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榆次地处山西中部腹地, 榆次之名最早始于西周,这里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形若雄狮,蹲之欲跃。榆次古村落众多,有些名称很有趣。有一个村,因为村旁两座高耸的山头上立有两座古堡寨,所以被叫作“寨底村”。12月12日路友户外10名户外爱好者约伴探寻寨底古堡,体验古村落深厚的文化底蕴,徒步欣赏黄土崖壁的绝美风景。</p> <p class="ql-block"> 这次徒步的起点为榆次北流村,它位于城南五十多里处的丘陵山区,圪塔河南岸,因村中大部分沟壑之水向北流入圪塔河,故名“北流”。</p> <p class="ql-block"> 北流村有单体建筑的寺庙群,包括四座庙宇和一座跨街戏台,均为清代遗存。其中关帝庙和财神庙内存壁画,而关帝庙壁画尤良。</p> <p class="ql-block">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和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除许多石质山地外,大部分为厚层黄土覆盖,经流水长期强烈侵蚀,逐渐形成千沟万壑、地形支离破碎的特殊自然景观。</p> <p class="ql-block"> 徒步一路走来,惊喜的便是这雄浑的黄土山梁,在水、风等作用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化了这一片黄土诡异迷离的地貌,形成了千奇百怪、千姿百态的土林地貌,奇特的景致令人目不暇接,在这冬日里,万山沉寂,苍凉肃穆。</p> <p class="ql-block"> 中午大概11点钟我们到达寨底村,它属于晋中市榆次区庄子乡,位于榆次城东南33里处的土石山区,圪塔河沟掌。在东西山上建有两个寨子,名曰东寨、西寨,现在坡下沟谷中为新寨底村和老寨底村,人口不多,以农林果及养植业为主,过着平靜悠闲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西寨,位于今寨底村西300米处的土山上,为车辋常家“十八股”集资十万两纹银所建,约竣工于咸丰六、七年间。全寨四周以土打墙,墙高约6米,墙基宽约2.5米。山寨地势险要,建筑坚固(寨上所打的土墙采用的方法是:升高半尺,用水浇后继续往实打,直至水不能渗透到土里,才再次升高,致使土墙如同砖的硬度)。上寨时,先要爬越两道深洞,再过吊桥,方可进窑洞院,通过两洞再上去为花园,再上去才是山寨。寨中私塾里曾经有车辋、伽西和今寨底学生十余人,由寨主常立教、常二韩父子主教。抗战开始后,私塾停课,12处院落陆续拆卖。现在,房屋一间不存,仅有窑洞和高厚的土墙兀立山头。</p> <p class="ql-block"> 山腰处发现一个洞穴,仔细一看,才知这就是通往寨子的通道。</p> <p class="ql-block"> 第一层内的瞭望孔,探头一看,寒气顿生,心跳加速,原来下面是悬崖峭壁!通过这个瞭望孔,可将寨底村一览无余,寨底村几百年来就在这里静默着。</p> <p class="ql-block"> 当年的青砖灰瓦的建筑完全看不到了,地下只留下几块灰砖,毁坏得非常严重,特别可惜。历史已经不复返了,旧时辉煌已去,落入尘埃,只有院内那几棵树不久,将迎来自已生机勃勃的春天。</p> <p class="ql-block"> 站在山顶上感觉冷风习习,远处的村庄,错落有致,土寨的墙蜿蜓曲折,如血的土山,泛着油画般的色泽,幽静的山村,令人难忘。</p> <p class="ql-block"> 村里88岁高龄的老汉,劳作一辈子,听他讲西寨,东寨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东寨,寨址位于今寨底村东约250米处的土山上(在麻地沟地界),为东阳赵家、太谷南席武家和祁县乔家堡乔家联合修建,亦竣工于咸丰年间。东寨建院落十处,占地面积与西寨相近,唯土墙不如西寨高厚。东寨建成后赵、武、乔三家均未进寨居住,只是雇佣了看寨人看守山寨。抗战期间,寨主将全寨房屋拆卖,只留寨墙矗立山头。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有去东寨探寻,留给下次吧。</p> <p class="ql-block"> 吃过午饭,休息片刻后,我们沿着行进路线,开始徒步到下一个目标~黄彩。</p> <p class="ql-block"> 徒步中,看到很多的果树林,原来这里有大片的采摘园。</p> <p class="ql-block"> 途经窑上村,它位于榆次城东南27公里的黄土丘陵区,圪塔河北岸。东临西洼,西毗寨底、北田镇崇元村,南连麻地沟,北接上黄彩。大约清代中前期,从太谷西贾迁来程姓,从朱村迁来张姓等,他们花重金在旧窑洞上面打出一眼水井,村落逐渐移到较高处且村民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因此,命村名为“窑上”,意思是“旧窑洞上面的村庄”。</p> <p class="ql-block"> 黄彩在榆次的东南角,属榆次的东南大门,是榆次名副其实的黄土高坡。上、下黄彩对应成名,地势较高的为“上黄彩”。据说庄子乡黄彩地区的苹果是最好吃的,因为那里海拔较高,昼夜温差大,结的水果又红又甜,而且耐保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