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知春亭

史青松

<p class="ql-block">知春亭;</p><p class="ql-block">位于颐和园昆明湖东岸边,建筑面积104.84平方米,为重檐四角攒尖顶。凭栏可纵眺全园景色。亭畔遍植垂柳,春来景色殊胜。据传“知春”二字源于宋诗句“春江水暖鸭先知”。每年春天昆明湖解冻总由此处开始。故取名知春亭。</p> <p class="ql-block">发展历史</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知春亭原建筑始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岛四围环水,与岸隔绝。光绪十九年(1893)重建知春亭时为方便慈禧上岛游览,特意在亭的东面添建了一座平桥,使原来的湖心小岛与湖的东岸相连成形式。1943年知春亭湖岸下沉。1950年,亭内纸天花换为木天花。此后历年,知春亭及相关桥座、湖岸石多次进行油饰、整修、维护至今。</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近景观赏,重檐攒尖顶的知春亭,畅朗秀丽,与连接双岛的木桥,和东岸耸立的文昌阁,构成一组水陆相谐的清爽景观。从远景,从园林的全局着眼,比如由昆明湖或西堤眺望,这一组景观使得湖东北的天际线饱满丰富,疏朗中显得厚实。此亭与北面的“玉兰堂”、“日夕佳楼”、“水木自亲”等临湖建筑,组成一个环抱状宁静港湾,给辽阔的昆明湖前湖水面平添了一种亲切祥和的气氛,亭的景点作用十分突出。比起作为景观,知春亭的观景作用更为卓越,无可替代。它为游人提供了一个远观全园景物的极佳视角。在亭上,能从极豁朗的大弧度环眺三面,北面葱郁凌霄的万寿山、佛香阁,西面秀丽的长堤以及玉泉山、西山岚影,南面的龙王庙、十七孔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片拍摄/史青松</p><p class="ql-block">拍摄时间/2021年春</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