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li><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名师引领确定了活动的高度</b></li><li><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校际合作确定了活动的宽度</b></li><li><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局里推动确定了活动的广度</b></li><li><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专家点评确定了活动的深度</b></li><li><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平台搭建确定了活动的长度</b></li></ul><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晨曦徐徐拉开了帷幕,又是一个绚丽多彩的早晨。新惠第七小学迎来了与新惠第四小学第三次校际教学交流活动,这次活动的主场是七小,活动方向是数学学科教研。为了检验援教工作成效,促进学校教师专业成长,旗教育局和旗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也高度关注我们的校际活动,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曲向春主任、旗教育局邱亚春副局长,教育教学研究中心赵显东副主任,教师工作股李继松副股长,数学教研员王国奇老师莅临活动现场并进行指导,北京援教教师黄莹老师和焦玥老师,两校班子成员以及全体数学老师参加教学交流活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通过提前精心准备,为开展好务实高效的教研活动打下坚实基础。</span></p> 活动准备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校郭子峰副校长与四小陈光楠副校长研究制订了第三次校际交流活动方案和活动流程,细化人员分工、课程设置,设备调试,现场布置,疫情防控等各项工作,做到事事有人做,什么时间做到什么程度都有清晰的安排。</span></p> 精彩的课例片段分享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首先由黄老师给我们做了一节示范课。黄老师讲的是《田忌赛马》,课堂伊始以玩扑克牌导入新课,开始以强胜弱,后来又以弱胜强。为什么黄老师都赢了呢?这样的游戏难度递进,代入感强,学生一下子抓住本节课第一个问题的关键——先后顺序的问题。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要想赢得游戏胜利让黄老师先出,寻找黄老师出牌的可能性,复习了做事的有序性。然后让学生动手操作,想一想每一局如何确保后出能赢。在操作交流展示中总结赢的对策与方法,难点就在这样活动中得到解决。随后黄老师出示了实力相差悬殊的两组数据,你认为还能赢老师吗?再不断的追问中,理解了本节课第二个关键点——实力相当的重要性。在原有数据上换数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对实力相当的理解更加通透。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掌握了游戏中策略,利用这种策略帮助田忌赛马完成故事的后面胜齐王的环节,参与故事续写比听懂故事更重要。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总结时学生充分表达了自己本节课的收获。实力相当是前提,后出观察知己彼,全盘考虑运筹握,以弱胜强创佳绩。</span></p> 🚴🏻🚴🏻🚴🏻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姚松岩老师上了一节《百分数的认识》的示范课。从一场激烈的点球大赛开始,引入如何为足球社团选取队员。首先通过条件的不足理解单位“1”的重要性。通过篮球社团进球数选取队员,体现学习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必要性。展示生活中的例子,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练习中加深了百分数和其他数的区别。</span></p> 🚴🏻🚴🏻🚴🏻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柴菲菲上了一节《圆的认识》的示范课。通过摸图游戏,感受各个图形的特征。如何摸出圆形呢?没有角,一下子指出圆与学过其他图形的区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画圆,感知生活中圆的存在;剪圆,感受圆边的与众不同;折圆,发现了圆心,直径,半径。还发现圆是个轴对称图形。一切的新知都源于折圆后的感知,这样的学习认识深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0秒画半径和10秒画直径,理解一个圆中有无数条半径和直径。运用测量的知识理解同一个圆中直径与直径、半径与半径、直径与半径的关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画一个半径是15厘米的圆。从认识新学具入手,了解圆规的特点,为画好圆打下基础。展示画圆成果,规范画圆过程。</span></p> 听课过程 说课环节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黄老师通过《田忌赛马》这一课的说课,为两所学校的数学老师进行了一次如何说课的微培训。说课分别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理念、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准备、说教学流程、说板书设计几个方面,说教学流程是这些环节的重点,这个环节中说清楚设计意图尤为重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姚松岩老师和柴菲菲老师在说课环节更多的介绍了备课过程中初稿,二稿,三稿以及终稿的修订过程,伴随着多次修改的是多次试讲,在整理建构上需要调整,在关键细微处精心打磨。在这一改一试一磨中,感受备课的系统性。参与活动的老师也在两位教师的介绍中,体会到了所谓“好课”是磨出来的,在这磨的过程中,备课者需要对知识的不断深入理解,备课过程需要不断自我否定,修改,再否定,再修改……,这个过程需要勇气,这个过程更需要名师引领。</span></p> 点评环节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黄老师点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姚老师的这节《百分数的认识》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1.注重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课堂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3.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4.在联系中体现一个“精”字。总之,姚老师这节课整体感觉是扎实有效。可以说是实中有动,动中有新,新中务实,环环相扣,水到渠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柴老师的这节《圆的认识》有以下几个特色:1.具有较强知识内涵的游戏,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2.在自主学习中展开探究新知。让学生们剪、量、折、画充分的动起来,更让学生观察、类比、归纳等静下来。在动静结合中探究新知。3.突出教学重点,加深理解运用。4.在拓展与应用中尽显圆的魅力。整体效果不错,达到了预期目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王国奇老师点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黄莹老师的《田忌赛马》体现了观念的转变,知识的构建,折射出黄老师的教学功底。《田忌赛马》是实践课,通过游戏比赛引入,观察两轮比赛,你发现了什么?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形成六种同的答案,探究六种不同的策略,对以弱胜强进行定性分析。通过最差对阵最强,引导观察分析,总结出只有实力相当才能实现以弱胜强。通过换牌游戏,不断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通过定量分析到定性分析,达到了系统整合。这节课每一处细节的处理都需要参加活动教师不断反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姚老师的《百分数》,本节课从百分数的引入,百分数与其他数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百分数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做到了层层深入。本节课的建议是把握好上课节奏,课堂生成资源以后要等一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柴老师的《圆的认识》,通过画、剪、折、再用圆规画圆,不断深入,充分体现了学教评一致性。练习时建议先猜后量,放开手让学生大胆尝试,另外要学会耐心等待,老师不能着急,错误就是课堂的资源。不会的点正是学习的突破点,知识的增长点。</span></p> 领导讲话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曲向春主任对三节数学课给予充分的肯定。第一是三节课都做到了对教材的把握,要深入不断学习,怎么研究教材,用教材教,课前做了充分准备。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导入特别新颖,游戏导入,生活导入,体现设计的精到。起到非常好的铺垫,为后续学习打好了基础。第二是学生课堂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看一节课好坏的其中一个维度就是学生的参与度。第三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一个重要环节。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他建议作为教师要有更加宽广的视角看待知识的连贯性,要有更加精准的视角打磨课堂教学的细节,品味出数学课堂的数学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总得来说,三节课精心打磨,让教学变成研究。怎样让教学变成研究,就是针对一节课进行研磨。改变传统视导方式,用一段时间解决一两个单元教学问题,促进教学转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邱亚春副局长肯定了此次活动,活动前期准备充分,黄莹老师指导务实有效,参与活动教师通过课堂感受到了他们的努力与成长。希望把校际教育教学交流活动深入下去。第一正确认识京蒙协作的重大意义,是乡村振兴的支撑点。离不开教育的发展,教育是阻断贫苦最有效的途径,第二各校要积极参与,要与教学研究,教学成果相结合。第三希望搭乘海淀的高速列车,带动七小和四小更好发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丁校长在总结中首先对教育局和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的几位领导莅临指导表示感谢,对黄莹老师给教师带来的飞跃性提升以及课堂的根本性转变表示了敬意和感谢。他希望老师们继续拿出本学期教学钻研的热情和劲头,进一步转变观念,提升能力,逐步向黄老师靠拢。接下来丁校长向各位领导表态学校将在教育局的领导下,在教研中心的具体指导下,更好地为教师搭建教学研究平台,更多地挖掘援教教师的引领作用。最后他希望能得到教育局和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一如既往的支持和指导,并希望校际间教学活动开展得更加深入,携手同行,共同提升。</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