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 2021年10月22日至10月31日</h5> 配乐:天上的西藏 <h3> 西藏神圣、充满神秘的地方,千山之巅,万水之源,危耸的皑皑雪峰冰川,辽阔的高原牧场、峡谷深切、山脉纵横,奔流不息的川流孕育着芳菲花草、水洁冰莹。雄伟奇特的高原风光,山脉湖泊相间,蓝天白云挽手簇拥,展示了雄奇、壮阔、深邃、原始的自然风貌。</h3><h3> 那里是近神的地方,有着传统、浓重的佛教信仰与情怀;<br> 那里是近天的地方,光洁湛蓝的天空,白云朵朵仿佛可以通向天穹;<br> 那里是近洪荒之地,有着原生态的雪山冰川,圣洁的神湖、荒野的沟壑、生机盎然的草原。<br> 带上久久不能忘怀的梦想,从北京西站出发,途径宁夏、甘肃、青海、西藏等8个省市,一路穿过5072米唐古拉山和那区草原,历时40小时30分,行驶4064公里到达拉萨那个遥远的地方。坐上丰田越野沿着219国道扣响了西藏雪域高原的神秘大门,去探望我心中的那片净土。</h3> 世人皆知的布达拉宫,坐落在拉萨市区西北的玛布日山上,是一座宫堡式建筑群。始建于公元7世纪631年,吐蕃王朝藏王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兴建,距今已有1300年的历史。<div> 布达拉,普陀之意,玛布日这坐小山犹如观音菩萨居住的普陀山。<br></div> 夜晚下的布达拉宫 置身于南山公园,守望晨曦中的布达拉宫。 罗布林卡坐落于拉萨市西郊,藏语意为“宝贝园林”。<div> 始建于18世纪40年代达赖七世,后经历代扩建成为达赖喇嘛的夏宫。达赖在这里处理政事,举行庆典。是西藏最富特色的园林。<br></div> 1954年十四世达赖喇嘛又在夏宫的北面建了新宫--达旦明久颇章。达旦明久颇章(新宫或宫殿之意)藏语意为“永恒不变的宫”。 康松司伦,汉译“威镇三界阁”,为罗布林卡最早建成的景区。“雪顿节”达赖喇嘛和僧俗官员在康松司伦的二层楼上观看藏戏和舞乐演出的地方。 色拉寺全称"色拉大乘寺",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主寺之一。与哲蚌寺、甘丹寺合称拉萨三大寺。位于拉萨北郊3公里处的色拉乌孜山麓,自古就是高僧活佛讲经说法之地。 色拉寺僧人针对当天上午的授经内容,在每天下午三点都进行辩经。 <h3> 巴松措又名措高湖,藏语中是"绿色的水"的意思,湖面海拔3700多米,湖面面积达6千多亩,位于距林芝地区巴河上游的高峡深谷里,是红教的一处著名神湖和圣地。距岸边大约一百多米处有一座小岛名为扎西岛,岛上有唐代末年的建筑“错宗工巴寺”,是西藏有名的红教宁玛派寺庙,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h3> <h3> 南迦巴瓦峰地处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和念青唐古拉山脉的交会处,海拔7782米。有西藏“众山之父”之称。</h3> <h3> 巨大的三角形峰体终年积雪云雾缭绕,从不轻易露出真面目,传说十人九不遇,所以也被称为"羞女峰"。游历林芝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那天,我有幸目睹了南迦巴瓦羞羞答答的真容。</h3> 若隐若现的南迦巴瓦主峰。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在林芝、米林、墨脱、波密四县交界处直转南下,形成一个马蹄形大峡湾,大峡谷高峰峡谷、谷底的雅鲁藏布江畔是大片浓荫遮日的热带雨林,各种阔叶树相互参差。雪线以上则是一片冰清玉洁的雪峰冰川。落差之大、峡谷之长是世界上第一大的峡谷。 雅尼国家湿地公园(又称尼洋河风光带),横跨林芝,米林两县,水面海拔2920米。在广袤的雅尼国家湿地公园,清清的尼洋河在此静静的流淌,河流枝杈纵横,曲线蜿蜒。这里是让人惊艳的高原湿地,这里如史诗般的画卷,美的让人心悸。 河水从海拔5000多米的古冰川千转百绕而下,形成了尼洋河旖旎风光。 视觉传达给你的是满园秋色,让人感受到西藏高原上似江南又不是江南的田园牧歌,大美惬意,冠美藏南。。 羊卓雍错或称羊湖,藏语意为“碧玉湖”、“天鹅池”,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位于雅鲁藏布江南岸、山南浪卡子县境内。湖面海拔4441米,东西长130公里,南北宽70公里。日托寺依湖中环岛而建。 在藏人心目当中被看做是“神女散落的绿松石耳坠”。无论你在哪个角度,都不能看到羊湖的全貌。 羊卓雍错像一块镶嵌在群峰之中的蓝宝石,碧蓝的湖水平滑如镜,明蓝映天;湖光山色间,偶尔掠过湖面的水鸟和远山相映成趣。 远处宁金抗沙峰的雪山,让整个湖面显得更加圣洁。 普姆雍措位于山南地区浪卡子县城东南方向,与羊湖相拥,普姆在藏语中是"少女"的意思,所以又名"少女湖",海拔5010米,面积295平方公里,湖边围绕着的西藏四大神山之一的库拉冈日山。 湖边的推寺已有500年的历史,它建在普姆雍措边上的一个悬崖处,对面可以看到连绵不绝的冰山雪峰,山清水秀拥抱着推寺,有道是"神仙多住于山中仙境",推寺是隐逸修行的宝地。 晚霞中的库拉冈日山 前往普姆雍措的沿途风景,红红的草滩上两只藏岩羊翘首观望。 洛扎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喜马拉雅南麓,藏语意为"南方大悬崖",是西藏自治区的边境县之一,南与不丹王国接壤。<br> 海拔7538米的库拉岗日雪山位于山南地区洛扎县境内,号称西藏中部地区“四大神山”之一。屹立在喜马拉雅山脉中段的主脊线上,整个雪山由三座高峰组成。与库拉岗日相依而立的有6座7000米以上的山峰。远远望去,众峰并肩,宛若一道顶天立地的冰雪屏障。 库拉岗日雪山 标准的盘山公路蜿蜒曲折的擦着库拉岗日雪山而过,在崇山峻岭中宛如一条“羊肠小道”,到底有多少“拐”数也数不清。 独特的“碉楼”建筑,一般建筑在隘口或交通要道上。碉楼一般分为4层。一层为畜圈,二层为厨房、寝室,三层设经堂、粮仓,四层为晒场、草料库。平时作为藏人的生活场所,战时作为抵御“入侵者”的防御工事。如今,已坍塌凋敝。 沿途静谧的小山庄,生活着世世代代的藏族人民。 玉麦乡,隶属于山南市隆子县,是西南边陲小乡,南边与印度接壤。<div> 玉麦乡的出名源于“2017年度央视感动中国人物”中的国土守望者卓嘎和央宗俩姐妹。</div> 318国道上的通麦大桥2015年底通车,跨越"易贡藏布"(汉语简称"易贡河"),流经嘉黎县-波密县的一条大河,是雅鲁藏布江的二级支流。 通往玉麦乡的大桥,连接外界的通途。 翻过4627米的日拉山垭口,就能在缭绕的云雾中看到玉麦乡村。 建设中的玉麦乡。目前全乡人口只有31人,是中国最小的乡。 一段感人的故事:<div> 1964年至1996年的34年间,在全乡1967平方公里的辖区内只居住着1户3口人,即卓嘎一家,父亲桑吉曲巴是乡长,两个女儿卓嘎、央宗是乡民。父亲桑杰曲巴常对卓嘎和央宗说:“如果我们走了,这块国土上就没有人了!”这句话,让两个女儿记了一辈子,守护家园,就是守护国土的信念也让姐俩守护这片土地一辈子。</div> 在原址上新建的桑杰曲巴老人的故居。 玉麦守住了2000平方公里国土,如果说非法的"麦克马洪线"是喜马拉雅的一道"伤痕",玉麦就是它极深的"伤口"。<div> 山的那边就是印度,如今人烟稀少的广袤土地也有了公安边防部队驻守。</div> 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就是从这里打响的,如今山的那边仍然有大片领土被印度军队占领着。 高山峡谷地区,原始森林植被丰茂,高山环绕,气候湿润宜人。 山涧溪水汇流雅鲁藏布江的二级支流"易贡河"。 扎日沟:鲜人为知的沟,位于山南地区隆子县东南部扎日乡。地势低缓,当年印度侵占扎日乡附近的朗久(朗久事件)地区,1962年中印反击战收复了大片领土。如今扎日曲的中段(南部)依然为印度的控制区。 扎日村藏民原生态的居住地。 扎日村旁的洛河。 洛河沿着通往扎日沟的高速路奔腾呼啸着向南流。 "扎日"在藏语里意为圣山,这里有与"冈仁波齐"、“梅里雪山”齐名的海拔5722米神山主峰"达瓜西热"。<div> 曾经被中国、印度、不丹几国的佛教信徒视为圣地的神山,因非法的“麦克马洪线”的存在,1956停止了藏民转山。<br></div> 米拉山口海拔5013米,站在山口,山风劲吹,蓝天白云下,五彩经幡在大地与苍穹之间飘荡摇曳,连地接天,将藏民虔诚的愿望传达上苍神灵。米拉山亦称“甲格江宗”,意为“神人山”。 悬挂在米拉山垭口的冰挂,冰凉彻骨。 米拉山脚下一派秋色,与垭口相比宛如“冰火两重天”。 穿越深山峡谷的雄曲河,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碧绿而平缓地流淌着,充足的水源浇灌着丰富的植被,将两岸织成绚丽多彩的长画。远远望去山坳下的大流沙,在阳光照耀下隐约地发着光点。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