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目!绘忆英烈 跨越时空的相见

董志刚

<p class="ql-block">2021年12月13日,青岛市“绘忆英烈”公益活动启动仪式在市军休活动中心举行。仪式围绕杨培诺、孙春林、门官德、黄玉芹、李涌等五位烈士画像展开,一段段英雄赞歌,诉说着震撼人心的故事。画家和烈士亲属纷纷上台,追忆英烈光辉事迹。</p> <p class="ql-block">01一封迟到70年的家书</p><p class="ql-block">“爹,最近天冷了,您那里冷不冷?保暖的衣服有没有?马上就要过年了,我们好想您!”74岁的杨廷利阿姨给牺牲在朝鲜战场的父亲,读了一封迟到70年的家书,让在场的人们潸然泪下。这封家书的背后又是一段什么样的红色故事呢?</p><p class="ql-block">杨廷利现场讲述了这段故事,“父亲杨培诺是村里民兵团的团长,1947年报名参军。1948年在济南战役中负伤,治疗一个月后,南下继续战斗。在渡江战役中,他抱着一块木头完成了渡江。父亲在战斗中被震聋了。在抗美援朝期间负责采购军需用品,母亲讲,父亲是在采购途中被美军飞机扔的炸弹炸断了一条腿,因为失血过多而牺牲。”“我从没见过父亲,在我上初中时母亲去世了,家里也没有父亲的照片。在看到电影《长津湖》时,我再次流泪,想起了在战役中牺牲的父亲。”杨廷利阿姨说,父亲最后一封家书上说,因为战斗紧张,没固定地址,就不要回信了,等到休整时再告诉回信地址,“姐姐把信写好了,等他的地址,没想到这一等就是70年……”</p> <p class="ql-block">一封写给父亲的信</p><p class="ql-block">爹:</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当年,俺妈让我给您写信,信都写好了。可您来信说,战事紧张没有固定的地址,暂不要回信。我们写信想告诉您,俺妈身体挺好的,就是想您,让您保重身体,注意安全,愿您平安!俺妹妹聪明伶俐,胖乎乎的,很可爱。妹妹出生后虽然没见过您,可经常爬到窗台上抓着窗棱,问我们:“俺爹啥时候回家,俺想他!”</p><p class="ql-block">&nbsp;&nbsp;</p><p class="ql-block">爹,在您走了十二年后,俺妈也积劳成疾,离开了我们。临终前,她说好几次在梦里看到您推着自行车,一条腿蹦着回家了。俺妈在世的时候,严格要求我们,学习要名列前茅,要靠自己的努力长大成材。我是在护士长的岗位上退休,妹妹在棉纺织厂干到了计划科副科长。而且,因为您,我和妹妹都选择嫁给军人。我们姐俩都没有辜负俺妈的期望,也一辈子以您为榜样,以您为荣!</p><p class="ql-block">&nbsp;&nbsp;</p><p class="ql-block">爹,青岛市为烈士画像公益团队为您做了画像。俺妹妹终于看到了您的样子,圆了她74年的梦。如今,我们全家都很好。您的后代个个品学兼优,事业有成。我们永远记着当初您在家书的嘱咐,永远一颗红心跟党走!&nbsp;</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爹,最近天冷了,您那里冷不冷?保暖的衣服有没有?马上就要过年了,我们好想您!</p><p class="ql-block">女儿:杨廷玺&nbsp;&nbsp;</p><p class="ql-block">&nbsp;</p> <p class="ql-block">02一段大义灭亲的故事</p><p class="ql-block">在抗日战争中,仅青岛市就有6000多名烈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就有一位著名抗日烈士。他叫孙春林。孙春林曾是一位无名烈士,后来他的警卫员在无名烈士墓群中发现了写有“孙指挥”名字的墓碑,才找到他。2014年,民政部公布首批300名全国著名抗日烈士个人与群体名录,孙春林是青岛地区唯一入选的英烈。</p><p class="ql-block">孙春林烈士的儿子、孙永志先生在现场讲述了一个大义灭亲的故事,“父亲赤胆忠心,嫉恶如仇。他三舅也曾是八路军,后离队暗地里当了汉奸,勾结伪保长出卖并杀害了地下党员吕滕云。我父获悉此事怒不可遏,深知三舅父罪恶累累,必须铲除。一天深夜,他带领武工队员潜入村子,将三舅与正副伪保长绑到山沟里处决。对我父大义灭亲,党组织予以高度评价。”</p><p class="ql-block">一边是亲情,一边是民族大义,在大义和亲情面前,该如何选择?孙春林烈士以自己崇高的党性做出了抉择。</p><p class="ql-block">“当初父亲给我起名‘永志’,就是要我坚守志向,努力向前。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将永志不忘昔日祖国遭受的苦难,永志不忘父亲曾经的嘱托,永志不忘跟着共产党走……”孙永志说。</p> <p class="ql-block">03一个跨越72年的心愿</p><p class="ql-block">第三幅画像是门官德烈士的,门官德烈士的妹妹门翠萍阿姨,专程从烟台赶到青岛,在上午祭扫了哥哥的墓碑后,又来到了启动仪式现场。“门官德是我二哥。我小时候听父亲说起来,二哥当兵时,父亲还去看过他几次,想让二哥回家。二哥那时是排长,跟父亲说‘我要走了,战友们怎么办?谁来解放青岛呢?’二哥牺牲时年仅20岁。从那时起,我们就开始寻找他的安葬处,这次在青岛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及爱心志愿者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哥哥的安葬地。”门翠萍阿姨说。</p><p class="ql-block">获赠哥哥的画像,门翠萍阿姨显得很激动。她告诉大家,“我一直想为哥哥画幅像,方便后人纪念,也曾经向很多部门咨询过,但因为种种原因始终未能如愿。在青岛‘为烈士寻亲’活动中,工作专班的工作人员给我打电话询问烈士的情况,我顺便把这个情况反映了,没想到就很快得到回应。他们不光是为我,还为更多的烈属圆梦,这种无私的大爱让我深深感动。”</p> <p class="ql-block">&nbsp;04一个延续32年的特殊祭品</p><p class="ql-block">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从来就不是一时冲动。1989年8月12日上午9时55分,黄岛油库5号储罐遭雷击,引发大爆炸。熊熊燃烧的大火中,他们逆流而行、浴火奋战;他们用血肉之躯,为百姓们保住了安全的家园。</p><p class="ql-block">在这次抢险中,有一位女烈士,她叫黄玉芹。当年,年仅34岁的她为抢救化验室资料而牺牲。她也是黄岛油库19名灭火英雄中唯一的女性。</p><p class="ql-block">32年来,清明节、忌日、春节……在烈士黄玉芹的墓碑前,除了鲜花,还会有两个松花蛋,这份特殊的祭品是怎么回事呢?</p><p class="ql-block">黄玉芹烈士的儿子蒲晓飞登台,讲述了这个特殊祭品的故事。“事发当天6点半,妈妈为了早点接替值晚班的同事,饭也没吃就去单位了。妈妈牺牲时,我才8岁。没妈的孩子像根草。32年来,我时时刻刻都在思念妈妈。妈妈牺牲后,每次去扫墓,爸爸都会带上两个松花蛋,他说这是我妈妈最喜欢吃的。32年来,每次祭奠妈妈,我都会带两个松花蛋,以此怀念远在天堂的妈妈……”</p><p class="ql-block">受到英雄母亲的影响,蒲晓飞也成为了一名油库工人。看到妈妈的画像,蒲晓飞说,这勾起了很多对妈妈的回忆,“妈妈,我想您!我会把生命扎根在黄岛油库的工作岗位上,延续您未竟的事业!”</p> <p class="ql-block">05一个未完成的约定</p><p class="ql-block">青岛为什么会成为一座英雄的城市?因为不管在革命时期,还是和平年代,这里的英雄层出不穷,这里的红色血脉始终在涌动。就在两个月前,从警十六年,年仅55岁的李涌警官牺牲在国庆值班岗位上。李涌同志是一名退役老兵,十九年军旅生涯成就了他坚毅的性格、一身的正气。</p><p class="ql-block">2021年10月3日,李涌警官牺牲的当天,正是女儿李圣的生日。2021年11月1日,本应是李涌55岁生日,女儿却再也不能像往常一样说一声“爸,生日快乐!”</p><p class="ql-block">早报在采访中得知,李涌和家人曾经有一份约定,因为英雄的逝去,再也无法履行。这是一份什么样的约定呢?</p><p class="ql-block">李涌的女儿李圣登台讲述说,“爸爸非常爱岗敬业,同时也非常热爱生活,所以他特别珍惜生活的每一份美好,特别喜欢拍照,特别喜欢带着我们出去玩。因为工作繁忙,他从警后,我们一家三口就再也没有出去旅游过。我爸爸曾经很多次跟我妈妈憧憬过,等过几年退休,就一起开车去逛遍祖国的大好河山,去感受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为此今年年初,妈妈专门给爸爸买了一个单反相机,希望过几年一起开着车带着相机去拍风景。只不过没有想到,这个约定再也没有爸爸陪着妈妈去完成了……”</p> <p class="ql-block">画像作者</p> <p class="ql-block">图文:董志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