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镇长城连记18.苇子峪---背牛顶

忘江湖

不惧山险跨双楼 再越蛮荒去背牛 <br> 苇子峪在秦皇岛祖山景区之内,苇子峪关向南,绕道画家村(图一),有两条山路可到山顶双楼。一条过画家村右转,沿着长城线走,戍楼座座,崖壁连绵,有著名的碾子楼。一条沿着沟中古道,林密风轻,婉转幽长,很舒适。双楼是个长城节点,在此西去,经柳观峪、孤石峪(草原楼)、星星峪。整段长城大部分建在荒芜的山脊上,故称蛮荒长城。全程约7小时,计18千米。 图一:画家村露天泳池,在此可进入山谷到双楼 苇子峪关已无踪迹,两侧长城健在。走第一条路到达长城,一串敌楼密布在山顶(图二)。其中一座敌楼的铺房是个夹壁墙,令人狐疑。过了碾子楼,是小黄山山险,越过几重山险到了双楼。<br> 图二:从苇子峪关西山上的敌楼 著名的双楼建在900多米的青石山上,因两楼相距只有二十多米,故称双楼(图三)。双楼南视柳观峪峡谷,西通背牛顶,东有500多米的长城支线,支线尽头是一座哨楼。哨楼位置十分重要,可瞭望柳观峪旧关、双楼之高楼、碾子楼及苇子峪关。<br> 图三:高低并列的双楼,相距仅二十余米 双楼建在山脊,地势狭窄。为何在这狭窄的地方建两座敌楼?经多角度观察,原来较低的一座建的不合理,有盲区,后来在其北地势略高的方补建了一座。高楼既能看到支线的哨楼,也能瞭望到碾子楼、苇子峪旧关,能够及时发现各处的警情。<div> 令人惋惜的是,2021年的一场大雨,将高处的敌楼浇毁(图四),双楼已残。<br></div> 图四:闻讯双楼坍塌,enter兄弟特来悼念 双楼向西,是柳观峪段长城。柳观峪不一般,它有一座堡城,两道边口,边口间排列有敌楼,这很少见。它还有南天门、金罡崖、弃袍山、五峰山等。柳观峪奇峰秀水、幽谷祥云,集长城、堡城、庙宇、古迹、怪石、溶洞、密林于一身,就等您来开发。<br> 至孤石峪关。此关设在山岭垭口,两边山头及垭口筑敌楼镇守。因口宽敞平坦,熟草茂盛,驴友将垭口敌楼称为草原楼。<br> 再西行就是一段石海长城。石海,因石崖崩塌,在山坡上形成的一大片碎石。碎石一般比较均匀,坡度较陡,寸草不生,大石海可达上万平方米,它是冰川或地震的产物。长城建在石海之上,别有韵味,长城线上应该唯此一处(图五)。 图五:石海上的长城,一千年来变化不大 过了石海长城,辗转经过扒跶岭(图六),攀上背牛顶。背牛顶神圣、神奇、神秘,下一篇将重点介绍。 图六:背牛顶东边的扒跶岭长城 这段长城大部分筑在千米高的山脉上,山陡林密,荒无人烟。因此,城墙比较简陋低矮,以碎石干垒为主,其防御依靠几百米一座的敌楼。从城墙的陈旧程度、干垒工艺、修筑位置(有的修在山坡上)及遗留的守军磨盘来看(图七、八),特别是从秦皇岛北齐长城延伸线路推断,从双楼至背牛顶老墙应为北齐长城。 图七:一千五百多年的北齐磨盘,明显老于明军磨盘 沿线敌楼为明万历年间所建,楼内多有记工碑,记载施工时间、内容、官员及技工名字等。有趣的是,碑上记录的官员从大到小十几位,而干活的泥水匠、石匠也就三四位。<br> 如南山顶上第五座敌楼碑文:“大明万历三十六年秋防、德州营修完石义青山顶敌台一座,周围一十二丈,下根基石条五层、上接砌砖、修高连垛口三丈五尺、上盖望亭三间、下盖铺房三间。钦差整饬蓟州等处边备兼巡抚顺天等府地方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泾阳刘四科。巡按直隷监察御史桐城方大美、钦差巡按直隷监察御史内黄黄吉士、署永平道事直隷永平府知府襄陵高邦佐、钦差镇守蓟州永平山海等处地方兼备倭总兵官中军都督府都督佥事蔚州马栋、钦差协守蓟镇东路等处地方分理练兵事务副总兵官都指挥佥事宣府黄銊、钦差分守石门路等处地方参将署都指挥佥事太仓季裕征、钦差统领蓟镇德州秋班官军游击将军署都指挥佥事真定万鸣盛、依守备义院口关等处地方以都指挥体统行事指挥佥事东胜李文光、中部千总正千户冯应元管修砌,泥水匠王呆儿、李黑司、石匠李黄头、臧成儿。万历三十六年九月吉旦”。<br> 明朝当官的头衔一大串,这要汇报一个事,说的要累死,听的要急死。估计这碑文您也就看两行,过。<br> 不过,我们从碑上了解到一些信息:知道了附近的山名、地名,包括青石山、大窟窿石等;还知道了这几座敌楼修建跨度达十四年之久,说明城墙、敌楼是多年完善、逐步增修的。<br> 除了石碑,长城上边军遗存最多的就是磨盘、石臼等。边兵的粮食以谷物为主,带谷壳保存时间长久,随吃随磨,吃着还香。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