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通过培训我们了解了孩子不同的先天气质类型,了解了孩子的生命成长规律,学习了如何做一个真正懂孩子、爱孩子的老师。借助绘本学习如何指导家长进行亲子阅读,让孩子在我们的臂弯里感受到陪伴的力量,让孩子通过阅读了解世界万事万物的发生及存在,体验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所产生的情感,让孩子通过文字和图画,相信自己、相信世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家庭教育有很多误区,从管吃管住、管穿、管用,再到管找对象生了孩子又管接、管送,好像这样才算尽了父母的责任,管到最后,物质生活提高了却心灵匮乏。难道管得不对?我都是为你好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每一个孩子其实都具有某一方面的天赋,但可惜的是,现在很多错误的教育的方法,把我们孩子的天赋都扼杀了,让每个孩子都精彩,其实应该是每位家长和老师都与之付出的奋斗目标。只有家长和孩子走进孩子的心灵,引爆孩子的潜能,才能够让孩子拥有心灵的力量,能够真正地去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p> <p class="ql-block"> 以前觉得自己是忧郁型的。听完课后感觉自己70%是冷静型的。特别是说到冷静型的人的一个典型特点是一个字"慢"时,心里想:慢啊,这不就是我的特点吗?父母做事麻利,说话办事干净利落。只有我像一只乌龟整天慢吞吞的。小时候因为慢,没少挨父母的训斥,我也因为慢而自卑。上学后,才发现虽然我干活慢,可是老师讲得课我都能听得懂考试前我住往复习一遍,成绩考得比那些说自己复习了三四遍的同学还要好。但是到了初四功课多了,作业还能勉强做完。想自己多做点题几乎挤不出时间。更糟糕的是考试时我常常做不完。我又陷入深深的自卑之中……</p> <p class="ql-block">直到上班后慢慢接触到了心理方面的学习,才慢慢接纳自己的慢,客观地看待自己的慢:慢有坏处,也有好处。比如慢可能误事。但是慢工巧匠,慢的人工作也往往做得比较精细。如今听了红梅老师的课后发现原来自己根本不是一个"异类"(虽然在父母姐妹看来好像是)。世界上就有那么一类人很像我,慢吞吞,但是又很有责任心。</p> <p class="ql-block">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更没有完美的小孩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作为教师我们要细致观察,跟随孩子的需求了解孩子的天生气质,能帮助我们更容易接纳孩子,看到孩子闪光的一面,只要孩子今天比昨天进步了,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有一个小小的更正,随时随地鼓励一下用欣赏的眼光看孩子而不是挑剔的眼光,让孩子体会到成长的快乐很重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