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爱国主义一直是德育工作的主旋律,为进一步加强对我校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激励广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育广大青年的历史责任感,激发学生爱国之心,报国之情,强国之志,我校于12月6日至12月13日开展了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p> 创设氛围,深化情感 <p class="ql-block"> 为了使广大师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我校利用学校电子屏、橱窗、展板等宣传阵地,张贴悬挂宣传标语,努力营造爱国主义氛围。全校也形成一股学习的热潮,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然成为每个学生的奋斗目标。</p> 上好爱国主义教育这堂大课 <p class="ql-block"> 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我们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教学、育人全过程中,特别是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我校全体教师结合中学思想品德及语文、历史等课程教学,宣传革命事迹,引导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国共产党历史,感受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历史组的老师带领同学们重温“一二•九运动”这段历史,同时透过这段历史了解自己肩负的任务和使命,并让同学们牢记历史且以史为鉴,继承“一二•九运动”中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p> <p class="ql-block"> “一二•九运动”作为中国解放史上规模最大的学生救亡运动,在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历史上植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刻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强力表现出全中国人民不愿做亡国奴的铁一般坚强的意志。</p> <p class="ql-block"> 12月13日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为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勿忘国耻、圆梦中华”的强烈愿望,表达学生热爱和平、反对侵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家国情怀。历史组的老师们在每个班上了一节“勿忘国耻,圆梦中国”的专题课,重点讲解国家公祭日的来历,教导学生要学习历史、了解历史、明辨历史、不忘耻辱、努力奋进,以此通过课堂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目的。</p> 多渠道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p class="ql-block"> 今年 12月13日是第八个国家公祭日,我校利用周一升旗仪式组织全体师生举行了默哀仪式,八年级(4)班同学做了题为“勿忘国耻,圆梦中国”的国旗下演讲,他向我们描述了这段悲惨的历史,并劝诫大家铭记历史的最好方式就是用行动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从现在时刻准备着,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和担当,发奋图强,圆梦中国!</p> <p class="ql-block"> 我校艺术组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了“勿忘国耻,圆梦中国”的主题手抄报活动,同学们用自己的方式和笔墨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和价值观,通过对战争的探寻及反思表达着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而奋发努力的思想。</p> <p class="ql-block"> 历史组的老师通过制作展板等方式,生动形象的向我们追溯了“一二·九爱国运动”和“国家公祭日”的种种历史迹象,主席台下摆放着的展板,时不时引来不少老师和同学们驻足浏览观看,这不仅增进了同学们对历史知识的了解,而且弘扬了民族精神,增强了爱国情怀。</p> <p class="ql-block"> 正如国旗下演讲同学所说:“铭记历史的最好方式就是用行动不断创造新的历史”,通过本次爱国主义系列教育活动的开展,我们重温革命历史,发扬优良传统,体验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和现状,引导他们树立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为祖国繁荣富强而不懈努力的志向。总之,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一项长期工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让爱国主义教育在每个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