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7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带着一路的风尘,我终于又站在这座魂牵梦绕的青灰色的古塔前,他七层八角,仿楼阁式建筑,石砌底座,砖筑塔身,高度约18米,造型古朴雄浑、落落大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过半百,对于故乡的眷恋逾发沉重。年少轻狂时,意气风发,“少年不知愁滋味”,意在“治国安天下”,携带几卷书本,便毫不留恋地离开故乡去异地求学、就业。经过三十余年的社会洗礼后,尽管“人从人弃掷,我自与周旋”,早已以佛性看淡社会的磨砺、生活的艰辛,但对故乡的思念却日益发酵。每次归家,“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者”,尽管与唐代宋之问逃离贬地、返家途中思念家乡但又怕牵连亲人的矛盾心理不同,但也有长期客居异乡、久无故乡音信的人,在行近家乡时所产生的无以复加的复杂心理共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站在古塔前,犹如见到久违的老者。这座古塔,其建造年份不详,有传闻为唐朝末年,也有传闻为宋代,青灰色的杨寨古塔已经历了近千年的沧海桑田。明嘉靖《淄川县志》记载:“龙山寺,故址在县治北,有塔七级。”乾隆《淄川县志》记有“宝塔寺,旧名龙山寺,元大德六年,僧录果朗道行碑,邑北二十里杨家寨东。邑塔高峻无逾此者”。1984年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他宠辱不惊,惯看风云变幻,远方的游子站在他面前,宛如见到年长的家人,欲诉说在外奔波的艰辛,却又欲说还休,“竟无语凝噎”,切身感受到蒋士铨“低徊愧人子,不敢言风尘”的复杂心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又如一名智者。古塔第一层的东西南北四面各有一个拱状券门,其中南向主门门楣上嵌有石刻匾额一块,上镌“阿弥陀佛”四个大字,落款为“康熙三年丁未季夏吉旦沈荃敬书”。沈荃是江苏松江府人,顺治进士,累官至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工于书法。因松江府亦称云间,旧县志称“石刻‘阿弥陀佛’四字,云间沈探花笔”。或许因自小在此求学,并曾入该校“扬帆文学社”,冥冥中有沈探花神助,给予我一定的文学细胞,启迪我写作的慧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还是一名见证者。古人建造佛塔,意在安放僧人舍利和佛教经典,当是先有僧众与寺院,后有宝塔,而杨寨古塔的建造是一特例。当地村民自古就有“先有塔后有寺”之说。杨寨地处古代淄川北部边缘的孝妇河畔,一条贯通南北的大道正从附近通过,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宋代朝廷积贫积弱,战乱频仍,严峻的形势使这一地带具有了军事意义。于是建造高塔,登高望远以掌握敌情;和平年代又建筑寺院,住僧供佛——当地村民口碑相传,有此一说。 杨寨古塔经历了鲁中地区千年烟云,阅尽人间明媚春光与腥风血雨。其中最为惨痛的一幕,是发生在塔下的杨寨惨案。1938年2月2日(旧历正月初三)凌晨3点钟,刚刚一手制造了残杀民众276人、烧毁民房2000余间的河东惨案的侵华日军,又把魔爪伸向正在熟睡中的杨寨村村民。刽子手们以寻找“铁板会会众”为借口,将全村人驱赶到南门外“抽匣子地”,用机枪朝着人群疯狂扫射后,仍不罢手,又对倒在血泊中的人们逐一用刺刀穿挑两遍,然后窜到村中抢劫、放火。杨寨惨案中,169名同胞死于敌手,全村100多户人家,有80多户的房子被烧光。千年古塔也被日军炮弹击中,塔身东面的累累弹痕至今清晰可辨,向世人昭示着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罪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同样也是传道者。他<span style="font-size:18px;">曾是佛教寺院“宝塔寺”中的主体建筑,其造型及建筑风格,与江苏连云港的宋代海青寺阿育王塔非常相似;其寺院配置,与辽金时所建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内蒙古庆州白塔极为一致。相传古时候的宝塔寺,是以七级宝塔为中心的长方形大院落,院内院旁遍植苍松翠柏,肃穆庄严且风光宜人。古塔自蓊蓊郁郁的寺院中拔地而起,在十数里外即可望见,十分壮观诱人。塔的正门南对寺院山门,山门两侧耸立着四大金刚,均由当地盛产的青石雕琢而成。塔后是雄伟的宝塔寺大殿,大殿门两旁树立着以石龟为底座的高大石碑,上刻宝塔寺的修建经过。寺中诸多僧人颂经作法,一年四季善男信女络绎不绝,殿中廊下香火旺盛,烟雾飘绕。</span>80年代初,因学校扩建,大殿和其他房屋均被拆除,只保留了宝塔。<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幼时求学、课间嬉戏的地方,正是历代高僧传经解道的佛堂。我对世间万事的豁达、无欲无求,也许就来源于这方宝地佛性的濡沫、潜移默化。</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座古塔,宛如师者,带给我幼时的欢乐,给予我成长的动力,又是一名智者,给予我精神的抚慰,心灵的净土。无形中脑海中掠过本地一名诗人的诗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杨寨塔抒怀 》</p><p class="ql-block">沧桑历尽朱颜抹,独占空天寓意多。 </p><p class="ql-block">春去遥牵唐岭月,秋来不改宋河波。 </p><p class="ql-block">硝烟昂首抵飞弹,柳影凝眸望白鹅。 </p><p class="ql-block">我自胸中千万结,常来石下踏闲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