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惊魂未定的八十个日日夜夜</p><p class="ql-block"> ----我的抗疫日记</p><p class="ql-block"> 2021年10月23日,是注册设备师全国统考的日子,为了能静下心来,集中复习一段时间,一月前我奔赴兰州,陪同参加考试的女儿住在了平时闲置的房子里。按照考试要求,参考人员需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进入考场。核酸做迟了,结果不能按时出来,不能进入考场;做早了第二天的考试就过期了,还是进不了考场,正在我们犹豫和计算着核酸检测的最佳日子时,兰州爆发了新冠疫情。</p><p class="ql-block"> 按原来的估算,在医院做核酸,最快2小时,最慢6小时出结果,22号出结果,23号正好参加考试,姑娘准备21日下午去医院做核酸检测,为考试作最后的准备。</p><p class="ql-block"> 没有想到,10月15日网上逐渐播报,上海姜姓夫妻,自驾内蒙,甘肃张掖,嘉峪关,兰州,又到西安兵马俑旅游,途中核酸检测出阳性,并被确诊新冠。张掖,嘉峪关也有确诊病例,兰州一下就进入密接追踪紧急状态,告诫市民不得外出,不得聚集,我们第一时间备战了米面,瓜果,蔬菜等食物。</p><p class="ql-block"> 19日已有部分社区,街道办事处,搭起简易帐篷免费为市民做核酸检测,看着排着长长的队伍,询问检测结果出来的时间,谁也说不准。特殊时期,原定21日参加考试的核算检测就提早到19日上午。我和丈夫替女儿排了队,等了一个多小时才算检测完毕。</p><p class="ql-block"> 过了一夜,兰州发出全员核酸检测的通告,得知这一消息后,真后悔昨天没有同姑娘一起做检测。</p><p class="ql-block"> 一大早,我和丈夫来到昨天的检测点,没想到,原点撤销,全市抽调了上千名医护人员,在每一个社区,每一个街道,搭起临时帐篷,设立了检测点,每一个点都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我们到了离家最近的点,排了一个多小时队,还看不见检测点的帐篷,上了趟洗手间,回来后,已经没有自己容身的地方。这哪里是在预防疫情,简直成了相互感染的场所。想一想疫情传播速度之快,传播范围之大,传播途径之广,人员感染后的痛苦表情,再看看眼前拥挤的人群,后背立马感到凉唰唰的。</p><p class="ql-block"> 我们又找到了一个检测点,看上去地方宽展一点,队伍虽然长了点,但不至于人挤人,已经是下午一点钟了,姑娘打电话说快检测完了吗?要吃饭了,丈夫到前面侦查一番,说还得三小时,我都不相信,明明已经能看到检测点了,怎么还得三小时呢?莫非计算有误?向来我觉得丈夫上学时,数学没有学好,估算错误也很正常。我不相信他的话,亲自跑到前面看了看,三小时是最保守的数字了,我们离检测点的直线距离虽然不是很长,但队伍中间不知转了几个大弯,看那形势恐怕得到晚上了。我和丈夫议论着是继续等呢,还是回家吃饭呢?前面有一小两口说,你们退休了,不检测谁管呢?我们是不检测不能上班啦?是啊,谁管呢?我们是外来人员,没有人知道。这时姑娘拿着马扎,矿泉水来接替我们吃饭,我说退休人员不检测没有人知道,回家吧,姑娘说:倒是没有人管你们,但是我就不能上班了,原来单位对职工的管理很严格,有外来亲戚要及时上报,监督管理。</p><p class="ql-block"> 吃饭中间,女婿打来电话,说安宁区人少,让我们收拾行装,一会儿到那里排队检测。这时姑娘也收到了取消考试的通知。一年多了,姑娘一边上班,一边抚养两个小孩,一边抽时间没明没夜,加班加点学习,本以为这次考试通过了,就再也不用考虑这件事了,没想到,考试的前三天取消了,那个沮丧,那个悲哀,那个失落简直无法形容。更可悲的是,还让妈妈搭上了一条胳膀,如果不是因为考试,如果不是因为另外搬出来住,如果不是考虑个人安全,我也不会三番五次叫妈妈过来陪我,妈妈也不会遭这么大的罪,受这么大的伤痛。呜!呜!呜!真是欲哭无泪啊。</p> <p class="ql-block"> 2021年7月19日,我和丈夫在忻州打了新冠疫苗的第一针,我们打的是三针的,这个疫苗中途间隔28天,不能提前,只能推后,打疫苗的第二天,姑娘打来电话,说让过去陪她住在另外一个房子,远离家庭,远离孩子,集中学习一段时间,参加全国注册设备师统考,因为这个老旧房子处于拆迁状态,过去的老住户都已搬走,院子内住的都是在周边打工的租户,既混乱又不安全,为了安全起见让我们过去陪她一段时间,我听后恨不得立马奔过去,一来我离开女儿的时间也不短了。二来考虑到女孩子的安全,我恨不得马上就奔过去。可是我们总得打完疫苗,才能安心走吧。姑娘问了兰州的好多社区和防疫部门,兰州没有三针的疫苗,只有两针的。介于这种情况,只能坚持打完疫苗。</p><p class="ql-block"> 9月14日终于打完最后一针,15日就动身,丈夫因为有事不能一起走,出发前心里有点忐忑,其原因是:这次出门不同以往,到哪里都得扫行程码,健康码,手机操作不熟练。二是手机老旧,反应慢,有时候离开家就没有了信号。怕进不了站,出不了站。当我到了高铁站候车室时,有朋友打电话,我不由的说出了自己的担忧,不想这个担忧就是一个心里暗示。太原南站换乘出站时,因为手迟脚慢,基本上就看不见人了,以往人多,我的拉杆箱都是提起来放到电梯上,这次因为前后没有人,我就拉着拉杆箱上电梯,不想拉杆箱的滑轮让电梯卡了一下,把我拽倒了,我被头朝下狠狠地摔倒在电梯上,幸亏有人及时按下了紧急制动按钮,才不至于酿成大祸。零食散落了满电梯,有人扶我到台阶,我摸了摸膝盖,撩起裤腿是一道道电梯血痕,伤心从中而来,坐在台阶上不由的大哭起来。过了一会儿,想到自己正在行路,站起来,蹬蹬腿,还能走路,说明骨头没有大问题。我一瘸一拐进了候车室换乘了去兰州的火车,到了兰州已经是晚上十点半,女儿女婿早已等在那里,当要把拉杆箱放后备箱时,说拉杆怎么这么不好用啊?哪曾想,是被摔坏了。</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天还没有亮,姑娘女婿就上班走了,睡了一觉,第二天才看见身上青一块紫一块,浑身疼痛,我忍着疼痛一边收拾房间,一边暗自想,常言道:福不双降,祸不单行,我可得格外格外小心了。一天下来,该洗的洗了,该换的换了,厨房,卫生间都收拾的窗明几净。准备第二天,把打扫下的垃圾一扔就没事了。第二天,下了一点小雨,十一点多我去大门口扔垃圾,垃圾桶放到一个斜坡上,扔了垃圾,一转身,脚下一滑,左手托地,当时疼的就起不来了,不一会儿左手腕就肿胀起来,我一边给姑娘发微信,打电话。一边回家胡乱吃了口饭,就徒步打听附近有没有大医院,有人指点附近有个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我也等不上姑娘回来,一个人自认为能行,挂了号,拍了x片,医生说手腕骨折了,得打石膏,我按照导引,来到住院部,等姑娘赶过来了,我已经打好石膏等在那里。石膏连肘带指头都包裹住,不能动,医生告诫石膏最少也得打4-6周。姑娘搀扶我回家,躺在床上,看着白渗渗的纱布,不由得眼泪就流下来了。连夜把丈夫叫过来。</p><p class="ql-block"> 四周了,是拆还是再打几天?心想自己年纪大了,肯定是骨质疏松了,不容易长好,应该多打几天,一直到第六周的早晨,还不到五点,自己就撤掉了石膏,原以为撤掉石膏手就好的差不多了,没想到真正的噩梦才开始了。手指,手腕肿胀疼痛难忍,碰都不能碰一下,更别说伸曲了,看着这么严重的病情,姑娘决定立马开具私家车出入证明,带我到医院作检查,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一夜之间,姑娘的手机尽然变成了黄码,我也赶紧查看自己的手机,也变黄了,还有两个外甥,我们六口人有四口人变成黄码,别说出大门到医院了,家门都不让出了。我们到处打听,门也没有出,怎么就黄了呢?</p><p class="ql-block"> 这就要给你普及一个新名词了,叫《时空伴随》:通常以800m★800m来计算,是指14天内与确诊患者在同一个时间和空间网格内共同停留10分钟以上。通俗讲:比如确诊患者14天内到过张掖,而你这14天轨迹与他有过交集,无论是身体上的擦肩而过,还是通讯信号的漂移,都可能被认定为时空伴随,经系统测出,你与确诊患者发生时空伴随。那属于风险人群中的时空伴随者,绿码就变为黄码。成为黄码的人,别说看病了,就是出门也很困难了。</p><p class="ql-block"> 这下我们就更紧张了,到处打听怎么样变回绿码,终于知道,要想黄码变回绿码:需三天内做两次核酸检测。也就是前三天具有2次以上,间隔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报告,就可以转为绿码。</p><p class="ql-block"> 首先上报了社区和街道办,呆在家里不动,然后耐心等待专业人员上门采样核酸检测,期间不可越出家门半步,这样除我们四人黄码不能行动外,其余同室居住的二人也不得行动。因此我们的吃,成了头等大问题。</p><p class="ql-block"> 以前,尽管疫情严重,小区已经封控,周边饭店,超市,菜市场关门,但在绿码时,凭借出入证,每天一人可以到门口买定时蔬菜一次,但这时不行了,只能等待网络派送蔬菜了,98元一份,微信付钱后,送到门口,打电话自己取,遇到派送合理的能坚持一天,派送不合理的还的节约着吃,有几天菠菜都涨到20元一斤了,如果派送有菠菜,六口人就不够吃了。除了吃的没有保障外,大都是心里的害怕和恐慌。</p> <p class="ql-block"> 就在我们等待专业人员上门核算检测时,黄码也自动变为了绿码,这就可以到医院看病了。</p><p class="ql-block"> 11月3日下午,我们匆匆赶到附近的省中心医院,但是还是进不了门,尽管我们前面做了5轮核酸检测,但都超过了48小时,达不到进院的标准,看到医院里为了看病自费做核酸检测,排起的长长的队伍,我们退了回来,想起今天兰州设立了44个黄码人员核酸检测点,虽然我们的黄码今早才变成绿码,抑或也在检测的范围,决定去试一次,我们来到附近的一个点,工作人员一看手机是绿码,话都不再和你多说,只好回到家,女儿女婿看着我肿胀的手,不放心,再三商量,说现在快下班了,兴许人少了点,你们再去医院做核酸,明天下午结果出来,就能看病了,快六点了,我们又跑到医院,果然没有多少人了,扫码,刷卡,顺利自费做了三人鼻腔核酸检测,回到家已经晚七点了,总算为进入医院做好了充分准备,心里踏实多了,睡了个安稳觉。早晨五点醒了,第一件事,就是看疫情报道:安宁区第六轮全员核酸检测早上8:00开始,怎么会这样啊?</p><p class="ql-block"> 不管怎么样,医院到了,拍了片子,配了吃得和摸的药,暂时安稳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兰州的夜有点冷,受伤的兰州很安静</p><p class="ql-block"> 这次疫情兰州居民小区划分为三类:</p><p class="ql-block"> 第一类:封控区,严重的。实行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管理,居民严格遵守居家隔离,外出者,社区安排专人专车,全程个人防护,闭环管理转运。由所在社区统一组织采购派送生活物资。</p><p class="ql-block"> 足不出户原则:所有事情,社区都给你办好了,你是绝对不能出门的。</p><p class="ql-block"> 第二类:管控区,中等的。实行人不出去,严禁聚集管理,居民原则上居家实行出入证制度,每户每到2-3天,可安排一人做好个人防护,外出就近购买生活物资。要出示出入证,健康码,行程码,体温测量。</p><p class="ql-block"> 就是2-3天家里一人可以出去购买生活物资。</p><p class="ql-block"> 第三类:防范区,情况好的。强化社会面管控,严格限制人员聚集管理,非必要不出门,实行出入证制度,每人每天只能外出一次,居民不聚集,保持社交距离,做好个人防护,出入人员要出示出入证,健康码,行程码并进行体温测量。</p><p class="ql-block"> 即,一天可以出去一次购买生活物资。</p><p class="ql-block"> 根据不同情况,实行不同的管控措施。</p><p class="ql-block"> 我们所在的安宁区属于防范区,总共做了六次大规模的全员核酸检测。我亲家所在的城关区属于管控区做了九次大规模全员核酸检测。每次检测大约四百万人。</p><p class="ql-block"> 20-21第一轮核酸检测</p><p class="ql-block"> 23-24第二轮核酸检测</p><p class="ql-block"> 26-27第三轮核酸检测 </p><p class="ql-block"> 10月30日第五轮核酸检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以后每隔两天做一次核酸检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自从10月19日中小学幼儿停课在家后。20日全部单位停止上班。26日各小区封控管理,出入小区需出入证,各路公交车停运,甩客。私家车,没有特殊原因,不得随便出入。超市,饭店,菜市场全部关门,只在中心区开着三个大超市,兰州处于停止状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次疫情,甘肃省累计确诊344例,其中境外输入108例。兰州市累计确诊120例,死亡2例。</p><p class="ql-block"> 到了11月22日,经过一月的艰苦努力,兰州总算14天内无新增病例,单位恢复正常上班,初三,高三复课。23日,初高中全部复课。24日小学复课。29日各幼儿园也开课。公交车恢复运营,私家车出入自由,公共场所有序开放,超市,饭店,医院,菜市场错峰营业。</p><p class="ql-block"> 23日我们来到甘肃省中医院,这天是疫情以来医院开放的第一天,那个人多,简直是人山人海,从早8点到了,晚上六点才看上那个病。医生为我配了口服药和中药洗液。</p><p class="ql-block"> 可以考虑回家了,为了能顺利回家,我们在网上查询了出兰州,进太原-进忻州的公开信息。又让亲戚亲自到太原火车站询问。又电话咨询了兰州,太原,忻州的火车站,除了扫健康码,行程码,测体温外,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我们就再等,没几天放宽到48小时核酸检测。正要买票了,亲家拦住了,说还的等几天,他的同事从北京回兰州,网上公布的是出京进兰48小时核酸,可到了兰州成了24小时核酸,时间过期了,下不了车,又坐到青海西宁,做了核酸检测才绕回来。这一消息吓得我们不敢轻举妄动了。</p><p class="ql-block"> 看来兰州不是你想来就能来的地方,更不是你想走就能走的了的地方,都得政府说了算。</p><p class="ql-block"> 我们一边等时间,一边网络查询不断更新的出行信息,一边电话咨询,不想网络上又爆出,发现了一种叫奥密克戎的新冠变异毒株,我丈夫坐不住了,说再不能等了,新病毒一爆发,今年也回不去了,就亲自跑到火车站,到问事处核实了,说从12月4日开始,就不再需要核酸检测了。 回去后,马上到省中医院挂号,排队,看了医生,配了回家拿的药,连夜买了5日的高铁票。上车后,都是隔一坐一,经过七个小时,终于回到太原南站,以往就地转车就能到忻,但现在不行了,好多车取消了,普通火车干脆不发了,只得换乘汽车。出站时出到公交车出口,坐公交到火车站,准备打的到东客站,但左右看不到出租车,正往交叉路口走时,一辆面包车停在面前,说10元钱到东客站,一听口音像是忻州这边人,就不假思索坐上了,拉到一辆大巴车跟前,说上车吧,这就是回忻车,5点10分发车,我们一看,没有到了东客站,我们说要到汽车站坐车,那人说哪里坐上也一样,能回到忻州就是了,我们一听,说得也对,况且现在就5点了,再等10分钟就开车了。起初人不多,我们上车后,陆陆续续也就坐满了,车子准时开动,车上开始卖票,我听到大家刷的都是33元,到了我俩跟前,问我们到哪里,我们说忻州,说每人30元,我纳闷了好一阵,怎么会比别人少花3元钱呢?心上不断在打鼓,走了好长一段路,听见卖票的和司机交接呢,忻州二人,我预感到不是直接到忻车,我问是到哪里的车,司机说到定襄的车,丈夫小声对我说,是把咋们放下,再回定襄,我才弄明白少花3元的原因。走了有一个半小时,车下了高速,天也完全黑了,车停在了一个叉路口,司机高声喊,忻州二人下车了,啊?上当了。司机说穿过隔离带,到对面坐车,天黑咕隆咚,路上车来车往,车灯晃得人看不清对面,看着飞快的大车,马路都过不去,危险再一次来临,对面车司机高声喊着,绕到下面去好走,我俩互相搀扶着,跌跌撞撞穿过满是树木的隔离带,终于上车了,看着车水马龙,明晃晃不断穿梭的大车,后背冒出一身冷汗。回到家好长时间了,还惊魂未定。</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我这次兰州之行的八十个日日夜夜,不可预测的危险时时伴随着,除了身体的伤痛,再就是心情的紧张和心理的恐惧,过去那个说走就走爱旅行的人,已经不复存在了。</p><p class="ql-block"> 2021年12月5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