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数学核心经验与去“小学化”之间的关系

<p class="ql-block">  什么是“小学化”?根据2018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内容,我们梳理出“小学化”的3个特征:</p><p class="ql-block">01</p><p class="ql-block"> 课程内容“小学化”。提前教授汉语拼音、识字、计算、英语等小学课程内容。</p><p class="ql-block">幼儿园布置幼儿完成小学内容家庭作业、组织小学内容有关考试测验。社会培训机构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等名义提前教授小学内容。</p><p class="ql-block">02</p><p class="ql-block"> 教育方式“小学化”。幼儿园不能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脱离幼儿生活情景,以课堂集中授课方式为主组织安排一日活动;或以机械背诵、记忆、抄写、计算等方式进行知识技能性强化训练。</p><p class="ql-block">03</p><p class="ql-block"> 教育环境“小学化”。未按规定创设多种活动区域(区角),未提供充足的玩教具、游戏材料和图书,缺乏激发幼儿探究兴趣、强健体魄、自主游戏的教育环境。</p> <p class="ql-block">  幼儿园一日活动皆课程,我们就以数学领域课程为例,抽丝剥茧,力求帮助大家理解幼儿园教育是怎样帮助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数学核心经验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什么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提到幼儿园教育,不得不提幼儿园教育的引领性文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p><p class="ql-block"> 《指南》是教育部为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而制定的。</p><p class="ql-block"> 它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通过提出3-6岁各年龄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教育建议,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p><p class="ql-block"> 其中的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指明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具体方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数学核心经验包括哪些内容?</span></p> <p class="ql-block">  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定位和现在幼儿园课程大背景,我们可以把学前儿童3-6岁的数学领域的核心经验分为4个模块,共8个核心经验。</p> <p class="ql-block">数是数学中最古老、最原始、最基本的两个概念(另一个是形)之一,数概念是其他所有数学概念的基础。</p><p class="ql-block">学前儿童数概念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建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一个相对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它包含了一些重要的发展阶段和核心能力。</p><p class="ql-block">■ 数字:数字符号的使用有多种方式,它们的数学意义不尽相同。</p><p class="ql-block">■ 数量:数量是集合的一种属性。我们可以用数字来表示不同的数量。</p><p class="ql-block">■ 数数:数数可以用来确定一个集合中的数量。</p><p class="ql-block">数数有5个原则:固定顺序原则、一一对应原则、顺序无关原则、基数原则、抽象原则。</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学前儿童数能力发展的一般线索</span></p> <p class="ql-block">数运算是理解数与数之间结构关系(组合与分解)与数量变化的一种能力,数的运算遵循一定的原则。</p><p class="ql-block">学前儿童数运算能力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建构过程,它包含了一些重要的发展阶段和核心能力。</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儿童加减运算发展的一般过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逐一加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加法</span></p> <p class="ql-block">全部数:即相加的两组物体和在一起,再逐一计数它们一共是几个。</p><p class="ql-block">接着数:即以第一个加数的值为起点,接着数第二个加数的物体,直到数完为止。</p><p class="ql-block">减法</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减法</span></p> <p class="ql-block">数数:即把一部分物体从总体中拿走之后,逐一数剩下的物体。</p><p class="ql-block">注意:减法中要注意拿走的物体要留有痕迹,以让幼儿更好的感知到原来的数量和去掉的数量。</p><p class="ql-block">■ 匹配:把与减数等量的物体与原来的一组物体匹配对照,多余的物体数量就是相减后的结果。</p><p class="ql-block"> 倒数:在原来物体数量的基础上,倒着数,直到数完要减掉的数量,最后数的数就是剩余数量。</p><p class="ql-block">加上去:在减数的基础上向上加,一直加到总数数量为止,则所加的物体数量就是相减结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学前儿童加减运算能力发展的年龄特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学前儿童模式能力的发展性特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思维过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儿童分类能力的三个发展阶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学前儿童认识几何图形的发展性特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学前儿童认识平面图形的顺序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学前儿童认识立体图形的顺序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学前儿童几何图形认知的年龄特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学前儿童几何图形认知的年龄特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学前儿童认识空间方位的年龄特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学前儿童测量概念的发展性特点</span></p>

学前

儿童

幼儿

幼儿园

小学

发展

物体

数量

数学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