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烟往事-露天电影

秋枫春雨

<p class="ql-block">  40多年前,农村文化生活十分贫乏,孩子们的学习负担小,放学后基本没啥作业,除了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就是各种游戏。虽然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总会觉得平淡生活中似乎少了一点色彩。最让孩子们开心的事,莫过于看电影了。那是当年乡下不可多得的文化生活,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为维持温饱,终日劳作的人们,提供的精神食粮,算是为单调的生活增添的一抹亮色。</p> <p class="ql-block"> 我记事的时候,农场场部有一个舞台,是这样的形状“∟”,“-”字形做为舞台,可以在上面表演节目,那竖着的白墙正好可以作为放电影的幕。于是一场场电影就在那上映了。</p><p class="ql-block"> 小一点的时候,是由大人带着看电影,那时候家在鸡场住,跨过门口的小河,上一个大坡,就到了电影场,多数时候好像是站着看,或者从家搬一个板凳。看过的故事片记不住了,只记得有几出样板戏,大多数看不太明白。</p> <p class="ql-block">  一般在电影放映前一天或是当天早晨农场的有线广播会播报,前所农场“广播站,现在播送通知,今天晚上放映电影,电影的名字是XXX,时间XX,地点XX”。消息灵通的孩子,会抢占有利位置,正对屏幕,远近适中为最佳位置,这件事那时称为“把地方”。用石头围成 一圈,用粉笔划上,这些地方就归他们所有。</p><p class="ql-block"> 记得宝华和钢平每场电影前都会占位,电影开演前会把这些地方送给亲朋好友。每个人各自带着小板凳,坐到他们圈好的范围内,颇有几分自豪。而事先没占地方,只能在远离屏幕或斜对屏幕的角度观看,看不见,急得踮起脚,抻着脖子, 站凳子,骑大人脖子上。里三层、外三层,挤满了黑压压男女老幼的观众。在场部放映场时,有些孩子会坐到舞台上离银幕近距离看,或者爬到一队的房顶上,在运动场放映时,干脆到银幕的另一侧去看了。</p> <p class="ql-block">  当放映机均匀、节奏感非常强的“咔咔”声响起,一道明亮的光束打到银幕上出现字幕时,吵吵嚷嚷的场地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尤其当银幕上呈现带有“八一”字样的五角星光芒四射,威武雄壮激昂嘹亮解放军进行曲响起,孩子们会非常兴奋,又是“打仗片”。</p> <p class="ql-block">  这期间看得最多的是地雷战,地道战,南征北战,还有朝鲜电影摘苹果的时候、看不见的战线、原形毕露(里面有个特务叫老狐狸)。还有好像是罗马尼亚的海岸风雷吧,多瑙河之波是哪国的记不住了。由于片子有限,那几部电影放来放去。但不管看过多少遍,只要放,大家就去看,因为那时候也没有别的娱乐活动。</p><p class="ql-block"> 中国电影,多数都是战争片,或阶级斗争为主题,我方敌方,好人坏人分得清,大一点孩子一般还好懂。外国电影多数看不明白,一有人物出场,小孩就会问“好人还是坏人?”,或“中国的还是美国的?”。由于看不懂,很多孩子看着看着就睡着了。有些懒孩子,不愿占地方,又不愿从家搬凳子,就在旁边的一队偷一点马草,铺在舞台上,躺在上面看,看看就睡着了。70年代中后期好像看过青松岭,火红的年代,闪闪的红星,创业,渡江侦察记,艳阳天,平原游击队,决裂,春苗等。</p> <p class="ql-block">  当天幕完全黑下来,大多数观众已就位,一道光柱打到屏幕上,这是宛师傅在“对光”,用现在的专业语言叫对焦,此时兴奋的孩子们会挥动小手,在屏幕上留下各式影子。正片放映前一般都有“加演”,通常是一些纪录片。等到故事片开始,喧嚷的人群顿时静下来,没有谁出面维持秩序,可每个人都那么自觉,说话都不敢大声,目不旁视、津津有味地跟随银幕上或喜或悲的故事情节,或脸上漾着微笑,或眼里汪着泪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由于山海关是离农场最近的“大”城市,所以那个地方放一些最新的电影,农场人会坐汽车或火车去看。我记得在1973年前后,山海关演朝鲜电影卖花姑娘,我家有两张票,我爸要带我三姐去,因为我还小,没让我去,我还生了气。后来大了以后,去山海关看过日本电影追捕,美国电影未来世界等。还有很多人去看过越剧红楼梦。在当时能引起轰动的电影,农场人都会兴师动众地涌向山海关。</p> <p class="ql-block">农场当年的电影院</p> <p class="ql-block">  记不得哪年,场部重新翻盖,原来电影场被扒了,放电影的地方改在了中学操场边上。没有多长时间,好像在1979年,农场把大果窖改建成了电影院。地面是平的,没有坡度,就用凳子高度来找,大长排的硬椅子,虽然简陋,但农场人那个自豪啊,农村人看电影也有电影院了。</p><p class="ql-block"> 电影院门前排队买票,电影票两三角钱。很多孩子舍不得花钱买票,会想尽各种办法,有的拿用过的票,有的在电影开演之后,求看门的人放进去。放的多是文革期间禁映的片子,像花为媒等,还有刚改革开放拍摄的电影。我记得有屈原,少林寺是那时看的。印度电影流浪者在农场引起轰动,大人小孩都去看,也没觉得有多好。那时候我上八年级,有时候学校组织看电影,连课都不上了。</p> <p class="ql-block">  1979年上高中,假期回家看过几场电影。高中毕业以后离开那里,不知简陋的电影院什么时候拆掉了。又不知在哪一年,农场建了一座文化宫,放了几年电影,后来也失去了功能,如今人们的娱乐方式多种多样,很少有人会记起当年看电影的盛况了。</p> <p class="ql-block">  现在年轻一代很难理解,当年人们对一场电影的渴望。在一个文化生活相当落后的乡村,电影还是具有很大吸引力的。那一场又一场在乡间巡回演出的电影,那一个个电影里出现的英雄人物,那一首首优美的电影插曲,就像一朵朵奔腾的浪花,珍藏在时间长廊里,温暖着那一代人闪亮的记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