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影片《南京大屠杀》宣传方式与众不同

汤雅洪(洪七功)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1年12月13日,是第八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今天,以国之名共祭,向南京大屠杀死难者致以深切缅怀!</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想起了1994年12月13日,由吴子牛导演的电影《南京大屠杀》在南京开机拍摄,令众人非常关注。</p><p class="ql-block"> 当年,我不仅对该影片拍摄的过程进行现场采访与文字报道,而且,在中华门等影片拍摄现场与江东门老南京城外景地,用钢笔画了许多写生作品。</p><p class="ql-block"> 我的现场报道与钢笔写生作品在许多报刊发表后,既扩大了该影片的关注度与影响力,又让人们对当年侵华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中的暴行有了更多的了解。</p><p class="ql-block"> 据了解,在全国新闻媒体中,对影片《南京大屠杀》拍摄过程与影片的外景地进行宣传,像我这样采用现场文字报道与现场写生相结合的方式,是独一无二的。如今,时隔20多年的样报与写生作品,都已成为我珍藏的资料。</p><p class="ql-block"> <b>汤雅洪 文/图 (凤凰资讯报《天下美篇》名誉主编、江苏省大众书画院副院长)</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b>  本文作者展示1995年在电影《南京大屠杀》拍摄现场画的钢笔写生。 邹佩兰/摄</b></p> <p class="ql-block"><b>  1995年3月3日,我在电影《南京大屠杀》中的“日军攻占中华门"拍摄现场画的钢笔写生。</b></p> <p class="ql-block"><b>  开封市《汴梁晚报》,刊登我的钢笔写生与影片拍摄现场报道。</b></p> <p class="ql-block"><b>  1995年第四期《淮阴青年》杂志,刊登我现场采写的长篇通讯《惨绝人寰的一幕〈南京大屠杀〉重场戏拍摄特写》。</b></p> <p class="ql-block"><b>  1995年,《中国市容报》在副刊版头条位置刊登我采写的《悲壮的老南京城》。</b></p> <p class="ql-block"><b>  1995年3月3日,我为电影《南京大屠杀》老南京城外景地仿建的“光华门”画的钢笔写生。</b></p> <p class="ql-block"><b>  《江苏广播电视报》,刊登我的钢笔写生与江东门老南京城现场报道。</b></p> <p class="ql-block"><b>  我为江东门老南京城外景地“南京天主教堂”画的钢笔写生。</b></p> <p class="ql-block"><b>  我为江东门老南京城外景地“江苏银行”画的钢笔写生。</b></p> <p class="ql-block"><b>  我为江东门老南京城外景地“老井、老树、老照壁”画的钢笔写生。</b></p> <p class="ql-block"><b> 江东门老南京城外景地中的“大行宫公交站台"场景。</b></p> <p class="ql-block"><b>  江苏工人报《省城视窗》,刊登我采写的江东门老南京城报道。</b></p> <p class="ql-block"><b>  《南京晨报》整版刊登我对江东门老南京城设计师朱刚的专访。</b></p> <p class="ql-block"><b>  《南京晨报》刊登我与“老南京城”设计师朱刚的对话。</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