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钟楼街华丽蝶变

家魁

<p class="ql-block">每个城市都有一条老街,镌刻着属于自己的时代印记,它们保留着过去的踪迹,也乘着时代的浪潮,大步拥抱未来。武汉有江汉路,上海有南京路,我们太原市有钟楼街。</p> <p class="ql-block">翻开“锦绣太原城”厚重的历史,一条历经千年却繁华依旧的商道,它就是钟楼街。钟楼街始于北宋、盛于明清、兴于近代,是太原市最为重要的商业聚集区。它见证了这座城市历史的变迁,承载了一代代太原人岁月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千年以来,这里留下的文保建筑、历史建筑、历史街巷、中华老字号等多达50余处,是延续太原文脉、商脉的重要依托和城市名片。钟楼街全长600米,东起柳巷,西到“食品街”南口。所以要说“钟楼街”,就一定要先说说“食品街”。</p> <p class="ql-block">这是“食品街”南口。“食品街”在宋代就是太原市的商业中心,街上多有帽子作坊所以被称为“帽儿巷”。1985年市政统一规划,将这里改建成一条仿明清的青砖碧瓦、雕梁画栋式的食品街。86年正式开街营业。该街南起钟楼街西口,北至府东街,全长552米,宽10米。在南北东西的六个出入口竖立仿古木制牌楼,上写“食品街”三个大字。</p> <p class="ql-block">我们乘车先来到食品街的北口,路对面是山西督军府旧址的大门,那里从北宋时起,就是历朝历代的衙门所在地,解放后这里又是省政府办公的地方,直到2017年省政府搬迁,此地真可谓是千年衙门,现在已经改建成“晋商博物院”。我们站立的地方原来是鼓楼广场。</p> <p class="ql-block">在“督军府”正南,有一座牌坊。据史料记载,这里原有三座牌坊,东为“撫绥八郡”坊,西为“提督三关”坊,中为“保厘重任”坊。这座牌坊后面有一座照壁,照壁在中国建筑风水中起挡煞的作用,无论普通老百姓的宅院,还是皇宫官府,都要建有照壁。</p> <p class="ql-block">当时的府东街又窄又短,1952年为了拓宽府东街,牌坊和照壁被拆除,1960年府东街打通至五一路。2013年府东街又一次拓宽改建,此时又重建此鼓楼广场和牌坊。牌坊北面匾额上题“扶绥全晋”,牌坊南面匾额上题“文武为宪”。牌坊后面的照壁也是在此时拆除食品街北口的牌楼而重建的。</p> <p class="ql-block">这是重建后的照壁</p> <p class="ql-block">转过牌坊就进了食品街,这次钟楼街提质改造时,这食品街也重新改建,“帽儿巷”的牌子也挂在了路口。其实从前的“帽儿巷”,南面是钟楼街西口,北面只到鼓楼街,再往北就是“都督北街”(或督军前街)。1955年,帽儿巷扩展,将北面的都督北街打通到府东街,形成一段一里多长的街,北口对面与山西省政府(从前的督军府)的大门隔街相望,后来就成了有名的食品街了。</p> <p class="ql-block">重修之后宽阔的街道整齐干净,不仅恢复了最初的明清面貌,而且还完善了配套设施。把食品街打造成集餐饮、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特色休闲街区。让人们对已有36年风雨历史的“食品街”多了些美好期盼。</p> <p class="ql-block">这一组雕塑是这次重修之后新立的,彰显了这里曾经是商贾云集,来往频繁的商业街。据史料记载,明清中国四大商帮之一的晋商往返于关内外从事贸易活动,这“骆驼古道”是其必经之地。一个孩童在前,预示晋商的后继有人。</p> <p class="ql-block">进入北口不远,在路西有个“杨记灌肠店”,不过细看多了个荞爸荞妈,让我差点把它搞错,有些人可能会误认为这就是那个地道的杨记灌肠店。不知道这样做法算不算是商标侵权啊。</p> <p class="ql-block">这个“沾串”店铺是食品街上的后起之秀。义井沾串发起于义井老厂矿企业太原磷肥厂宿舍和化工厂宿舍中间一条长百米宽十余米的小巷,这条小巷是几个学校的学生上下学的必走之路。由开始的三几家,逐渐增加到十几家、后发展成整条街,以至于成为闻名全市的“义井沾串一条街”。学生晚上放学后每人手举几串,吃的津津有味。此时这条小路上垃圾遍地,真是脏乱差。附近住户深受其害,多次联名向政府举报,政府改建了这条小路,才取消了这个“沾串、烧烤”一条街。</p> <p class="ql-block">这个市场取消后,当时太原的吃货们宁愿开车十余公里,也要从市区去义井寻觅这一美食,吃不到则是大失所望。现在食品街重修之后,终于给了义井沾串一个展示美味的空间。看这里的环境比在义井时洁净了很多,只是不知道有没有当时在义井时那样的红火了。</p> <p class="ql-block">这是香囊店前的雕塑,雕像栩栩如生,慈眉善目的老者不辞辛劳地劳作,迷惑了许多游客。不过细看他的眼珠并不眨动,方才恍然大悟。</p> <p class="ql-block">香囊店的小老板正在配制香囊。</p> <p class="ql-block">食品街,从诞生至今三十多年,期间上百家饭店、小吃店在此云集发展,有的中途易主,有的搬迁“逃离”。真正选择坚守的店面寥寥无几,位于食品街36号的“杨记灌肠”便是其中之一。即使在食品街封闭改造时,“杨记灌肠”仍在正常营业。老板杨伟说,“我怕老顾客来了找不到我家,条件再难,也要一直开!”从1986年其父亲杨永才开店至今,他们父子俩已经在这片小店里坚守了36年,成为食品街上一家响当当的招牌店。</p> <p class="ql-block">从那时起,我也成为这家店的老主顾了,先是带着孩子一起来吃,后来孩子大了,离家了,就自己来吃。其实,这荞面灌肠既没有肠又没有“灌”,是用荞面面糊蒸制出来的,这荞面灌肠口感劲道细腻,爽滑利口,久吃不腻,秘制卤汁,辣而不辣口,咸而不咸唇,味道回味无穷,奇妙无比。更重要的是在这里吃的是回忆和过往的一种情怀。</p> <p class="ql-block">这“百年弘祥蜂蜜大麻花”是食品街上一道风景,虽是后起之秀,但从清晨到黄昏,店前总是排着长长的队。据资料介绍这麻花是采用乾隆年间祖传秘方结合现代十八种工艺精致而成。这里的麻花和晋南的脆麻花不同,它是外酥里嫩,香气四溢,口口回味无穷。这里除有芝麻大麻花、蜂蜜大麻花和酸奶大麻花外,如今又增加了一款榴莲大麻花,不过可能由于时节不对,此时没有榴莲大麻花。</p> <p class="ql-block">在食品街里,还藏着一座民国时期可以发行纸币的金融机构——晋绥地方铁路银行,它成立于1934年7月。当年这座以铁路资源为准备金的银行,使太原铁路的开通为并州作为山西名副其实的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再后来的南北同蒲铁路的开通,山西的金融中心真正由晋中转移到太原,奠定了太原成为山西金融中心的稳固地位。见证了山西金融发展的一段重要历史。</p> <p class="ql-block">晋绥铁路银行旧址位于帽儿巷27号,是一座建筑于1911年西式风格的砖木建筑。坐西向东,外表呈麻灰色,墙边檐角都有美丽装饰。在这多是仿明清建筑的食品街上,显得庄严肃穆且格调清雅。1934年7月1日,阎锡山征用了这座大楼,成立了晋绥地方铁路银号。从清末到新中国成立前近半个世纪中,山西省能自行发行钞票的银行有8家,晋绥铁路银行即为其一。而且它发行钞票多、银行规模大、存在时间长,是民国时期山西省的重要银行。</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晋绥铁路银行所在的帽儿巷27号,2011年被列入太原市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4月,晋绥铁路银行重修完成。</p> <p class="ql-block">晋绥铁路银行旧址也被列入太原市历史建筑文保单位</p> <p class="ql-block">如今门上方悬挂着“迎泽国投”的石刻牌匾。</p> <p class="ql-block">暮去晨来,云卷云舒,36年前成立的雪山冷饮厅,仍然伫立在食品街南头,见证着时代更迭和社会发展。这里有蛋卷、沙棘、鲜奶冰激淋,它是“老太原”夏日最重要的味道之一,用经典打造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舌尖记忆。</p> <p class="ql-block">在雪山冷饮厅对面是雪山泡馍馆,这泡馍馆原来在雪山冷饮厅的楼上,后来挪到了街的对面,招牌醒目,服务热情周到,一进门会问有几位,然后指引入座就餐。菜单就在桌上,种类不多,主要是牛羊肉泡馍,配有糖蒜香菜一小碟,味道中规中矩。</p> <p class="ql-block">乡愁需要岁月沉淀,记忆需要味蕾唤醒。太原食品街几经起伏,从历史的昨天走到今天,又骄傲地迈向明天。山西独特的饮食文化配上仿古建筑,使整个街区焕发出古朴典雅的勃勃生机,几代人的幸福记忆被重新唤起。这是觅得着乡愁的地方,是闻得着过往味道的地方,也是太原人曾经的记忆、悠远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出了食品街南口向西望去,正前方是解放路,还能看到解放路上的过街天桥,过街天桥的西面是1960年6月1日建成开放的宽银幕电影院。左前方紧靠解放路的建筑是1993年开业的大名鼎鼎的汾酒大厦。</p> <p class="ql-block">食品街南口正对面是柴市巷,古代是买卖薪柴的一条小巷,清代以后称为“柴市巷”,原来很窄很乱,这次钟楼街重修之后,柴市巷也修复一新。左边拐角处原有的一座外墙是白色的楼房,俗称“小白楼”,主要是经营绸缎布匹的商店,门口的牌子挂着“小白楼绸缎”,这次重修之后,规模大了,楼也漂亮了。</p> <p class="ql-block">钟楼街提质改造后,“小白楼绸缎”的牌子很靓丽。此“小白楼”的历史无从查起,不知道和解放前大名鼎鼎的天津、沈阳的那些“小白楼”有没有什么渊源。</p> <p class="ql-block">左拐就可进入钟楼街。这是横卧在街口的石碑,上书”钟楼街”三个大字。这条街道宽不过十多米,长不足千米,它却是太原市历史最悠久的繁华街市,与柳巷、桥头街、柳巷南路,成十字衔连。”一条街,一千年”,“一条钟楼街,半部府城史”。</p><p class="ql-block">走近这历经一年零四个月修复改建的钟楼街,完全认不出这是曾经那条脏乱差的钟楼街。想当初,从东面的柳巷街口一直到这食品街南口,整个路面都是坑坑洼洼,裸露的下水道周边,因为常年垃圾的侵蚀变得低凹下陷。到处是乱扔的碎纸片、商户泼出的脏水,在夏日腐败发酵,冬天则冻成冰块,游人得看好了绕着走。商铺门口密密麻麻各色各样的电动车摆放的歪七扭八。这钟楼街真是不得不来,又很怕过来。由于环境差了,也慢慢失去了一条商业街的竞争力。随着岁月的流失,钟楼街这振聋发聩的名字,必将会破败,甚至湮灭。</p> <p class="ql-block">初冬明媚的阳光洒在新铺的青石板路面上,“千年古街”被唤醒。眼前的“钟楼街”彻底变换了模样,抚今追昔,恍若隔世。踏着石砖路向前走去,路变宽了。整个街道呈现出的是中西融合、明静沉稳的民国建筑风貌。这条步行街必将会成为太原市最美丽的城市会客厅。</p> <p class="ql-block">进入钟楼街的左手第一栋楼是“大宁堂”,它坐北朝南,西靠帽儿巷南口,东邻“大中市”,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1911年辛亥革命中,曾被乱兵焚毁,后又重修复业。1992年被国家贸易部命名为中华老字号,并颁发了铜牌。此次提升改造在原址上复建了,店门上的牌匾“大宁堂”是傅山先生的墨迹,据说傅山先生还曾在此坐堂行医。现已开业,许多人慕名而来。</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这次重修之后风姿重现的大中市的石拱门,“昔日繁华大中市,古玩珍宝玉牒明”。大中市场是钟楼街最早的商业存在,它所在的位置原是公元1015年宋真宗时建的“寿宁寺”。明永乐八年(1410年),寺内新建一钟楼,僧侣们每日按时打钟,声闻四达,故人们把这座寺庙称为“大钟寺”或“打钟寺”,清代时寺庙佛事不振,日见萧条,但商业却快速发展起来。1911年被乱兵焚毁。1913年阳曲商人刘占元集股投资在废墟上重建楼房,辟为市场,以原寺名谐音命名为“大中市”。楼下西边以古玩业为主,东边以眼镜、玻璃、杂货业为主。楼上开设了太原第一家高级澡堂,还有茶馆、烟馆、小戏场等。生意兴隆,成为太原最繁华的大市场。从上世纪30到90年代都曾给太原市民留下深刻的历史记忆。</p><p class="ql-block">此次修建沿用了90年代的建筑外立面,恢复了30年代标志性的石拱门。目前市场内部仍然在施工。</p> <p class="ql-block">在钟楼街上有一家百年邮局,是山西最早的邮局,百年邮局建于1901年,时称”太原邮政总局”,后几易其名,但不论名称如何变化,百年邮局的功能始终存在,它不仅印刻着山西邮政的百年沧桑,也见证了我国近代邮政史的全程。复建后的“百年邮局”建筑的纹饰以欧式纹饰为主,体现了早期钟楼街民国建筑特点,整体气势庄重壮观。百年邮局的回归,串起了无数太原人的思念,唤起了人们对书信时代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卡宾服饰楼,今日的卡宾已经成为中国原创潮流男装的代名词,真正与国际设计师品牌产品结构接轨。</p> <p class="ql-block">这是这次按照历史资料和图片重修的“说书楼”。是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建筑。说书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传统曲艺形式。当时钟楼街上拥有数百家商铺,“说书楼”是不可或缺的休闲场所。后来成为清末留学青年回国传播进步思想的场所。当时有一个名叫狄来珍的说书人,受到彭真等老革命家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开始在这里宣传马克思主义。</p><p class="ql-block">目前这里正举办一个名为“流水年华——寻找钟楼街”的展览,展品尽管不是很多,但在里面转转,可以寻找回不少老太原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这是位于钟楼街上的”东更道点心店”,刚开业,门口总是很多人排队。“东更道”本来是济南老城区珍珠泉东侧的一条街道,而东更道鸡蛋糕起源于著名的糕点之乡江西鹰潭,祖传的老手艺,四代人亲传至今。“东更道点心”的历史无从查起,但点心一定是不错的。这是在钟楼街上唯一一家能排队到门外的店铺。</p> <p class="ql-block">在太原,说茶不能不说“乾和祥”茶庄。它的创始人是河北陶县的王占元,他少年家贫读书不多,16岁入伍当兵,官至两湖巡阅使。1918年在太原租赁按司街房产一座,开办了“乾和祥茶庄”,是山西茶行业唯一的老字号,也是我国八大老字号茶庄之一。1988年迁到钟楼街。这次钟楼街重修之后,门面旧貌换新颜,更加古朴典雅。</p> <p class="ql-block">这是这次钟楼街复建时新建的明清风格的“按察使牌坊”。按察使是一省的司法长官,相当于今天的司法厅厅长兼公安厅厅长、省检察院监察长、省法院院长。牌楼中间的牌匾上书有四字:“西台总宪”,总宪是督察院的第一长官,具有弹劾百官的权利,直属于皇帝,相当于现在的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康熙四十年,时任按察使的巴哈布重修衙门,衙门前有“西台总宪”牌坊。民国至建国后相当长一段时间,这里一直都是司法人员办公的地点。于是官署的南、北街被称为“按司街”和“察后院”。</p> <p class="ql-block">紧邻牌楼的东面便是合作大楼,是太原市文物保护单位,这座灰色砖混四层大楼,是在解放前的土货市场旧址上扩建而成的,大楼解放初期建成后,曾是太原市当时的大型建筑之一。大楼的一层是解放初期太原市最大的公私合营商业企业,合作大楼的名字可能与之有关吧。文革时期改名为“红卫商场”,归属市纺织品公司,主要销售各种布料。后来随着人们买衣服的多了,做衣服的减少,主要销售全棉类的内衣内裤袜子,当时是产品全、质量信得过的商店,几乎每天都是人挤人,身子都转不开,也是人们逛钟楼街必来的地方。现在一层装修完成已经包租出去,主要经营各种品牌的体育衣服和旅游鞋。二层三层正在装修,不知以后如何开发经营?合作大楼虽千变万化,兴衰起伏,但留在人们心中的美好回忆是不变的,老字号的牌子在人们心中是永恒的,其特有的历史文化沉淀也是不变的。期待合作大楼装修完成后,能够在老字号上做足文章,重回巅峰,再创老楼辉煌。</p> <p class="ql-block">在合作大楼的对面便是始建于1920年的开化市,距今已有百年历史。这里原有一座宋代以前名为“汉寿寺”的宝刹,元大德年间改为“延寿寺”,明正德年间重修,名为“敕赐开化禅寺”,俗称“开化寺”。1913年寺庙北部被开辟为市场,称“共和市场”,因为百姓习惯称呼其为“开化市”,以后“共和市场”就被“开化市”所取代。那时店铺林立,曾有太原的“大栅栏”之称。1920年,寺庙和佛像被拆,这里就成了大的综合市场。南起开化寺街,北至钟楼街。</p><p class="ql-block">1985年开化市再度改造,改建为三层仿古建筑,当年在太原乃至华北地区都是一流的商场。随着后来郝庄服装城的建成,钟楼街上行人越来越少,至2000年,开化市停止营业。</p><p class="ql-block">在此次提质改造中,依据历史资料进行了还原,在开化市前修建了一座牌楼,彰显了民国风格。</p> <p class="ql-block">从宋 朝在唐明镇的基础上建起太原城,明代重筑城墙,修葺八大城门,又在城中修建了钟楼和鼓楼,钟楼街则以有座钟楼而得名。当时的钟楼三层飞檐斗拱架起一口千余重的大钟。明万历11年被拆毁。如今复建了钟楼,它是钟楼街的标志,是这条街道的魂,也是太原商业千年商脉的根。钟楼的复建,再现了钟楼街的历史情怀。“云间飘渺出层楼,楼上钟成四百秋。当日繁华如何见,钟声再起满林丘”。钟楼街,因一座钟楼而得名,承载着数代太原人的记忆。钟楼会发出久违的问候,会再唱起她生命的劲歌。</p> <p class="ql-block">华泰厚服装店由一个名叫黄厚甫的天津人于1928年创建,华,象征服装华丽;泰,即信誉如泰山;厚,取其店主名字之一个字。因其注重质量和式样,讲究信誉,所以在同行中享有很高声誉,买卖十分兴隆。特别是旗袍和中山装是红极一时的”名牌”,曾被市政府授予“重合同守信用单位,”获得”A级信用度企业”称号。</p> <p class="ql-block">老鼠窟元宵的字号原名”恒义诚甜食店”,由于它地处钟楼街”老鼠窟”巷口,故以”老鼠窟元宵店”著称。1931年,走街穿巷卖元宵的21岁的申三货盘下了生意萧条的“恒义诚肉铺”三间门面,更名为“恒义诚元宵店”,其元宵生意越做越兴旺。走过百年历史的“老鼠窟”一直保持自家店铺的特色。不管什么季节,太原人逛钟楼街,必要去吃碗“老鼠窟”元宵。2009年,这一太原地方名吃,入选山西省第二批非遗名录。</p> <p class="ql-block">申记恒义诚店的石碑树立在店门外。</p> <p class="ql-block">老鼠窟店前的雕塑显示了其店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店内销售的元宵,多年来价格未有多大变化,这在现今涨价潮中,可谓一家独秀。一碗元宵多种口味,皮儿绵中有粘,馅儿甜中有香,色泽洁白鲜亮,风味独特。每天食客盈门,尤其是在每年的元宵节前后,来这里买元宵的队伍达几百米长。</p> <p class="ql-block">整饬一新的上海饭店,已经开业。欧式的玻璃门窗,复古怀旧的老式家具,别具一格的复古风情,让人有一种回到老上海的感觉。</p><p class="ql-block">成立于1956年的上海饭店,历经六十多年的风雨,它不仅见证了太原经济的繁荣,也是太原餐饮业的一张名片。饭店的前身是上海久负盛名的“鸿运楼酒家”,1956年,“鸿运楼酒家”成为支援内地建设的企业之一,同年11月内迁完成,建在太原市最繁华的钟楼街,更名为“上海饭店”。因其“选料精细,刀工精巧,配料讲究”,成为太原市知名饭店之一。经过钟楼街提质改造,上海饭店必将成为太原市的特色餐厅。</p> <p class="ql-block">“亨得利”无论何时都是太原人最信任的钟表眼镜专营店。坐落在钟楼街上的“亨得利”迄今已有一百年的历史,1911年,南京路“二妙春”表店三人集资在上海开了一家钟表店,取名“亨得利”,1917年他们把亨得利开到了山西,专营钟表眼镜。他们“以卖带修,以修促销”的经营方式,在当时是独树一帜,很快赢得广大顾客的信赖。1954年亨得利旧址被拆,迁至钟楼街。此次钟楼街改造,又老又新的亨得利必将引来更大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这是1986年开业的太原二轻市场,位于钟楼街9号。这次重修之后重现光彩,看到这座建筑,人们仿佛穿越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它承载着几代太原人的情怀。当时是省二轻工业系统最大的综合性商品交易市场,其任务是为二轻系统的企业产品,进行批零展销。市场里大到电视机、洗衣机,小到五金百货,针头线脑,应有尽有。随着超市、便利店、网购等新型零售业的出现,二轻市场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淡出了人们的视线。</p> <p class="ql-block">这是著名的“中华老字号”、“山西食品业的著名品牌企业”“双合成”食品店。双合成创建于1838年,当时李善勤、张德仁取“和气生财、二人合作、必能成功”之意,在河北石家庄创商号叫“双合成”。1912年迁来太原。先址北司街,后址大剪子巷,1928年迁来现址。现在发展到市内20多个分店,省内外100多个营销网点,成为全省最大的烘焙食品生产企业。现在双合成“郭杜林”晋式月饼制作技艺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郭杜林月饼以“酥绵、利口、甜香、醇和”的口感成为众人的所爱。</p> <p class="ql-block">百年老字号开明照相馆,是太原市现存历史最久的照相馆,是太原照相业百年历史的缩影。尽管时代变迁,店主几经更迭,但“不合格产品坚决不出门”的店规始终不变。</p><p class="ql-block">随着钟楼街开街,开明照相馆复原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风格,门面显得更加古朴典雅。在网络时代的今天,我们相信,开明仍然是引领潮流的那一个。</p> <p class="ql-block">这次钟楼街复建,共改造或打通了24条街巷,沿着这些街巷,可以抵达城市的任何地方。在每一个街巷口都立有标识清楚的路牌。</p> <p class="ql-block">毡房巷原以制作、销售毛毡作坊集中而得名。在修缮之前,巷内是红砖搭建的简易房,很难觅其原貌。此次提质改造是以民国时期的地形图为参考,结合本土民居特色,突出了砖雕的建筑风格。在巷内还新建了百善图照壁,使小巷古韵十足。</p> <p class="ql-block">这是位于巷子里的照壁,有百十多个“善”字。”善”就是要求人们不但不做有损于他人利益的事,而且还要多做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事,不计报酬,不计名利。积德行善是一个人的头等大事,不仅要善言,更要有善心。</p> <p class="ql-block">此阴阳巷并非是阴阳先生占卜算命的聚集于此,而是因其两边建筑遮挡,巷子狭窄,见不到多少阳光,半阴半阳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此次钟楼街提质改造中,南仓巷、二市场巷、老鼠窟巷、靴巷等都得到升级改造,这些小巷将与钟楼街相互呼应,实现“街巷联动”“业态互补”。</p> <p class="ql-block">路标上的“二市场”是一条长约百米的小巷,当年的副食品市场的旁门就在此巷内,目前正在修建改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钟楼街上的这些小巷,名称各有各的来历,每条巷子,背后都有一串串故事。有的来源于原有的生意,如猪耳朵巷,以加工猪肉为主,靴巷则是因为巷子里有许多制作销售靴子的店铺。这些小巷传承着一个城市的文化脉络,记载着城市发展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建于1927年的“老香村”是太原有名的店铺之一,它承载着老太原人不能磨去的记忆。在其最辉煌的1929到1936年之间,自产自销的点心品种达700多。在原址重装升级的老香村延续前店后厂、自产自销的模式,让顾客感受到老字号的老技艺,老味道,使百年品牌再创辉煌。</p> <p class="ql-block">与“老香村”隔街相望的是“六味斋”。六味斋始创于1736年,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是国家商务部首批公布的“中华老字号”。太原六味斋实业有限公司位于清徐县徐沟镇的南伊村,最初名为福记六味斋酱肘鸡鸭店,简称“六味斋”。</p><p class="ql-block">六味斋独有的主打产品“酱肘花”可追溯到1300多年前的“缠花云梦肉”。其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可谓酱肉制品的“活化石”,而传承和发展这个奇迹的,正是矢志不渝的六味斋人。</p><p class="ql-block">当前六味斋已成为集“中国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国家非遗“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四大荣誉于一身的重点龙头企业,进入“全国肉制品行业百强、豆制品行业前五十强”行列。</p><p class="ql-block">现在遍布太原大街小巷的六味斋门店,天天都是络绎不绝的食客,是太原人离不开的熟肉店铺。六味斋的酱肉肘花的特点是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入口绵香,回味悠长。以色美、肉香、味淳而见长。</p> <p class="ql-block">前面的街是桥头街,在这次钟楼街复建时,也得到了升级改造。</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钟楼街上,一座座仿古建筑,一个个老字号商铺,一条条狭长幽静的街巷,不仅唤起了太原人深处的记忆,同时兼容太原各时期风貌的建筑,更是以古朴大气的风格让人眼前一亮。特别是每一栋建筑上精细绝美的雕刻,让山西引以为傲的砖雕文化,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走出钟楼街的东口,回望这几近翻天覆地变化的老街,每一个太原人无不由衷地感到高兴。“一条街,一千年”,它沉淀着城市的底蕴、引领着城市的商潮、承载着城市的记忆、延续着这个有着2500年历史的城市的故事。</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