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儿童“生长力”课程与教学的提质增效——成都高新实小第三届“金紫荆”教学节暨朱祥烈名校长工作室研修活动,于12月14日在成都高新区实验小区紫荆校区四楼学术厅正式拉开帷幕,我们有幸受邀参加了此次教育盛典。 十二月的寒风萧瑟,但冷却不了教育人似火的求知热情。晨光熹微,我们便踏上了跟岗研修之路。 活力校园 进入校园,孩子们的欢快晨练映入眼帘,这是生命与朝气的律动。 课例观摩 8点30分,成都市高新区实验小学第三届“金紫荆”教学节在耿晓玉老师带来的《父亲、树林和鸟》的课例展示中正式拉开帷幕。 《父亲,树林和鸟》 耿老师以读者的身份、儿童的视角亲近文本、解读文本,设计教学。通过“品一品”,创设故事情景带领孩子们游树林,读父亲,在多种形式的朗读活动中感受课文中修饰语连用的妙处。再聚焦“父亲一生中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展开“品一品”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品细节、品对比、品语言,满堂朗朗书声中孩子们边读边想象读到了文本的深入,也读到了人物内心的深处。<div> 短短40分钟的课堂,老师紧扣单元语文要素,以课标为依据,结合课后练习题实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结合。</div> · 《书戴嵩画牛》 接着,王彗君老师带领着六年级的孩子们通过《书戴嵩画牛》穿越时空与大文豪苏轼对话,在学习中充分感受古代文言之美。 <p class="ql-block"> 课堂首先以学习题跋开始,借助图片和讲授相结合的方式说题跋、解题跋,为教学后半段“写题跋”做好铺垫;然后聚焦这篇题跋“写了什么”这一核心问题展开文言文学习,让学生历经回顾方法、读准字音、读出韵味、疏通大意的学习过程,在学习中总结方法、运用方法,知识与能力得到了同步提升;再抓住关键字词,深入交流,在感悟人物形象的过程中 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最后以“我来写题跋”作为文本的拓展延伸。</p><p class="ql-block"> 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独特、丰富且有启发性的语言,就像一根线,巧妙的穿起课堂上的每个环节,又像一个个支点,翘起孩子们学习的欲望,给孩子们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p> 课例研讨 两堂精彩的展示课后,开展了以“聚焦单元语文要素,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 说课议课 首先,由两位教师对所执教的课例进行说课,成都高新区实小苏华彬和谭丹进行同伴议课。在交流研讨中碰撞出教学思维的火花。 专家点评 说课议课之后,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语文教研员、省特级教师刘晓军老师针对今天呈现的两堂课进行点评。 聚焦双减,紧扣课程与教学。课例展示与论坛相结合,实小教师的精彩课例展示,刘晓军老师的专业精彩点评,让我们耳目一新,也引发了我们的深入思考。 · 午间短暂的休息后,我们又开始了下午的主题研修,聚焦学校德育工作聆听了成都高新区实小德育骨干教师的专题讲座,并开展了德育工作研讨。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b>袁春玲副校长</b></font></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b>《学校德育课程构建》专题交流</b></font></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55, 155, 155); font-size: 15px;">周亚琳德育处副主任</b></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55, 155, 155); font-size: 15px;">《三“程”奠基,三“力”融合》起始年级入学适应课程</b></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5><p class="ql-block"><br></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55, 155, 155);">班主任代表兰英分享交流</b></h5><p class="ql-block"><br></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学员们认真聆听,详细记录</font></h5> · 短短一天的跟岗研修虽然短暂,但收获却是满载的。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实小的先进管理理念,内化所学,持续更新自己的管理理念,创新部门管理工作,力争为本校的整体发展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