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徐先生

我 • 一茶一语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光明徐先生》这个文题的开意,是一个什么起因,我也一句半句说不透彻。从字面上讲,光明二字是名,徐字则是姓氏。正过来,就是徐光明,先生也。哈哈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之所以动念这个题目,不是追旧,也不仅还有一块砚台和一个紫砂壶的馈赠之礼谊,而是徐光明本人很多的经历趣事。那就话归正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和光明徐先生很早以前就彼此知道,他周围的朋友有很多我也熟知来往着,安康成就这么大一点点地方,算是老朋友了。后来的事情,就是最近这大半年多来密切的你来我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第一次,的确。是在邓正南的工作室,也是他的工作室,那天有老羽老藤。之所以强调第一次这句话,是因为这次的碰面是三十年相隔之见。也是从哪天起,我俩的往来和交情又重新始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瞧,有客官在问:那你们 “ 断交 ” 这三十年里都在干啥 ?答了:江湖之身,各忙各的呗!但是,光明徐先生爹妈给的基因底子好,醒悟早,出道也就早。记得八十年代初期,与他一起在商海里折腾的有几个哥们兄弟,一起捣腾录放机、电视机等紧俏货,还干过许多政策擦边的 “ 勾当 ” ,算是那个时期脑袋灵光心眼活泛的人,但是,光明徐先生走的是官道,扛的是官旗。而我耳闻的 “ 新闻 ” 时他曾有两三年的时间都是安康住上海办事处门里的人,那年他才十八九岁,就掌握了一个小城市与大上海往来的信息与诸多资源,并替哥们办了不少的好事。事情过了这么多年,他很是自豪,而我们听闻的人依然多少有些羡慕与敬佩。和他同时代的我们,比起他来讲,醒事的时间要迟他好几丈远。也许正是这样地错差,他的朋友多而广,近之远,天南地北,男女老少,真是均沾。也许正是他的广缘,后来有涉足古玩收藏,全国各地普有圈朋道友,且是业内权威之人主,拾漏寻宝的人,少不了邀请他手摸眼观,把捏真假,名望之柬江湖上关关通行。我想,现任安康市收藏家协会之会长头衔他,也是受之无愧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朋友多了,应酬也自然多了,而应酬多了自然酒量就大。卖个关子吧。你猜一下,光明徐先生一场饭局能喝多少酒?你若不熟悉他,你肯定不能一口定论。凭我与他恢复建交短短的大半年里,我告诉你,光明徐先生的酒量大,不是平时一般地大。朋友相聚三五两也可,一个人一瓶也行。但我听闻或所见的是,酒席散去,人依然清清正正,似乎还可以赶下一场。我亲眼目睹过一个现场。有一次我陪他也是他陪我去拜访朋友汪海平,好友几个相聚的简餐,海平和我没有饮酒,就他和另外一个朋友俩人分了一瓶,他自然喝得有半斤之多,厉害吧?厉害的还在后头呢,我俩和海平道别后,他就接到一个酒约的电话,是两个年轻后生的邀请,也把我拽入席位,一共四个人,一直到深夜零点的时针走过一半,才拱手致散。俩年轻人很尊重他,一声一个徐叔,紧递上的就是满酒一杯,一来一往,哪一顿两瓶丰谷墨渊瓶底朝天,不失礼数的他自然至少又是大半斤。在俩年轻人的陪护下,居然清清正正稳稳当当地回家。第二天我电话询问状态,他说,好着呢,没事。我只能在心里头竖个大拇指了 —— 酒仙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文话写说到此,该礼数之说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老话说得好,酒量大的人,大多数性格一定是豁达敞亮的人,最少是一个讲义气礼数的人。这些在光明徐先生身上是潜在显著的。今年入秋,我邀请老羽老藤和他几个朋友到寒舍一坐,以观老羽为我书写的字画作品。那天,他带给我一个收藏多年的紫砂壶,我不大懂,但一眼看去,色气光泽都不错,纯行货之品。过了几天,又馈送了我一个砚台,说我的案头不见一个够格的砚台配置,并说着个砚台是明清时期的。我欣喜地打开细看,上面的图案场景喝雕花技艺绝不是现代工匠之技可达的艺术造诣。他的细致和情谊,又令我心暖倍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真不知如何回以礼节。也许,光明徐先生自己就是一个朋友拜访之礼,是骨子里的自然之礼态。我存于心里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光明徐先生是一个很聪慧的人。这不光是早年的商业智谋和后来的收藏见识,还体现在绘画技艺上。我索要了他近期的几幅作品,收在这篇文字里,做插图之效。不错吧?但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这个水平是他到此截止两年内的习练之作。足见其基因的聪慧天赋,非我能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有幸有这样好友兄弟。如果青年时代的彼此认识是一种生活的交识,那各奔东西互不掺乎的三十年后重建交谊,就是一种天命缘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相信,互珍互惜是一个共同的愿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b style="font-size: 18px;">2⃣️0⃣️2⃣️1⃣️十二月十三日於西廂書房</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