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进校园 文化润童心——兴宁市文化馆总分馆非遗保护项目巡回展走进永和中心小学

因你而美丽

<p class="ql-block">  为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承与发展,推动兴宁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普及,进一步丰富“双减”政策后的校园文化生活,12月14日上午,由兴宁市文化馆总馆、兴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兴宁市文化馆总分馆非遗保护项目”走进兴宁市永和中心小学,对学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巡回展。</p> <p class="ql-block">  兴宁市公布了第九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单,兴宁藤编技艺、兴宁客家锣鼓、兴宁烙画、梳妆舞4个项目入选,涵盖了传统技艺、传统音乐、传统美术、传统舞蹈4个类别。</p> <p class="ql-block">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千百年来人民世代相传沉淀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兴宁市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传播工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做好非遗资源的挖掘、传承、保护、开发和利用。</p> 兴宁藤编技艺 <p class="ql-block">  兴宁藤编技艺是岭南藤编的一个流派,技艺独特,易学易懂,品种多样,蕴含着深厚的客家历史文化。其产品种类多样、美观大方、典雅古朴、方便实用,颇受人们喜爱,具有回归大自然之神韵,是大自然与人类智慧的结晶体。</p> 兴宁客家锣鼓 <p class="ql-block">  兴宁客家锣鼓,是兴宁市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间音乐,是客家民间文化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生存土壤,因而数百年流传经久不衰。流传于兴宁一带,并辐射到香港、澳门、台湾和东南亚等地,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深受广大客家人喜爱。</p> 兴宁竹板歌 <p class="ql-block">  兴宁竹板歌,又称五句板,是兴宁的民间曲艺,有200多年的历史,深受群众喜爱,不仅流行于兴宁、梅州全市和河源、韶关等客语地区,而且流传到香港、澳门、台湾以及东南亚各地。[1]竹板歌的发祥地在兴宁,流行已有200多年的历史。</p> 兴宁客家山歌 <p class="ql-block">  兴宁客家山歌源远流长,是一种原生态的客家文化,宝贵的文化遗产。兴宁客家山歌最先是民众中间口头创作,口头传唱的口头文学。现查有文字记载最早的兴宁客家山歌是明代兴宁石马镇何南凤(1588年—1651年)创作的《十哀兮》。其次是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兴宁罗浮镇岩前村刘建楷所创作的120首山歌。民国十七年(1928年)兴宁县成立了“客家歌谣研究会”。 1930年至1935年间,兴宁民间老艺人朱满在神光山下办起“忠义堂”,培养出24名可以出口成歌、对答如流、到处传唱的山歌手。梅州90山歌节后,兴宁有4人评为山歌大师,6人评为山歌师。</p> 杯花舞 <p class="ql-block"> 杯花舞,是运用客家山歌曲调为基调编写舞曲,以瓷杯为主要道具,利用民族乐器演奏和打击乐合奏的舞蹈艺术。具有谋生、教化、宣传、审美、娱乐、社交等功能。是兴宁市原生态的民间传统舞蹈,中国民间传统舞蹈在华南地区影响深远的一枝舞蹈奇葩。</p> “烙画” <p class="ql-block"> 烙画古称“火针刺绣”,又称“火笔画”,“烫画”等,是中国古代拿金属代笔,通过电或火加热后,在木、竹、布、纸等材料烙烫出来的一种极其珍贵的,稀有的图画。烙画在把握火候的同时,注重“意在笔先,落笔成形”。烙画不仅有中国画的勾、勒、点、染、擦、白描等手法,还可以烫烙出丰富的层次与色调,具有较强的立体感,酷似棕色素描和石版画。因而,烙画既能保持传统绘画的民族风格,又可达到西洋画严谨的写实效果,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给人以古朴典雅、回味无穷的艺术享受。</p> 兴宁元宵节 <p class="ql-block"> 兴宁上灯习俗起于元代,盛于明、清,历经600多年,世代相传。上灯时间亦因姓氏、村落不同,从正月初九开始到正月十八,各宗族以围龙屋为单位,择其中一天,过一个名为“赏灯”的节日,多数家族集中在正月十二、十三、和十四这三天。兴宁上灯习俗内容有请花灯、升灯仪式、暖灯仪式,赏灯有双重意义:一是观赏花灯,二是庆祝添丁(客家话中“灯”同“丁”谐音)</p> <p class="ql-block">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了解,我们兴宁至现在共有非遗项目41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4项,市级16项,县级20项。这些都是经历上百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客家人世代延续下来的宝贵的文化遗产,是客家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一代,更要学习好我们的传统文化,讲好我们的文化故事,更深层次地理解传统文化内涵,弘扬好我们客家文化。</p>

兴宁

客家

兴宁市

文化遗产

山歌

文化

传统

烙画

藤编

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