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澧州:遇仙楼洗墨池蜚云塔

美友

<h3>阳桂生,省作家协会会员,省新闻摄影学会会员,喜欢在白纸上码字,石头上刻印、宣纸上泼墨,出版有散文卷《去看天边》。</h3> <h3>一、遇仙楼的神话<br> 遇仙楼也叫澧浦楼、八方楼,传说和八仙里的吕洞宾相关连,所谓遇仙就是遇到了吕洞宾,当时的宋朝太守乔逊晚上做了个梦,梦到了神仙吕洞宾,醒来了还一直停留在甜美中不能自拔,除了到处口口相传还建楼作纪念。“澧浦”这个词儿来自爱国大诗人屈原,他在游历澧州留下诗句“遗余佩兮澧浦”,文人墨客尊崇屈原追踪斯文把遇仙楼也唤作澧浦楼。这是古人的浪漫与求实精神的融合处。惜乎这种经脉或者叫文化没有得到有序的承传,否则诺大的一个街心花园就会承载一个两个美妙的故事了:完全可以把唐末澧县籍诗人李群玉,以草庐竹林长袍的形式入住街心花园;或者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抗击日寇侵华时期,周恩来和郭沫若从武汉出发,走二0七国道赴长沙,途经澧县下榻于丁公桥旅舍,这在郭沫若的抗战日记《洪波曲》的巨著里有着详细的记录,若塑像立碑还原,立在广场或者公园,不是也给后辈一个憧憬和承传、一个纪念吗?可惜现在的人都讲实际,比如很关注晴天雨天却不关注白云彩虹,很关注打雷扯闪却不关注月宫嫦娥,关注自然景观却不关注人文景观。<br> 遇仙楼不仅亮丽了自然景观,还丰富了人们的口头传说。<br>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遇仙楼里是小吃的天堂。楼有三层,底层有伏油包子油绞条,馄饨锅饺三鲜面,馒头花卷牛肉粉,色香味很诱人,不吃一点上楼就留下遗憾。蒸蒸糕和汽水粑粑的制作很具观赏性,蒸蒸糕是将干粉子装进拳头大的木碗,放在蒸笼上蒸,甜、糯,口感极好。汽水粑粑则是把米磨成浆,舀一勺米浆在平底锅里,用刮片作圆周划开,盖上盖,到蒸汽大喷时揭盖起锅,吃起来味道软美。 <br> 最具艺术感的是制作孙悟空、猪八戒的糖担艺人,烘烤糖的锯木灰的香味直透鼻孔,别看老头手很粗糙,但很灵巧,拈出糖来几捏几剪,拉长,曲卷,舞蹈一般,魔术一般,虾子出来了,蝴蝶成型了,还有白骨精,白龙马,最吸引小孩子,有时连大人也忍不住驻足观看。当然这些都是流动的摊担,糖担儿去了,草标儿来了,上面插着泥鸡公哨子,旋转的风车,扭动的竹节蛇,翻单扛的孙悟空,可折叠的纸绢花。卖响器的黑管长箫笛子的吹奏多么动听,悠扬婉转,把人心都吹活了,跟着他们忧喜悲乐,忍不住就要去买一支,东挑西选,最后总是选定了沾了他口水的那支,只有他嘴里的那支最具魔幻性。可是他顺手又从袋里随意的抽出一支,依旧音色清亮,婉转动听,旋即这一支又被别人买去了,看得我心里直痒痒——那笛子上头刻有四个字:还我河山!是岳飞的名句。为什么要刻上这四个字呢?那字刻得真漂亮。还有卖糖葫芦的,卖薄荷冰糖胡椒糖的,单是叫唤就很诱惑人,遇仙楼是个迷人的去处。<br>  二楼是茶座,布置有很受看的字画,有“鸟雀穿柳”有“荷花出水”有“喜鹊登枝”;橙儿桌儿画儿茶杯儿,很雅。清茶一杯,二、三知已,谈点世道人情,新闻故典。走江湖的说唱艺人常来这里献艺,可以欣赏渔鼓道情、欣赏变魔术,还有三棒鼓、单口相声,若有二人对说,则是比较隆重的。说书最为经常,一块醒目,一把折扇,常常说到紧要处,就请听下回分解,把你的心给吊住,脱身不得。楼梯,楼面均为木板,赤脚踩踏很养脚。楼梯口有租书摊,租本书席地而坐很舒服。<br>  三楼有卖小玩艺儿的,我在那儿买过小儿玩具“滴滴金”,一种玻璃制品,削薄如纸页,吹奏的声音清脆,但易破损,吹弹即破的感觉不好保管。<br>  楼外近处是兰江秀水,柔媚秀美,是婉约派诗人的最佳观赏点。远处为一条白净的飘带,谁持白练天边舞?登楼一望大江横——那是澧水,适合豪放派的吟咏。澧水东注处有宝塔座镇,宝塔叫蜚云塔,与遇仙楼如同双子星座,遥遥相对。中间是宽宽河洲,就是吕洞宾睡过一晚的仙眠洲,整个洲都像是一个神仙在卧着的样子。北面有十一孔的多安桥长虹卧波,在遇仙楼高昂的头颅下俯首称臣。登顶遇仙楼向西眺望,可以看到一处古建筑群,红墙黄瓦,斗拱飞檐,很像北京天安门的模样,那是孔夫子庙,通称文庙,建筑得气度恢弘。还有几座大石柱的牌楼向西延伸很远,那是通往文良制和华阳府的。<br>  遇仙楼里,转出万花筒般的生活。脚下是一条直通丁公桥的大街,像鲜活的彩色电影胶片,上面行人如蚁,衣服鲜亮,助步车鲜艳,小轿车多彩,遇仙楼像是放映机,让我们看到了多彩多姿的生活。</h3> <h3>二、洗墨池的神韵<br> 旷野上有两上小孩在走,一个提篮,一个提筐。提筐的是男孩,提篮的是女孩。八九岁的模样,像两只小鸭,一路划着摇摆着走来,他们划过很长一段路了,从城北到城南,终于划进了桑园。<br> 在一个池塘边,他们坐下来了。这个池塘,他们不知,就是洗墨池。 <br> 正是春天,塘边的刺蓬花开得很茂盛,右边三蓬都是雪白的花,唯有左边的一蓬是粉红色的,漂亮极了,一股清香直往鼻孔里钻。 <br> “好香,”男孩说。<br> “好漂亮,”女孩说。<br> “这水为什么带黑色?”男孩伸手掬了一捧,水从手指缝里滴落下来:<br> “好清亮。” <br> “喝不得的。” <br> “不喝,这里有学校,怕是洗笔的。” <br> “哟嗬,还真是你说到了,这里正是洗墨池。” <br> 铜钟一般的声音,使他俩吃了一惊,小男孩站了起来。这站起来的男孩是我,女孩是我邻居,我捡柴火,她拾鸡粪。<br> 大声说话的是个放牛老汉,他的身后一头庞然大物的水牛,正在低头吃草。<br> “你怎么知道的?”我们几乎异口同声。 <br> 老汉伸手抹了抹他那稀疏的胡子,嗬嗬笑着,“我不知道,你们知道,你说,他指着我。”<br> “我不知道。” <br> 他又指着小女孩,“你说。” <br> “老爷爷,我也不知道。” <br> “你们学过范仲淹的课文吗?” <br> 我们摇摇头。他就给我们讲了范仲淹的故事。于是我们就知道了范仲淹写过《岳阳楼记》的文章,里面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传世名言。也就知道了范仲淹的身世,他两岁丧父,家境贫困,母亲改嫁后随继父来到澧州,读书非常刻苦,留下了洗墨池的佳话。因为喜爱读书,所以他的学问大,文章好,做官是个清正的官,为民办事的官。后人为了纪念他,就在洗墨池边修了亭子,立了碑。<br> “那这些亭子,碑呢?” <br> “后来兵荒马乱,毁于战火了。” <br> “以后不修了吗?”<br> “那要靠你们了呀。” <br> “我们没有读书。” <br> “没有读书?在干啥,捡柴火,拾鸡粪?要读书,养儿不读书,只当喂的一头猪。愿意当猪啊?”<br> 我们听了老爷爷的话以后,回家去就嚷着要读书,在我们的死磨硬缠下,终于如愿以偿走进了学校。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回到家里,范仲淹的刻苦读书精神总是伴随着我们,日后那个女孩成了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而我则与写作结下了不解之缘。<br> 现在好了,洗墨池划归澧县的高中学府澧县一中,正在立亭竖碑,栽花种草,修缮整理,因为这毕竟是范文正公读书洗笔的地方。<br> 范仲淹本是苏州人,自幼丧父,家贫难以为继,母亲改嫁朱氏,随朱氏迁徒落户澧州,在澧州刻苦攻读,留下了洗墨池遗址。<br>  县志上记载的碑亭俱已不在,闲置荒野的洗墨池,是被世俗和遗忘裹住的“和氏璧”,令人一下子看不出。但我来的正是时候,一年里正是春,一日里正是晨,花草之清香,鸟鸣之清脆,环境之清幽,与眼、与鼻、与耳、与全身心俱各受用。洗墨池是宁方勿圆、宁小勿大、宁浅勿深,好像在体现一个人呢。池近桑林,被丛绿环绕;又近学校,与书声荡漾。晨雾为我的到来,撩起飘逸的柔纱,轻轻地将洗墨池揩试,好让我细品它的光彩和明净。<br>  这里还有个传说。三百年后,有个善画龙的神笔牛一瓢道人,因仰慕范仲淹的人品,也常在此挥毫泼墨,地方恶霸相中他的画,限他画一幅墨龙图。牛一瓢很不情愿,将墨汁向绢泼去,弄污了白绢,借口丢在池中漂洗,绢上墨汁见水化作乌龙,一瓢道人却乘龙飞升而去。我想像着到了炎夏,池上袅袅水汽蒸腾,升空集结成云,并垂下一团清荫,那就是画家牛一瓢骑着乌龙在流连回访它的洗墨池。而且不论在何方,不论在天涯海角,只要见到这片云,那都是遇上了骑龙巡天的本乡画家。<br>  洗墨池受到大自然的庇护,自有天上给注下一泓清水,保持不竭;自有晨雾给擦拭常新如镜,保持明亮。临池照影,可揽一镜而收三镜之妙,譬如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我在洗墨池读到了博大与精深,它将无穷的天地藏在小小的一隅里,自觉不虚此行。<br>  这样在吃苦中长大,有着文治武功的人,而且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阐述了深刻道理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激励过多少名人志士,应该要筑亭竖碑,供缅怀范公的人们游览、歇憩、攻读。对那高境界的人,应该辟出一条瞻仰之路。</h3> <p class="ql-block">三、蜚云塔的激情</p><p class="ql-block"> 蜚云塔座落在离县城十里远的东南方向——澧水河边。有人说蜚云塔是托塔天王李靖失手掉下来的产物,在河湾的沙滩上生了根。这个想像也忒大胆,不过《澧州志》书上的记载很明确,仍然是造多安桥的清朝州官多赉和安佩莲的杰作,当初选址选了几个地方,都不理想,河滩还是最后的尘埃落定,据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宝塔镇河妖有迷信的色彩,把它建在河湾镇住湍急的水流有着科学的道理。那么民谣“要想澧州风水转,宝塔移到河中坎”,不知有何深意?这个地方直到现在仍然是个荒凉的河滩,上个世纪末,潇湘电影制片厂拍《一个女人的命运》取景就相中了蜚云塔,影片拍得阴森晦暗,令人毛骨悚然。</p><p class="ql-block"> 自行车载着我和同伴向蜚云塔奔驰,河堤抬高了行人,把人的视线与塔顶齐平,使人生出小瞧它的意思,看来俯视的确是个衍生藐视的角度。但是随着我们走下河堤,一步一步地去接近它,愈是靠近就愈是感到它的高大和气势逼人,让人从刚才的一个大我降到了一个小我。</p><p class="ql-block"> 塔共七层,全用青石砌成,石上有雕刻,即巍峨又精良,澧县的古建筑,都很大气,美观坚固。围着塔身转一圈,塔基上雕有八条汉子鼎力相扛,这八大金刚神色各异,显示人的七情六欲,有笑有怒,或悲或忧,而且俱呈世态:或嘻嘻哈哈,满不在乎;或愁眉苦脸,不堪重压;或投机取巧,或扎实有力,把众生相刻划得淋漓尽致。</p><p class="ql-block"> 登塔的时候,要跪拜祷告,求个平安,我们是新中国成长起来的汉子,不信迷信,长生的个子高,有一米八,没有拜,即刻就被门框撞了头,马上应验;学民也只矮两公分,一米七八,不过有了前车之鉴,躲过一劫。若有人质疑,塔的门就这么矮吗?非也!是每年的涨水,冲来的泥沙抬高了路面所致。马上应验:不得不低头祷告,多了一份小心与虔诚。</p><p class="ql-block"> 石级是螺旋性上升,底层无窗,愈转愈黑,黑到极点才慢慢透出亮光,于是愈走逾亮堂。只上第一层,就颇有参禅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到了第二层,继续再上,竟然如入迷魂阵,找不到上去的洞口,把人折腾得团团转。</p><p class="ql-block"> 我们上到第四层,就可以极目远眺了——面窗向东,只见关山起伏如波,澧水奔腾如龙,目力尽处,正是号称小南京的津市城,由于光合作用成为一片辉煌灿烂的前景,闪烁生光的澧水义无反顾地奔去。一时诗兴大发,少年时学得的填词功夫,现在派上用场了。我取“南乡子”为词牌,吟道:此塔最精神,八大金刚做底层。扛入云霞天际里,真行!气宇轩昂护古城。 见晓快登临,远近高低大显形。水舞长龙山起凤,欢腾!一颗丹珠踏步升。</p><p class="ql-block"> 吟罢,还不够,又吟诗,瘾头过足了,这才打开酒瓶,摆出棋盘。塔中有一直径六十公分的石礅,足够供我们边啜饮边鏖战。</p><p class="ql-block"> 直到视力模糊了,才从坐化中苏醒,我们想起还负有攀登的使命,却又迷失了方向,几次碰壁才跌跌撞撞地上得顶来。当头一柱,立于塔中,仰望不见其顶,朋友戏为冲天柱,手扪之,镌有字,亮根火柴来照,是块碑刻,可惜上面布满旅游者的涂鸦,一塌糊涂。</p><p class="ql-block">  夜空尽可能多的缀满繁星,和县城的灯火相抗衡。同伴一声长啸,一颗流星划破夜空“唰”的落下,把天上人手提的灯笼吓掉下来一个。我们现在所处的地位,是和县城最远,和天空最近。我从来没有感受到和天空这么接近过,似乎伸出手去,就可抓来一把星粒。我靠在冲天柱上,点燃一支烟,随着一呼一吸,烟头一闪一亮,一颗星就刁在我嘴上了,供我仔细地观赏品味。</p><p class="ql-block">  我的周围是广袤而深遂的苍穹,县城的灯火在夜空的背景下,灿烂为一片辉煌。澧州谚云:要想澧州风水转,宝塔移到河中坎。蜚云塔至今并没有移动,而澧县城已经大变样了!此时此刻,我的心禁不住澎湃起来,大有站在如此高度,唯同伴与我之慨。我从心底和大地对话,和时代对话,和未来对话,用信念,用智慧,用富有!</p><p class="ql-block">  将高高在上的豪兴尽情地抒发够了,这才知足的引退,落入大地,落入苍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