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镇居庸路白羊城下之鶴頂墩

萧艾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黄楼院口白羊沟南侧,竖有一块文保碑,左上角镌刻中国文化遗产徽标。碑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长城 明前长城流村北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13 年3月5日公布 北京市文物局2016年5月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昌平区文物管理曾在北西岭垭口立有文保碑“燕长城”,认为是战国时代“燕昭王”所修筑。燕昭王(公元前335 - 公元前279年),姬姓燕氏,名职,燕国蓟城人,燕国第39任国君。《史记·匈奴列传》记载,燕将秦开“燕亦筑长城,自造阳(集解韦昭曰:“地名,在上谷。”正义按:上谷郡今妫州)至襄平(索隐韦昭云:“今辽东所理也。”)、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秦开约在燕惠王至燕王喜初年(前278—前254),其修筑长城应是在这期间。按《史记·匈奴列传》记载,秦开所修筑的燕长城走向,距昌平北祈岭地区也甚远。</span></p><p class="ql-block">北京市昌平区文化委员会编纂,北京燕山出版社,2010年版《昌平区文物志》记载:“北齐古长城,位于流村镇黄楼院村、禾子涧村、老峪沟村、马刨泉村,北南走向,全长23.5公里。现在遗址残高1.5米,宽2米。北起昌平、怀来交界明长城敌楼黄楼院,南经禾子涧村锅顶山、老峪沟村南山鳌鱼岭,折向南至马刨泉的北祁岭,再南出昌平区界至门头沟区大村东山。”</p> <p class="ql-block">由黄楼院口白羊沟南侧攀爬,陡峻,约二百米高程,耗2.5个小时。攀藤附葛爬到山梁,又披荆斩棘钻灌木丛。发现一个已经坍塌的墩台,如图。远景黄楼院东山,所谓“明前长城”拐了一个反写的“C”字,由东向西,与明长城黄台子段相连属。</p> <p class="ql-block">墩台由碎石黄土填馅。顶部已经残毁,杂草枯黄。</p> <p class="ql-block">由残墩之上,远眺明长城黄楼院段所在群山。</p> <p class="ql-block">同行兎爷记录的此座墩台数据。所谓“鶴頂墩”,为老萧根据文献记载及墩台所处地理位置,所作的初步推测。</p> <p class="ql-block">此处墩台为一座“凸”字形,就地取材毛石干插边垒砌。其北侧为墩台凸起部分的南侧局部。残高3米。底盘到凸部,约4米。</p> <p class="ql-block">由于位于山顶,且体量巨大。无法拍照得其全貌。图为其东南侧底部立面,高约2米。</p> <p class="ql-block">明代王士翘嘉靖二十六年(1547)出任巡按西关御史。“巡历一年,满日复命,造册画图,贴说进呈”《西关志.居庸》卷之二〈墩台〉记载:“鹤顶墩,衝要。离关四十五里,夜不收五名。”</p> <p class="ql-block">萧按:推测这座墩台,应该是“离关(居庸关)四十五里”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鹤顶墩”。</span></p> <p class="ql-block">这是墩台东南角,有些坍塌。</p> <p class="ql-block">这座墩台所在山梁现高德地图标注为“锅顶山”。《四镇三关志》卷之二【形胜.山川】记载:“鶴頂山,關(萧按:即居庸關)西白羊口。”</p><p class="ql-block">清代光绪 《昌平州志》 卷五记载: “城西六十里禾子涧,俗称锅顶山。” </p> <p class="ql-block">清吴履福修、缪荃荪纂《光绪昌平州志》记载:“又十五里,曰鶴頂山,俗呼鍋頂山。采访册,鶴頂山在城(萧按:昌平州城)西六十里禾子涧,俗名鍋頂山。”</p><p class="ql-block">由是可知,在清光绪年间,“鶴頂山”已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俗名鍋頂山”。</span></p> <p class="ql-block">《北京市昌平区县地名志》附中华民国三十七年絵制的《河北省昌平縣全圖》现“锅顶山”的位置,标注为“鶴頂山”。</p> <p class="ql-block">一九五六年七月绘制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北京市昌平区全图》现“锅顶山”的位置,标注为“鶴頂山”。</span></p> <p class="ql-block">《北京市昌平区县地名志》附图,左下“冀东自治区政府建设厅”,右下“中共昌平县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一九八四年三月复制”1:260000比例尺《冀东分县图昌平县》“鶴頂山”位置,已标注为“锅頂山”。</p><p class="ql-block">由上几幅地图可知,禾子涧沟东南原名“鶴頂山”,后讹变为“锅頂山”。《北京市昌平区县地名志》在“锅顶”二字的基础上衍义:“因顶部山石浑圆,形似锅顶状,故名。”后又有讹称为“郭定山”。</p> <p class="ql-block">《北京市昌平区县地名志》记载,“锅顶山,位于县西域部,在老峪沟乡与流村乡交界处,距县城西南24公里。西坡在老峪沟乡,东坡在流村乡。西距禾子涧村1.3公里。因顶部山石浑圆,形似锅顶状,故名,清称鶴顶山。现代地图上也有郭定山的。为县境西部较高山峰之一,海拔1131米,属太行山脉。山体由中元古界蓟县系白云岩、灰岩等构成。岩石形成年代距今约15亿年。”——北京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97)第22847号。</p><p class="ql-block">其实,不仅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清称鶴頂山”,而是在清以前的明代,即称为“鶴頂山”。现“锅顶山”,即明代志书《西关志》所记载的“鶴頂山”。其山上的这座大型“凸”字状墩台遗址,当即明代白羊城所辖九座墩台之一“鶴頂墩”。</span></p> <p class="ql-block">“鶴”字讹变为“鍋”字,并非仅仅因为音近,还因二字义同。<span style="font-size:18px;">现</span>今南方一些地区仍称“鍋子”为“鑊子”。<span style="font-size:18px;">瓯语、浙江宁波、台州话及湖北黄梅话,称“锅”为鑊"WO",称灶台为“鑊灶”。北京南郊大兴县称烧柴做饭的鍋灶为“灶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鑊”,为古籍记载烹煮整牲的大鍋。鼎鑊,为</span>古代是贵族祭祀祖宗或举办宴饮等重大礼仪活动时所用的器具。依烹煮牲口大小不同,分为牛镬、羊镬和豕镬。</p><p class="ql-block">《仪礼·少牢馈食礼》记载:“雍人陈鼎五:三鼎在羊镬之西,二鼎在豕镬之西。”</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周礼·大宗伯》记载:“</span>省牲鑊。”注:“烹饪器也。”</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周礼·天官·亨人》记载:“亨人掌共鼎鑊。”注:“鑊,所以煑肉及鱼腊之器。”</span></p><p class="ql-block">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鑊,镌也。从金蒦声。”</p><p class="ql-block">由上可知,“鍋”,古代写作“<span style="font-size:18px;">鑊</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鑊子”就是“鍋子”。“鶴”与“鍋”的声母在同一发音部位,二字音近。“鶴頂山”于是讹变为“鍋頂山”。现禾子涧的“鍋頂山”,就是明清时文献记载的“鶴頂山”。位于现锅顶山上的“凸”字形大墩台残址,当为</span>《西关志.居庸》卷之二〈墩台〉记载的位于鶴頂山上的“鶴頂墩”。</p> <p class="ql-block">由南向北拍照这个墩台的局部。</p> <p class="ql-block">由于北侧和东侧比较陡峻,只得拍摄其东南侧。</p> <p class="ql-block">继续向南,这个山头,就是“鶴頂山”(现名“鍋頂山)主峰。</p> <p class="ql-block">老萧和兎爷,由南往东北攀爬这个高峰。</p> <p class="ql-block">从这个角度看,这个山峰还真的有“覆釡(鑊、鍋)”之形。</p> <p class="ql-block">锅顶山南部,海拔1132.73米处巅峰,还有一堆碎石。但按碎石量看,不足以建筑一座墩台,推测或为1937年南口战役时,国军所码砌的简易工事。</p> <p class="ql-block">这是兎爷记录的碎石堆数据。</p> <p class="ql-block">碎石堆所在位置,是个比较平坦的平台。其形状与明代一般坍塌墩台不同。</p> <p class="ql-block">碎石堆中央是一个大石坑。据此推测,原或为1937年8月8日至8月26日,南口战役国军所修筑抗战军事工事遗存。</p><p class="ql-block">图为由西南往东北方向拍照这个碎石堆。</p> <p class="ql-block">俯瞰,是个比较大的碎石坑。</p> <p class="ql-block">本次穿越队友。</p> <p class="ql-block">白羊沟黄楼院口“明前长城流村北段”文物保护碑。</p> <p class="ql-block">从白羊沟黄楼院口南侧攀爬,陡,难。同行队友“轻筝.五道黑”拍摄。</p> <p class="ql-block">残墙上的三位驴友,挨拍的兎拍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