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教育的左腿叫学校,教育的右腿叫家庭。两条腿一起走路,两条腿和谐走路,才会走得快、走得顺。</p> <p class="ql-block"> 为提供优质高效的教育资源,构建家校携手共建体系,促进五育并举,提升学生核心素养,12月12日上午8点半,<span style="font-size: 18px;">因疫情而停滞许久的实验中学家长论坛应广大家长的呼吁终于在线上重新开讲了!本次家长论坛有幸请到了实验中学副校长于洁梅,为家长们带来了一场题为《立足学情,把握规律,家校携手助力孩子健康成长》报告。</span></p> <p class="ql-block"> 论坛前于校长精心设计了一组调查问卷,以期<span style="font-size: 18px;">明确家长们的真正所需,给出切实可行的建议。</span></p> <p class="ql-block"> 于校长先是分析了学生的成长规律和需求以及学校的“诚毅”德育理念,让家长明确了家校共育的目标和意义,以期产生同频共振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 于校长主要从以下五方面展开交流:</p><p class="ql-block"> 第一,从高考、中考改革明确孩子的发展目标。在中高考新形势下,要着力培养孩子的学习力,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注重培养阅读力、迁移力和创新力。第二,从初三初四的两极分化明确家庭教育的方向。家庭教育要做好三方面转化:重智力,更要重心理;重身体,更要重心理;减少功利化目标。第三,目标引领,榜样示范,激发孩子学习内驱力。比如,家长可以利用励志故事和名人名言来激发孩子的内驱力。第四,科学“陪”养,助力孩子健康成长。可以抓住三个要点:阅读熏陶,榜样指引,带领孩子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第五,给家长几点建议。比如要充分认识教育部推行的“双减”政策的目的,管控手机宜“疏”不宜“堵”等。</p> <p class="ql-block"> 隔空不隔爱,虽然由于疫情影响,本次家长会采用线上的模式,但不能阻隔家校之间合作和沟通。家长们也纷纷对此次线上家长论坛表示满意,并开始反省自身。徐家长说,对照讲座内容,我发现很多生活当中对孩子教育的不足,包括态度上的问题和技术上的问题。张家长留言说,于校长的分享非常实用,受益最深的几点是:不要把家长单方面的期望强加给孩子!要尊重孩子的真实所需,并努力发掘孩子的内驱力,让孩子主动爱上学习,而不是被绑架着学。刘家长说,会议中于校长分享到,要给孩子营造温馨的阅读氛围,比较有共鸣。自己每个月都要坚持和孩子去图书馆,即使图书馆离家再远,也要和孩子在图书馆泡三四个小时。把客厅布置成了书房,随手都是书,和孩子一起看书,互相分享,很温馨,很有爱。</p><p class="ql-block"> 相信借着于校长的这次报告,家长们会反思自身不足,并努力学习育人知识,学着做一个有智慧的家长。</p> <p class="ql-block"> 实验中学全体教师也参与了这次论坛,与家长们一样,老师们也收获满满。尤其是对于青年教师而言,他们似乎有更多话要说。姜老师说,于校长说家长要做到科学“陪”育,老师不也一样吗?作为一名刚刚踏入班主任岗位的青年教师,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尽可能多陪伴学生。在陪伴中用心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感知他们的情绪变化,领会他们的诉求,试着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并每天问自己:“假如我是他们,我希望我的班主任怎么做。”我坚信,教育中的“爱”,绝不是教师的单方面付出,而是一个双向的流动、循环的过程。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倪老师说,今天听完于校长的经验分享,我认识到,作为班主任我们在班级管理上也应该更加注重对孩子一些兴趣的培养以及对学生优点的表扬、鼓励和肯定,这样让我们的每一个孩子都是充满自信的来进行学习和生活我想这也是一个能够提升孩子自信力的一个有效方式。</p> <p class="ql-block"> 家校共育需要老师、家长共同参与,需要明确教育的育人方向,需要从繁重的学科教学中解放出来。教师应当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去成长,更要坚持不断的自我成长。此次的线上家长论坛,打破了隔屏沟通的障碍,充满温情。相信通过这次的家长论坛,我们一定能家校携手,共谱育人新篇章。</p><p class="ql-block">撰稿人:季明莉 朱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