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寒来暑往,光阴似箭,</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岁月轮回,匆匆又一年。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这辞旧迎新,万家期盼团圆之际,使我又想起了一味中药——当归。</span></p> <p> 当归为中医临床常用中药,甘肃四大名药之一。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当归的根,主产于甘肃省东南部的岷县、武都、成县、文县、漳县以及云南、陕西、四川、湖北等地。以 岷当归产量大质量好,为道地药材。拉丁名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意为“救苦救难的菩萨”,多么优美崇高的名字!</p> <p> ● 古诗中的当归</p><p> 在古代诗文中当归常用以寓“应当归来”之意。宋.王质《浣溪沙》:“何药能医肠几回,榴莲不似蜀当归。”苏轼《寄刘孝叔》诗:“故人屡寄山中信,只有当归无别语。”“当归且归”既是一种人性的守诺,又是一种亲情的见证。</p> <p> ● 故事里的当归</p><p> 西周时期有个新婚青年要上山采药,对妻子说三年回来,谁知一去三年不见回,媳妇因思念丈夫而忧郁,得了气血亏损的疾病,后来只好改嫁。谁知后来她的丈夫又回来了,她对丈夫哭诉道:“三年当归你不归,片纸只字也不回,如今我已嫁错人,心如刀割真后悔。“丈夫也悔恨自己没按时回来,遂把采来的草药根拿去给媳妇治病,竟治好了她的疾病,为汲取”当归不归,娇妻改嫁“的悲剧教训,人们便把这种药叫做”当归“。</p><p> </p> <p> 在中国文化里,当归不仅具有如此深沉的寓意,更是一味救世挤人的良药。</p> <p> ● 祖国医药学中的当归</p><p> 当归的用药历史悠久。我国最早的本草著作《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中品,“主咳逆上气,温疟寒热,妇人漏下绝子,诸恶金疮。“李时珍曰:治上半身疾患用当归头;疗中部疾患用当归身;疗下部疾患主选当归尾巴;通治一身疾病就用全当归。宋代医家陈承曰:气血逆乱者,服之即定。能使气血各有所归,恐当归之名必因此出也。</p> <p> 祖国医学认为当归味甘,性温。归心、肝、脾经。具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之功效。用于血虚诸证;血虚血瘀之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血虚寒凝所致的各种疼痛;血虚肠燥便秘。煎服5-15g ,因性质甘温,故湿盛中阻、肺热痰火、阴虚阳亢、大便溏泻者不宜用。</p> <p> 现代药理研究,当归主含挥发油、阿魏酸、当归多糖、维生素、氨基酸等。有促进红细胞生成,促进骨髓造血功能,降低血小板聚集、抗血栓、降血脂、保肝、镇静、抗肿瘤、抗菌及免疫增强作用等。</p> <p> ● 膳食里的当归</p><p> 当归为药食两用之佳品,既可入药,又可入膳。当归蛋、当归鸡、当归枸杞红枣茶……最适合冬令进补的药膳当属医圣张仲景的经典名方“当归生姜羊肉汤”。</p><p>当归三两 生姜五两 羊肉一斤</p> <p><br></p><p> 三者合炖,共奏温中散寒、养血补虚之功效。尤其适合手脚冰凉,四肢不温,腹中冷痛的虚寒体质人群,适合冬至至立春前食用。泠冽的冬日,来上一碗生姜羊肉汤,暖身又暖心呦😜</p> <p> 药食千百味,最爱是当归。千百年来当归默默守护着我们的健康,虽然平凡,却自带芬芳。这何尝不是我们医务工作者的精神写照!🌹🌹🌹🌹🌹🌹(部分图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