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终于看到了少有的、灿烂的阳光了;一连几天了,总是阴沉不散的天儿。有时,我觉得自己是幸福的,有时候又是沮丧的,这沮丧还是幸福都与外面的天空有很大的关系。沐浴着浅黄的、不是特别晃眼的冬日暖阳;在静静中书写下一份好的心情,偶然畅想一下:未来我会有很多的钱,女儿也会不似这般的无可救药、儿子更能学有所成;到那个时候,我才能安心的过着自己的晚年生活。现在,我只是忙里偷闲,更是不该的,所以偶然沮丧。</p><p class="ql-block">昨天的时候终于看完了那本北京大学出版的书,读书不可以乱来的:要读经典、要读权威、要读时代的主流。一本并不太厚的书,好像只有十万字,六七百页吧,可是我却看了十几天了。因为,那每一个字都是经得起推敲的,绝非胡乱堆砌的烂言妄语。古时候,有人说:“其知道也…”,这“道”字可是不能胡说的:只有真正的懂得了、研磨透了才可以用“知道”二字;“道”就是真理、是定理,是经得起推敲的逻辑,更是事实。</p><p class="ql-block">“人身难得,道法难求,中国难生”这话源自佛经,似乎唯心但却并不完全唯心;能生在中国的确不容易:这里有灿烂的文化、这里有丰富的书籍可读,这里有很多的人生哲理。我们却也不必去崇洋媚外的读什么:罗素、苏格拉底、亚理斯多德的哲学著作;更不用笃信什么“耶和华”的,“穆罕穆德”的真知;中国尽是真知,只要你肯“躺平了”欣赏。就连近代的鲁迅都是有些“哲学”的,他说:“人只要有钱,烦恼就会减少90%以上”,可是怎么才能有钱呢?他老人家可没说。</p><p class="ql-block">“书中自由颜如玉,书中自由黄金屋…”,我记得这话;所以当我没有赚钱的机会之时,或者不得不暂时休憩的时候,这话就是我的真谛。想来:时间有限,既然闲了就去“走一走”“游一游”,去哪儿呢?有了:《红楼梦》《梦溪笔谈》《静静的顿河》。可我似乎有些“不自量力”至于沈阔的《梦溪笔谈》我是读不懂的,更别提什么一目十行了;《红楼梦》太过缱绻且伤感了。不过既然读了,大不了十遍就是了,总不能浪费了最初的“兴致”,既然它(兴致)驱使我来了,就别辜负了。好像是巴金说过:能把一本书读上一百遍的人,必成大器;我在好多的地方见过“这句话”至于是不是巴金说的,还是另有别人再说,其实不那么重要;只是我还没有把任何一本书读过“一百遍”呢。</p><p class="ql-block">月前,我发了个“宣言”说:“每天写一万字,读一万字”,完蛋了,我定是要食言了的:一是时间不允,二是没那么容易;就算你把小时候的记忆、联想、期许与噩梦,今天的失落、伤感、创想与觊觎都从心里“掏出啦”“晒出来”也不一定能完成这个好高骛远的目标,必定就算是《红楼梦》也不过是八十万字,那可不一定是八十天写完的!但我不能就此放弃,没有一万,总有一千、两千、三千的字是可以码出来的;若是放在几十年前,那定然也是不能的,写到手指头起了老茧大概也是不能的;但是放在今天,我用键盘还是可以的。有一种学习方式:将自己学过的东西、看到的知识复述一遍,最好能写下来那知识就变成你自己的了,而不是浮萍一般的杨花水性闪念即逝。所以我有一百多万字的日记、随笔、读书笔记,还有对人的评判、对事件的评判;大概要在我死后才能拿出来的,否则,那些熟悉我的人和被我熟悉的人一定会骂我“嘴损”甚至是“混账王八蛋的”。</p><p class="ql-block">做人还是要对别人好一点儿的,若不然“我会铭记”,即便不会有人像我一样,将你的一切记在日记里,也会在心里“铭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