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53年,是苏联历史上最为关键的一年,因为这一年苏联最高元首斯大林突然病逝。苏联历史第一次迎来权力真空。因为斯大林生前并未交代谁是接班人。因此按照现有职务来看,苏联形成了一个“集体领导”模式,当时苏共领导人是赫鲁晓夫,苏维埃部长会议主席是马林科夫,内务部长贝利亚。</p> <p class="ql-block">但在这三人中,贝利亚是有名的克格勃头子,赫鲁晓夫是苏联第三任领导人。而马林科夫却是很少有人提及的苏联领导人。其实从当时苏联形势看,斯大林晚年倾向于苏维埃,因此斯大林病逝后,苏联领导人中排名第一应该是马林科夫,其次是贝利亚,赫鲁晓夫排第三。但谁也没想到,赫鲁晓夫能最后翻盘,全部把二人清除。</p> <p class="ql-block">二号人物</p><p class="ql-block">马林科夫全称格奥尔基·马克西米连诺维奇·马林科夫,生于1902年,祖籍是乌拉尔乌拉尔河西岸契卡洛夫城的一个小职员家庭。马林科夫并没读多少书,年龄不大就参加了苏俄红军。由于身体矮小,能写绘画,马林科夫并未参与作战,而是苏军中从事宣传工作。</p> <p class="ql-block">1920年时,马林科夫加入苏共,并到莫斯科高等技术学校学习。毕业后他进入苏共本部工作,并担任斯大林的秘书。从此开始平步青云,虽然职务不高,但马林科夫身份很特殊,是最高元首的秘书,因此他与苏联高层政要接触较多,这为他后来担任领导人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世纪三十年代,斯大林发起那场运动,很多苏联领导人及军队指挥员都被清除。马林科夫此时担任机关部长,他当然要响应斯大林的政策。因此,马林科夫一度被苏联民众认为他是坚定执行斯大林政策的人,这也成为他后来在领导层中被人指责的污点。</p> <p class="ql-block">二战中,马林科夫进入国防委员会,这个组织是苏联核心领导层,斯大林就是领导者。而且此组织在苏德战争中,为卫国战争做出很大贡献。二战后,为表彰马林科夫的贡献,授予他“劳动英雄”荣誉称号和“列宁勋章”,这在当时来说都是最高奖励。</p> <p class="ql-block">1946年,马林科夫当选为苏维埃部长会议副主席,此职务是仅次斯大林的“二号人物”,已经进入苏联核心领导层。1948年,斯大林中意的接班人日丹诺夫病逝后,马林科夫就成了斯大林眼中的接班人,斯大林有意培养他,1952年,在苏共19次会议上,马林科夫作报告,从此他被公认为真正的接班人。</p> <p class="ql-block">斯大林去世前,苏联的体制就有了很大变化,因为国家权力逐渐转到以斯大林为首的部长会议,而苏共的权力相对缩小。在1952年会议上,斯大林甚至取消了“ZSJ”,他以部长会议主席的身份掌控大权。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去世后,马林科夫毫无悬念成为部长会议主席,虽然没有明确是苏联最高元首,但已经被公认是最高元首了致力改革</p><p class="ql-block">由于斯大林去世前并未指定谁是接班人,因此他去世后,苏联领导层中都不可能成为最高元首。因此苏联短暂实行了集体领导制。马林科夫依旧主管部长会议,赫鲁晓夫以苏共第一SJ身份管党务,贝利亚主管内务部。</p> <p class="ql-block">由于贝利亚在苏联领导层中口碑不好,因为他主管的内务部曾有过残忍的污点,最为关键的是,贝利亚掌握所有领导人以前的过错,因为档案由贝利亚掌握。所以很多领导人担心贝利亚拿他们开刀,贝利亚就成为被打击的对象。</p><p class="ql-block">但在苏联历史记载中,认为贝利亚有篡位的嫌疑,这一点不可否认,因此贝利亚也认为自己是斯大林的接班人,甚至其地位都超过马林科夫。马林科夫当然不愿意贝利亚将来掌权,于是马林科夫与赫鲁晓夫联手清除了贝利亚。</p> <p class="ql-block">贝利亚被处决后,赫鲁晓夫就有施展的余地了。因为“第一SJ”是一个新设的职务,而且苏联的体制是“苏共管一切”,赫鲁晓夫就利用这个职务,开始向马林科夫开刀了。</p><p class="ql-block">马林科夫虽然是部长会议主席,但不是苏共领导者,在赫鲁晓夫运用体制原则打压马林科夫时,马林科夫才知道上当,但已经没有回旋的余地了。赫鲁晓夫认为马林科夫经济政策不力,马林科夫以退为进,请求降为部长会议副主席。</p> <p class="ql-block">但马林科夫能够及时靠向赫鲁晓夫,推行一系列改革,特别是“反对个人崇拜”,实际上就是反对斯大林。而且马林科夫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并反复强调集体领导。不得不说,马林科夫的改革很得民心,当时马林科夫为很多人平反,并把权力较大的内务改组,让其不再像贝利亚时期拥有超级权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经济上,马林科夫提出均衡发展的策略,取消各种杂税,减轻民众负担。而且他提高农产品的价格,允许农民从事副业,可以拥有自己的部分土地。还培养了大量的农业干部。外交上也转到与西方国家缓和的“和平共处”上来,并改善与交恶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政策。</p> <p class="ql-block">惨遭开除</p><p class="ql-block">但马林科夫的改革并未走多远,因为赫鲁晓夫不想看到一个斯大林的人主管政策。赫鲁晓夫以马林科夫农业发展不力,甚至一些改革不力。在赫鲁晓夫的打压下,马林科夫不得不辞职,后来到地方任务,但还保留苏共职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57年6月,马林科夫不甘于失败,他联合莫洛托夫、卡冈诺维奇、布尔加宁、伏罗希洛夫、别尔乌辛、萨布罗夫7人,突然发动政变,准备在会议罢免赫鲁晓夫的职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此时朱可夫挺身而出,他联合谢罗夫等大量委员支持赫鲁晓夫,马林科夫政变失败,他被定性为“反动集团”,并开除D籍,流放到哈萨克斯坦当水电站长。1968年,马林科夫退休,1988年,马林科夫病逝。</p> <p class="ql-block">在外界看来,马林科夫被赫鲁晓夫清除后,为何还能安然无恙的生活了20年。从他被清除算起,大约30年。可见赫鲁晓夫并没有“痛下杀手”。这里面存在的因素很多,因为还有很多斯大林老部下,赫鲁晓夫不可能一手遮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马林科夫的性格来看,马林科夫虽然最后想反击,但他总体比较低调,并没有什么把柄被抓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来源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