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文化概述

春华秋实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鲁传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楹联:也叫楹帖、对联、对子。是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上的联语。春节贴在门上的叫春联。字数多少无定规,但要求对偶工整,平仄协调,相传起源于后蜀主孟昶之自撰春联,贴于桃符上下,谓之“题桃符”。至宋时遂推广到用在普通楹柱上,后又作为装饰及交际庆吊之用。</p><p class="ql-block"> 对联是中国古典诗歌继唐诗宋词和元曲之后,最晚出现的一种半诗半文但又很偏向于诗歌的文体形式,它可以自由地用来抒情、写景和说理。除文学性之外,它比诗词又多出了实用性和谐巧性的特点,所以明清以来深受社会各阶层的喜爱,出现了许多传世名家。</p><p class="ql-block"> 广义的角度来看,对联又可视为一种文化现象,这种现象以对联的文本为基础,是对联文体与民间文学、建筑园林艺术、书法艺术、民俗文化、教文化、商业文化、旅游文化及教育学等,相互融合而产生的社会文化子系统,它内容庞杂,包罗万象,具有强大的社会适应力和文化生命力、在信息化条件下的当今社会,仍然具有很宽广的应用领域和很远大的发展前景。它伴随着每个中国人从出生到升学、结婚、生育、庆寿和去世等所有重要场给。对联还随着华人的迁徙,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它以醒目和直观的形象,成为中国文化典型的展现形式,被誉为中华文化的一张名片。2006年,楹联习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 中国文体发展史上有这样一种规律:一种文体产生于民间之后,会很快引起个别文人的关注,并投入到这一文体的创作之中,他们的创作又会带动更多的文人进入这一文体的创作,从而把这种民间的文体提升到纯文学的高度,很快迎来这一文体的鼎盛阶段。宋词的兴起和发展是这样,对联文体的发展同样遵循了这一规律,从整个对联文化发展史的高度来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从孟昶题写桃符偶句的965年,到明代中期的 1500 年,是对联文体以民俗偶句的形式长期孕育的阶段,在这535年中,各类民俗偶句出现的数量仅在几十副或上百的数量级。从1500年到近代史开端的1840年,是对联文体逐渐发展并走向繁荣的阶段,在这340年中,各类民俗实用对联以及文人联语的数量也只在上万副的数量级。而从1840年到1949年的近代对联却呈现出爆发状态,在这不到110年中,各类对联的创作达到了上百万副的数量级,近代对联名家辈出,作手云集。改革开放以来,也迎来了楹联文化的春天,全国各大楹联平台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加上各地征联品种繁多,现在每年大概有百万副对联问世,可谓井喷式的大繁荣。</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