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法生生寻幽径,路由群文探风景——群文阅读教研主题活动

周万英工作室

<p class="ql-block">  2021年12月9日,贵州省乡村名师周万英工作室全体人员齐聚遵义市红花岗区第十四小学,参加了贵州省小学语文乡村名师周万英工作室联合重庆綦江区教育科学院开展“以群文阅读为载体,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主题教研活动。十四小学的语文老师也共同参与了此次活动。本次教研活动工作室采取线上线下教研形式进行,取得圆满成功。</p> <p class="ql-block">  第一节课是工作室成员李蓉老师(遵义市红花岗区第十六小学)执教六年级群文阅读展示课——《有目的地阅读科普说明文》。李老师以课文《宇宙生命之谜》的写作顺序和有目的地阅读方法导入,并让学生相机板书方法,引导学生完成本课的思维导图。接着同学们在李老师的引导下,借助学习单,带着阅读目的,分组学习两篇文本。同学们有序开展学习,并合理分工,有的放矢地完成学习任务。既培养学生的合作共学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群文阅读,以阅赏心,以读为伴。李老师带领着我们在阅读的世界里,探索未知。</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课是重庆市綦江区中山路小学彭裕老师送来的一堂二年级群文阅读录像课《换个好玩的角度猜一猜》。彭老师紧密联系二年级学生已知学习经验,生动有趣。彭老师以看图猜故事导出,引出议题。以三个信封为线索,层层递进开展教学。她以“猜、议、说”为主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增强学生阅读期待,有条不紊地让学于生。群文阅读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总结结构化规律,拓展延伸,运用于实际生活。</p> <p class="ql-block">  特邀专家重庆市綦江区小学语文教研员饶晚霞老师带来的《群文阅读教学的一点思考》专题讲座。饶老师以“为什么要进行群文阅读”“群文阅读的推进逻辑”“群文阅读好课的标准”三个问题串联本次讲座。观点鲜明,以一个个课例展开深入剖析,有理有据,深入浅出。饶老师结合课例,让老师们积极思考,踊跃发表见解,共同探讨,得出结论。她强调群文阅读应“让学于生,师点拨到位”。群文阅读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走向有思考的阅读”的建构过程;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阵地。群文阅读在“辨识与提取、比较与整合、评价与反思、应用与创新”的有效衔接中,立足学生,建构思维,生根发芽,开花结果。</p> <p class="ql-block">  工作室成员何进江校长(遵义市红花岗区第十四小学)以“借助‘项目学校’平台,助力教师专业成长”为题,鞭策教师,立足三尺讲台,尽显人生价值。何校长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中提出“优先发展教育”来引入,探讨教师队伍建设对于教育的重要性。他鞭策青年教师:要学习模仿,站稳讲台;要树立目标,成为骨干;要敢于探索,突破自我。何校长并没有让老师们“画饼充饥”,而是积极给老师们搭建学习和展示平台。学校已经有“群文阅读教学项目校”“信息化教学项目校”两个市级项目,学校会给老师们很多学习培训、参赛评比的机会。何校长最后说:今天工作室的这个活动邀请了专家到校送教送培,就是给全体语文教师提供了学习的机会,今后这样的学习提升会越来越多。正所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p> <p class="ql-block">  本次教研活动,在工作室顾问王川燕老师(遵义市红花岗区教培中心小语研培部主任)的大力帮助和指导下,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圆满成功。有人说“真正的宁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内心呵护一朵花开”。教育从来没有捷径,唯有脚踏实地,潜心磨练,才能碰撞出思维之花。我们以群文阅读为阵地,以提升思维为目的。如此而已,定能为我们拨开眼前的迷雾;定能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定能驱使我们不懈的坚持。</p> <p class="ql-block">撰稿:张霞 王永栏(红花岗区第十四小学)</p>

群文

阅读

老师

学生

工作室

教研

红花岗区

学习

小学

遵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