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中的东北秧歌(原创)

原森(原创作者)

<h1>  2021年6月12日,我受邀来到了辽宁省海城市耿庄乡参加一场民间广场晚会。有幸参访了海城耿庄程氏高跷艺术团,用镜头记录了民间高跷艺术表演的精彩瞬间。</h1><h1>  高跷又称秧歌,是东北城乡广大群众最为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集舞蹈、音乐、戏剧、杂技为一体,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海城高跷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无论是旧时的祭祀祈福、迎神赛会,还是今天的喜庆节日、集会庆典,都少不了高跷表演。</h1><h1>  当初表演者身着红绿彩衣,手执纱帕或彩扇,头上扎着花环或彩条,上了年纪的人也描眉涂红,扭起来喜气洋洋,充满朝气。由于当时表演者两足落地,所以人们称它为“地秧歌”。 150多年前,海城人变地秧歌为高跷,就是在木棒中部做一个支撑点,以便放脚,然后再用绳子系于腿部。高跷的高度一般在两尺左右,表演者脚踩高跷,边扭边唱,别有一番情趣。 随着时间的推移,海城的民间艺人不断探索,改进传统的高跷艺术,在表演形式上不断创新,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 海城高跷的主要角色以“四梁四柱”为中心,即头跷、二跷、老生、老蒯、上装、下装等,表演形式从“起鼓”,到“过街楼”、“骑象”、“大场”、“小场”,最后是“下武场”。</h1> <h3>(下三图为艺术团演员在化妆)</h3> <h1>  海城高跷早在40多年前就已经走出国门。1989年海城高跷秧歌艺术团参加了欧洲著名的克雷姆斯国际民间艺术节,演出了50多场,在当地引起很大的轰动。近年来,艺术团还相继参加了一些国际民间艺术活动,到奥地利等西欧国家巡回演出,受到了海外朋友的好评,海城高跷被誉为“踩在木棍子上的东方芭蕾”。自海城高跷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以来,艺术团的演出活动更加频繁了。在进行表演的同时,他们不断地对海城高跷进行大胆的艺术创新,在保持原有舞蹈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高难度的杂技技巧,并融进很多情节,用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现场爆发力去感染在场的每一个观众,表现北方黑土地上的人民那种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如今,海城高跷已从田间地头走向国际舞台,刮起了一股强劲的东北民间舞蹈风。</h1> (下三图为演员在“热场”,不断用俏皮的表情调动着观众的情绪) <h1>  高跷颇为讲究“后台”效果,“后台”即是指挥,也是引领演出气氛的主心骨。音乐以唢呐和锣鼓乐为主,曲牌有“满堂红”、“大姑娘美”、“句句双”等。表演风格火爆热烈,欢腾奔放,优美抒情,风趣诙谐,雅俗共赏。 激昂的唢呐声、锣鼓声一响,高跷艺术团的演员们身着古装踩着鼓点兴高采烈地登场了。他们时而翻滚腾跃,时而轻歌曼舞,时而火暴热烈,时而即兴狂野。文丑头顶竖着小辫,风趣诙谐憨态可掬;上装女旦抖动彩扇;下装众丑高难的跷功令人惊叹,演员们各种组合造型更令人目不暇接。</h1> (下连续七图为“后台”鼓乐班子在擂鼓伴奏) (下图为演员入场演出) (东北农村的戏台即简朴又接地气。劳作一天的人们晚饭后围在一起,欣赏着传统的地方曲艺演出。在丰富农村精神文明的同时,也为村民们奉献了一台精彩的艺术盛宴) 摄影编辑:原森<br>背景音乐:《青山绿水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