪,又今我无比欢乐。我由此想到做人,想到人类历史上那些高山仰止的魂灵,他们作文和做人时,似乎也是如此这般不断地修改自己的? </p> <p class="ql-block">据传孔夫子是个很喜欢讲话的人,虽然他的话后来被捧得至高无上,但在其生前却没有什么力量。为什么呢?人微言轻也。孔夫子大概在50岁时才感到了这一点,于是生起气来,说“予欲无言”,不想再 讲话了。由此可见孔夫子也是不断修改自 己之人。汉代班固投笔从戎,近代鲁迅生弃医从文等等,莫不如此,他们也是“修改自己”,才成就大事业的。 </p> <p class="ql-block">其实,每个人大概都在经历了社会实践与人生变迁之后,自觉不自觉地修改自已。修改自已就是对自己的辩证否定,它是一种使自己上升的前进的运动。</p> <p class="ql-block">然而,修改自己并不是一种潇洒的过程,而是需要终生为之不懈努力的漫长 过程。“玉不琢不成器”。 修改自己就像敲 打燧石,它只能在敲 打中闪光,在敲打中完善。 这个过程是痛苦的,而它的意义也正在这痛苦的过程中呈现——修改了自己而丰富了人生。老一辈 革命家都十分重视 “修改自己”,用谢觉哉话讲,就是“跟自打官司”,自己当己“被告”,自己当“律 师”,自己当“法官”。这里的“律师”就是法律法规、条令条例和道德规范等,“被告”就是不符合这些原则和规范要求的 思想和行为,“法官”则是自己。</p> <p class="ql-block">周恩来总理在45岁时,还专门制订了 七条“修养要则”,一一身体力行,他“有错误要逢人便讲”的自我批评精神赢得了人民的敬仰。</p> <p class="ql-block">我们无法选择命运,但我们完全可以选择一个最好的自己。选择自己的过程就是修改自己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塑造自 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只有不断修改自己,才能让荆棘满地的人生,花香满地,才能让生命所有黑暗,在下一站柳暗花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