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韵留香—都昌县中心幼儿园

欣欣子🌷

<h3>悠悠茶文化,香飘幼儿园!<br><br>茶是天涵之,地载之,人育之的灵物。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是世界上饮茶制茶最早的国家。为了让幼儿了解茶的历史及文化,都昌县中心幼儿园中四班开展了一次幼儿茶文化启蒙。</h3> <h3>茶”是远离孩子们生活经验的,为了幼儿更好的投入茶艺馆游戏:我设计了集中教育活动,让幼儿对茶有更深入了解。我拿出装着“茶”的黑袋子让孩子们闻一闻猜是什么?当出示茶叶时孩子们都开始争先恐后的回答“茶叶”“我喝过”“这个有点苦”…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就被调动起来了,当我引导幼儿观看采茶步骤图时,小朋友们看的津津有味,段浩杨突然对我说“哇,老师,好神奇呀,这个像树叶一样”。<br>“对呀,就像一片片树叶~”<br>  在此我还简单的介绍了中国茶史,当说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饮茶习惯茶叶种植都是从中国学来的时候,孩子们脸上露出自豪的表情。孩子们对茶的兴趣更浓了。我根据图片上的红茶、绿茶、乌龙茶。让孩子们从颜色、外形、香味上区分茶叶:红茶和绿茶很容易就区分开来,还讲解了乌龙茶的传说,由于孩子们都没接触过,当介绍时,听得非常专注,深深吸引了幼儿注意力。</h3> <h3>在正式“玩”茶之前,我让宝贝们自由探索了一下泡茶工具,也就是茶道六君子。茶道六君子(茶艺六用)指的是茶筒、茶匙、茶漏、茶拨、茶夹、茶针。<br>茶筒:盛放茶艺用品的器皿茶器筒。<br>茶则:又称「茶勺 」为盛茶入壶之用,衡量茶叶用量,确保投茶适量 。<br>茶漏:茶漏则于置茶时放在壶口上,以导茶入壶,防止茶叶掉落壶外。<br>茶匙:又称茶拨、茶扒 。一种细长的小把子,其主要用途是挖取泡过的茶, 壶内茶叶。也可将茶叶由茶荷(茶则)拨入壶中 ,故名茶拨。茶叶冲泡过后,往往会紧紧塞满茶壶,加上一般茶壶的口都不大,用手挖出茶叶既不方便也不卫生,故皆使用茶匙。又名渣匙,因为可以用来去除茶渣而得名。<br>茶夹:又称「茶筷」茶夹功用与茶则相同,可将茶渣从壶中挟出;也常有人拿它来挟着茶杯洗杯,防烫又卫生。<br>茶针(茶通):茶针的功用是疏通茶壶的内网(蜂巢),以保持水流畅通当壶嘴被茶叶堵住时用来疏浚,或放入茶叶后把茶叶拨匀,碎茶在底,整茶在上。茶针有时和茶匙一体,即一端为茶针,另一端为渣匙,用竹、木制成 。</h3> <h3>通过前期的铺设。孩子们己经迫不及待的想进入到茶艺管工作了。幼儿的兴趣非常高,茶艺馆充满新鲜感,幼儿都能遵守规则开展活动。根据前期调研分析得出的幼儿已有经验,我鼓励幼儿自主选择茶叶和茶具制作茶饮料。雅熙和欣悦围着桌子就开始泡茶了,欣悦说:“老师,我们能真正的泡茶吗?” 我笑着点头说:“当然可以啦,但是泡茶的规则你记得哦。”于是欣悦拿起老师事先准备好的茶壶,并往茶壶里加了绿茶,雅熙说:“手拿开哦我的开水来了”茶壶里的水倒下去的那一刻,旁边的小朋友高兴极了。欣悦盖上了茶杯的盖子,孩子们的眼睛一直盯 着茶杯,过了两分钟,我在旁边说:“时间好像到了哦〞林林揭开盖子。“哇”大家都尖叫了起来。绿茶叶都浮在了水面上,茶水也变成了淡绿的了。孩子亲眼看见这一刻还是不自觉的兴奋起来了。他们一人拿一个小的茶杯,大家都想喝一喝这绿茶,争先恐后的想要倒茶水。<br></h3> <h3>品茗—茶香悠远<br><br>孩子们知道了如何制作,但是是在喝茶时就显得没那么有礼仪了。通过简单的讲解之后,小朋友又陆续进入到茶艺馆。今天,他们没有像之前那么嘻嘻哈哈了,而是变得很深沉了,我心想他们这是怎么了他们熟练的拿起茶壶,泡好了一壶茶之后,端起茶杯琪琪突然吟诗了一首“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摇一摇头,然后抿了一口。其他小朋友看见了也纷纷模仿“春眠不觉晓……”“鹅 鹅 鹅…”我在旁边看了真是忍俊不禁,这些小家伙还模仿起古人喝茶吟诗的派头来了。</h3> <h3>茶道的精要在于“静”,孩子们进入到这种环境,远离喧嚣,茶道礼仪与中华礼仪一脉相承,茶道中的续茶时先人后己,让孩子们学会谦让之礼,先给长辈敬茶正是遵循长幼有序之礼。<br>在识茶、鉴茶,泡茶、品茶、敬茶过程中,孩子会从中学会专注,变得更加天真和纯粹,茶礼的学习会让孩子更有礼有节,与老师同学相处融洽,尊重长辈,一个人从小学习传统的礼仪,可以培养出极好的风度,这种风度会随时表现在孩子的待人接物上,会伴随着孩子一生的成长。<br></h3>

茶叶

孩子

幼儿

茶壶

茶针

泡茶

茶道

欣悦

茶匙

茶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