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国保林麝

金刚台管委会

温顺的珍稀濒危异兽 大别山保护区生态科普系列之六 <p class="ql-block">  林麝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具有重要的生态、药用和科研价值。但是林麝的天敌却都很强悍,豹、貂、狐狸、狼、猞猁等物种都要吃它,特别是人对它的影响更大。<span style="font-size:18px;">雄麝香囊分泌的麝香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属于国家战略储备物资,每克收购价超过了黄金,有“软黄金”之称。麝香的价格超过了黄金,这也给野生林麝的生存带来了巨大挑战。</span>很多人捕杀它就是为“麝香”,这就是为何如今林麝的野外物种非常少的原因,也是因为人类的捕杀最为严重,导致了该物种十分稀缺,同时它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属于濒危动物。</p><p class="ql-block">  由于栖息地被破坏和人类的乱捕滥猎,全国野生林麝数量从20世纪50年代的250万只,锐减到20世纪末的不足10万只,资源已近枯竭。</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  2021年12月23日上午,河南大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远红外相机再次清晰拍摄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林麝觅食时的珍贵视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  2021年12月13日上午,河南大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远红外相机拍摄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林麝觅食时的珍贵照片</b></p> <p class="ql-block">  林麝,<span style="font-size:18px;">别</span>名:南麝、森林麝、黑獐子、林獐、香獐,<span style="font-size:18px;">英文名:Moschus berezovskii。</span>麝属中体型最小的一种。成年林麝体重体重6~9kg,体长630~800mm,肩高小于500mm。林麝的外形特征是雌、雄麝都不长角,雄麝的上犬齿发达,长而尖,露出口外,呈獠牙状。它的后肢比前肢长1/3~1/4,所以站着的时候后部明显的比前部高。它的尾巴很短,四肢细长,蹄子比较狭而尖,耳朵长而直立。毛粗硬、曲折呈波浪状,容易折断,呈深棕色,成体不具斑点。毛色上一个很明显的特征是在颈部的两侧各有一条比较宽的白色带纹,一直延伸到腋下。</p><p class="ql-block"> 林麝是一种比较温顺的物种,对人是没有影响的,整个物种下面有5个亚种。它主要是以树叶、杂草、苔藓、嫩芽等为食,部分时候可能会吃一些野果生存,所以是一种非常容易生存下来的物种。</p><p class="ql-block"> 90年代初估计全国仅有10~20万只。大别山的麝主要在安徽金寨、霍山和岳西县。至今种群数量仍趋减少,大别山麝已面临绝迹的险境。</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  2021年1月8日下午,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林麝的身影首次出现河南大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远红外相机中</b></p> <p class="ql-block">  今年以来,珍禽异兽频繁现身河南大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足以说明了商城的生态环境变好。</p><p class="ql-block"> 河南大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省商城县中东部,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大别山五针松、中华秋沙鸭、白冠长尾雉等珍稀特有物种及栖息地,典型过渡带森林生态系统,总面积10600公顷。<span style="font-size:18px;">森林蓄积量2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8.3%。</span></p><p class="ql-block"> 这里地处亚热带北缘的南北气候过渡带,有着“北国江南、江南北国”之特色,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为野生动植物的生长繁育提供了理想的环境,素有“生物基因库”和“中州博物馆”之称。这里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脊椎动物517种,其中林麝、中华秋沙鸭、白冠长尾雉、小麂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64种,分布有高等植物242科、1047属、2777种及变种,占河南植物总科数的95.6%,占中国植物总科数的49.2%。</p><p class="ql-block"> 近年来,河南大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依托绿色生态资源优势,不断加大保护力度,有效促进了县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生态商城,绿色崛起”积极贡献力量!</p><p class="ql-block">(编写:杨先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