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茨威格说:“一个人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在人生的中途、富有创造力的壮年,发现自己此生的使命。 ”三年的援疆工作现已过半,桑榆非晚,柠月如风。立足于2021,感受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百年脉搏,步入“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能参与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之年,虽有压力,却有机遇;展望未来,很有动力,更有信心。“十三五”我们砥砺奋进,向着创江西教育援疆品牌的目标,向着阿克陶县教育质量提升进行了冲刺;“十四五”我们必将行稳致远,育新机、开新局,在更加壮阔的时代舞台上展现江西援疆教师前进的每一个瞬间。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阿克陶县雪松中学(克州江西实验中学)全貌</h3> <b>一、用好用活“学”字诀,在夯实真学真懂上不动摇。一是提高“学”的质量,在真学深学、全面系统上下功夫。</b>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参加江西前指党委、雪松中学党总支、教育工作组第七支部组织的党史、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中央第三次新疆工作座谈会和第八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等专题学习达32次,通过“学习强国”平台(目前积分为26173分)每天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论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b>二是浓厚“讲”的氛围,在通俗通达、生动阐释上下功夫。</b>积极参加阿克陶县委组织部举办的为期三天“阿克陶县党史学习教育科级领导干部第四期轮训班”和阿克陶县党校组织的为期一天的“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集中轮训训班,撰写学习心得笔记5篇和中心发言2次;以《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的逐梦之路》为题向雪松中学入党积极分子讲专题党课1次,进一步强化了坚守初心、甘苦与共、真情奉献、敢于担当。<b>三是加大“用”的问效,在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上下功夫。</b>创新党史学习教育形式,依托第二批雪松中学20名江西援疆支教教师,于4月15日成立了“雪松中学江西援疆支教教师党史学习宣讲团”,分批组织多名教师,以《“谁是最可爱的人”——重温课本中的红色经典》和《江西安源,红领巾的摇篮》等内容,深入奥依塔克镇中心小学为17名年轻的民族老师和31名学生讲述红色故事,传播红色文化。下半年又组织第三批支教教师在雪松中学和实验小学开展“‘红杜鹃’红色文化进校园微讲堂”活动,通过47名教师利用课前5分钟,把一个个感人的红色故事、一曲曲高亢的红色旋律、一首首激扬的红色诗词生动再现党的百年峥嵘岁月,唤醒百年红色记忆,让红色文化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入学生心灵,推动学校形成厚重的校园红色文化积淀、健康的校园文明风尚和育人环境,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红杜鹃’红色文化进校园微讲堂”活动启动仪式</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雪松中学江西红色文化宣讲团赴奥依塔克</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吉安县籍援疆支教教师赴阿克陶县玉麦乡阿玛西小学</h3> <b>二、用好用活“做”字诀,在抓住笃行求实上不懈怠。</b>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工作职责,既尽心做好雪松中学挂职校长分管工作,又积极配合前指教育工作组服务好全年13个援疆项目推进工作。<b>一是握指成拳,同频共振,合力合拍。</b>一年来,我积极和雪松中学领导班子成员、年级组长、教务教研人员等保持相通相联相接,从立足岗位、作用发挥、履职尽责和为群众办实事等方面找准定位,补齐短板,总结取得的成绩及分析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如何发挥援疆支教教师“组团式”作用、与受援学校深度融合促发展等方面多点发力、多点开花,重点建设好一块牌子(“克州江西实验中学”与“阿克陶县雪松中学”联合办学);助推好两个援疆项目(“红杜鹃”江西宏志班、远志班50万元的奖励资助和300万元的红色文化主题进校园)按下快进键;激活3支队伍(第十批14名援疆教师和第二批37名、第三批40名支教教师)的内生动力;开好4个会议(全体高三教师学生动员会、初中部教师关于“双减”政策条件下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座谈会、高中部教师关于如何提升高中整体教育教学质量座谈会、“青蓝工程”40对师徒结对拜师会);五大课型抓手(赛课、听课、评课、说课、磨课)的教研教改机制,带动雪松中学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的迅速成长。虽受疫情影响压缩了教学周期,但依然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举办各类示范课达30余节,参与听课学习达12余节,从而明晰目标,完善机制,密切配合,凝聚共识,形成合力。<b>二是定好盘子,理清路子,落地见效。</b>今年援疆项目共有13个,投入资金达5725万元,涵盖固投类、民生类、交流交往、奖励资助、师资培训等6大领域,涉及单位、人员广,特别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影响下,导致项目存在实施进度慢、监管不及时等问题,我积极协助前指教育工作组积极做好项目分类、收集佐证材料、梳理问题清单,倒排时间节点、逐项整改措施,通过与县发改委受援办、县教育局项目办、县团委等多家单位项目负责人经常保持联系,多看、多问、多听、多跑,多做,确保援疆项目应拨尽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b>三是放下身段,做好服务,凝聚队伍。</b>积极做好第二批230名和第三批66名支教教师中期轮换工作。一方面沟通对接4批次援疆支教教师返赣、进疆过程中的疫情防控隔离后勤保障服务工作,从行程安排、人员安排、隔离安排、返校安排等多方面做好协调沟通工作,确保支教教师安心隔离、思想稳定、安全进校,有效完成两批教师压茬交接工作。另一方面在协助做好第二批支教教师圆满完成支教任务的同时,协助省教育厅师资处做好第三批支教教师遴选工作,通过严明工作纪律、严把资格审查、严格公平对待的原则赴江西鹰潭、上饶、景德镇和九江四个地市对47名教师进行面试考核,确定人选、摸清底数,人尽其才,高质量完成第三批援疆支教教师的选拔工作。 <b>三、用好用活“领”字诀,在强化教学相长上不落空。</b>根据“十四五“整体规划目标,实施“小组团式”援疆模式建设以克州江西实验中学、克州江西实验小学为试点的“江西样版”示范校,从项目、资金、人才等方面做到五个坚持(坚持长期保障援疆师资力量不变;坚持以教育教学管理、教师队伍培养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为重点;坚持选派优秀骨干教师和管理队伍;坚持援疆教师参与受援学校所有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坚持优先考虑受援学校教育教学需求),集中66名支教教师,达到以点带面相互学习促发展。<b>一是抓住支教队伍建设“关键点”。</b>通过严格要求自己、融洽三个关系(受援双方、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启用“四维”教师(讲政治、有责任、肯担当、善用脑)任雪松中学的中层等措施来突破援受双方沟通联系的瓶颈。采用公平、公正、公开的考核让广大肯吃苦、能吃苦、愿吃苦的援疆支教教师得到应有的肯定,进而促进雪松中学在学校管理、教学质量、学生全面发展上实现领跑。<b>二是稳固组团式援疆支教 “基本盘”。</b>在做好基本的顶岗教学工作外,在适应“双减”政策下有效开展作业布置、课后服务前提下,适时开展传统教学教研活动、实施“一对一”帮扶、城乡融合送教等“组团式”支教活动,实现从“输血”至“造血”再到“活血”的引领。<b>三是释放奋斗状态的 “内动力”。</b>按照前指教育工作组的要求,宽严并济对整个支教队伍实施管理服务。通过每周“例会制”(目前已召开8次)把支教队伍中好的方面晒一晒、存在的问题摆一摆,提出改进措施和布置下一步工作,进一步明确了工作导向,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通过举办“每月优秀内务评比”、每周集体和个人的文体活动(篮球赛、气排球赛、拔河赛、羽毛球、乒乓球、跳棋、象棋、扑克)、外出研学等活动丰富支教教师业余生活,强化了支教教师用奋斗的工作激情创造支教工作的领先。 <b>四、 用好用活“改”字诀,在掌握即知即改上不打折。</b><br>古人云: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又是一年援疆时,虽有一定的成绩,但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短板。<b>一是要在对标对表中提高站位。</b>今年依然受疫情影响耽误了不少时间和工期,导致在推动教育援疆项目上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缺乏主动靠前的工作态度,依然有等上级安排、等领导吩咐、等单位催促的散慢思想。下一步将进一步协助做好江西前指教育工作组各项工作,提前谋划,有效组织,尽快、尽早、尽实做出回应。<b>二是要在履职尽责中找准方位。</b>目前在对待工作内容上还浮于表面,方法简单,没有深入当地一线教师、支教教师中做好协调沟通工作,存在畏难情绪。下一步将学会换位思考,强化工作均衡性、全面性,沉下心来扎实做好各项工作。<b>三是要在提升能力中实现有位。</b>由于自己对教研教改业务领悟不深,研究不透,导致工作没有完全展开。下一步应该多到教学一线倾听老师对教研教改的意见,交流对教研教改的看法,满足教师对今后教研教改方向的需求,切实成为行家里手。<br> 援疆的意义并不是来自于工作本身,而是来自于从事这份工作的我们,能否从工作中体会到幸福感和满足感。它就像一段旅程,途中有许多小站、停靠处、露营地,我们会在某处停留,欣赏风景,然后继续上路。通过近五年来的时间沉淀,我渐渐明白为什么而来,来了做什么,离开留什么的奋斗真谛,我之所以幸运,是因为我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并且用自己的方式选择了如何去做得更好。<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