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龄少年 卫东一生 皖北晨曦 沪上夕照

耋喋翁

<p class="ql-block">濉溪口,历史上做为宿县四大集镇之首,雄立于县境西北,枕濉镇溪。新中国确立,析宿县西部置濉溪县,治于濉溪口,此乃县之称谓之由来也。</p><p class="ql-block">明世,本地商贾富户多汇于此,为防匪乱,乃于集聚区四周掘壕筑堤,设栅栏,系吊桥,口子遂具雏形。时光荏苒,岁月轮转,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捻乱方平,乡绅吴(廷彦)香甫君倡议,为一劳永逸计,沿土壕外缘加筑砖石城墙以固之,并牢筑城门,高置楼阁,领方圆数百里州县城池之外诸集镇之先,并在城内街巷分设厦子、棂子隔断,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城墙终于改建竣工,口子俨然为宿西一带重镇也。</p><p class="ql-block">当年黄河桀骜不驯,入海口左右摆动时有变异。公元1128年,南宋东京留守杜充为了阻止金兵南下,在河南滑县掘开黄河大堤,黄河改道,夺淮入海。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这次决口彻底改变了黄河的走向,夺淮入海700年的河道北归,借山东大清河入渤海。历时七百余年的黄患,使得所经之处洪水肆虐,口子则处水患中心地带,备受洪水蹂躏,城墙的加固亦有防水患止水损之功效,为防洪计,在城墙外也曾数度筑堤垒堰,其最显名者,乃清世之项公堤矣。民初,再由乡绅周俊哲倡导,择城内商铺密集之要冲,于地基之上铺设青色瓦子石面,工程浩大,动用民工千余人,牛车数百辆,共耗费石料上万方,历时数月而就,终使“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满街泥泞”成为历史。</p><p class="ql-block">口子,因商贾集聚而立,口子,因大道通衢而兴,口子,因县城易地而衰,口子,因改革开放而昌。</p> <p class="ql-block">1965年夏,一批共和国的同龄人,他们大部分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生活在红旗下,沐浴着党的阳光茁壮成长,在完成了正规的六年制小学教育后,毕业了。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这个队伍高唱着东方红,以雷锋同志为榜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浑身充满着正能量,通过全县统一小升初会考,择优录取进入初级中学,由此恰逢一个轰轰烈烈的时代,经历了浴火重生的淬炼。</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排左起:张学英 丁秋文 ()端木桂芳 王凤銮 刘金英 刘老师()</p><p class="ql-block">后二排左起:晁吉龄 陈民 黄昌启 闫爱民 刘新全 ()()丁家保老师 陈龙蟠老师</p><p class="ql-block">前二排左起:李广元 张全志 许继东 赵玉德 ()()马学 鞠强</p><p class="ql-block">前排左起:()()李祖修老师 朱淑贞老师()()郭裕勤老师</p> <p class="ql-block">当年小升初实行全县统考制度,基于小学毕业生的年龄,采用择优就近录取的原则,濉溪中学初中部计划录取新生三个班计150名。生源以濉溪县城关实验小学、第二小学、三小为主,从家居农村离城较近成绩优异者中也录取了一些。我们初一(3)班从百善区、烈山区(此烈山区非彼烈山区)各录取一位,且分别担任了班团支部书记和班长的重担。一个令人怀念的集体就此诞生,永远的初一(3)。</p><p class="ql-block">卜庆坤 李建国 张如芹 李本尧 蔡永山 孟祥林 胡汝亮 李端振 吴干章 郑万科 丁治平 朱德纪 王保华 晁吉龄 左朝胜 张长立 丁正华 冯大忠 闻新华 袁心治 马勇 闫爱民 李时兴 张民 陈民 张应海 邵文才 王士君 刘新全 王全志 沈长明 韩延良 胡玉乾 王杰等34名男生。</p><p class="ql-block">郑侠玲 庞爱群 刘舜 孙尚云 黄品鸾 李彩芳 余永红 萧连云 贾敬兰 郑于华 丁秀芳 王凤銮 戴理荣 宋洁冰 武玲 陈新玲等16位女生。</p><p class="ql-block">其中余永红同学稍后才插班转入,被置换的另一位同学进入了其他学校。抱歉,那位同学,请原谅在下没能记你的尊姓大名,但你是我们永远的同学。</p> <p class="ql-block">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p><p class="ql-block">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p><p class="ql-block">不才老朽,眼老昏花,端详再三,不敢妄断,多方求助,考据修订,谨慎作答,估计不差。</p><p class="ql-block">自上而下,自左而右,依次为:李建国 邵文才 王保华 蔡永山 郑于华 武玲 黄品鸾 萧连云 王凤銮</p> <p class="ql-block">当典巷的青石路面上,留有被独轮车碾压出的深深辙沟,这沟辙记载着劳动人民的辛劳,亦代表着地主资本家财富的积累。青石板没有铺设以前,这里就是曾经的口子一景——七十二步登天梯之所在。所谓七十二步登天梯,乃因当典巷巷道地势南高北低,从北阁南来的行人,需拾步攀登,土质路面常年累月经行人践踏,依着步履幅度自然而然形成的土梯,恰为七十二阶,于是七十二步登天梯之名因此诞生。</p><p class="ql-block">不久前实施的石板街改造工程前,当典巷的居民们,为方便生活在道路表面敷设了一层质量不算太高的水泥,事发无意,却造就了一件意义非凡的大事情。这与改革开放后上海市浦东发展银行斥巨资置换外滩老政府大楼时,那件轰动世界的大事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位于外滩中山东一路11至12号原上海市人民政府大楼,为解放初期接收的汇丰银行办公楼。进入大楼的八角形门厅,上面为穹项,下半部是由8个圆拱形门洞构成的,圆拱的拱肩上镶嵌有16个希腊风格的人物画像。每幅壁画的主题人物是不同寓意的女神,门厅里圆形天顶画的是太阳神赫利乌斯,驾驶着金色马车从东至西驰过天空,追赶着孪生姐妹月亮神阿科心弥斯;云彩承托着的谷物女神色列斯,手捧着丰收之角,盛满了谷穗和水果。 整幅穹顶画像,象征苍穹大地和日月星辰, 穹顶外圈为黄道12宫星座图像。这组壁画当年由意大利工匠制作,气势宏大,构图巧妙,造型优美,栩栩如生。这些巨型彩色马赛克镶嵌壁画在1954年上海市政府大楼装修改造时,被厚厚的墙面粉饰所覆盖。当年为什么覆盖,覆盖的悄无声息,没有任何文件记载且早已被世人所遗忘。1996 年浦东发展银行接手后重新修缮时,无意间发现的这个秘密。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整组壁画的价值并不比整栋大楼的价值低那去,而典当巷的车辙又岂是金钱能买到,其值几何,亦无解。</p> <p class="ql-block">晁公讳卫东,曾用名吉龄,原籍萧县,1952年生人,大龙是也,古稀之年,现居上海滩,享有上海人所有之尽有的全部权益,货真价实之上海好男人。</p> <p class="ql-block">小巷从南方进去,东边第一家即是同学吉龄的家,建筑虽全被拆除,但门口的台阶还依稀可辨。吉龄,你离开这个家有些年头了吧,孙女来过这个家吗?身为上海下放知青的嫂夫人,这处房产只可惜无法变现,不能用来抑制上海房地产的高企。</p> <p class="ql-block">小天使,你游览世界第一梯,比起爷爷老宅前的七十二 阶天梯,又如何?</p> <p class="ql-block">图中极左与极右之少年,56年后再重逢,面对满桌佳肴,色香味俱全,晶莹剔透,迟迟不忍心下箸,沉浸在那遥远的甜蜜回忆中。</p> <p class="ql-block">初一(3)班,一般说来,没有特别的意义,但对我们五十位欲寒窗苦读未达目标被初中毕业的沦落人来说,却有着异乎寻常的非凡意义。当年,我们青春年少,正是长身体学知识的黄金时刻,不得不汇入时代的涛涛洪流中,搏浪击水。好在全体同学没有发生大的意外,没有呛水,没有溺亡者,虽然在即将步入社会,到濉溪县城唯一的一处照相馆留影话别时,只到了21位同学,不达全体同学的一半,形式已退居其次,大家的心始终是连在一起的。如今,我们都已双鬓染霜,“红旗渠水绕太行”,四目相对不相识,可一旦反应过来,即刻感觉格外亲,感情之浓丝毫不减当年。让我们共同珍惜吧,珍惜我们共同的夕阳!</p> <p class="ql-block">伙伴们,我们虽然散落各地,但心是连在一起的,我为家乡的变化而高兴,为诸位活蹦乱跳而欣慰。目前,作为沐浴夕阳的老人,即不要去比过去经历的荣辱负重,亦不比本人现具的体魄才能,关键的是要有一个完好的健康的充满正能量的心态,没有什么人什么事与你过不去,幸福感指数是自己做主自拟公式的独立求值,与他人无涉。</p><p class="ql-block">祝愿各位尚能攀山爬树,上房揭瓦,共同携手穿越时空,返回童年。</p>

口子

吉龄

左起

七十二

天梯

同学

大楼

濉溪县

濉溪

王凤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