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半淞园路因半淞园而得名。创建新中国的两位最伟大的领袖人物在这条路上留下了革命活动的足迹。这条路串起了近代上海两处重要的工业和军事基地:制造局和沪军营。</p> <p class="ql-block">半淞园只存在了20年,然而半淞园路连接着一座400年历史的桥,和一个1200历史的乡。它的履历比上海城还要早500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直以来,为了追寻革命先辈的足迹,我们都是远涉千山万水前往。其实,先辈的足迹就在我们老宅的近旁。</p><p class="ql-block">1919年开始,中国掀起了一股赴欧留学寻求救国道路的潮流,主要的留学目的地是法国。湖南的新民学会积极倡导会员赴法勤工俭学追求真理。毛泽东作为学会的干事,是此事的组织者之一。</p> <p class="ql-block">1920年的5月8日,青年毛泽东在半淞园代表新民学会送别学会会员赴法求学,他们以聚会、游园之名,对新民学会的后续工作和形势判断等展开讨论。“送别会完全变成了一个讨论会了。天晚,继之以灯。但各人还觉得有许多话没有说完”(毛泽东《新民学会会务报告》)。送别聚会变成了“半淞园会议”。</p> <p class="ql-block">一批优秀人物,选择了黄浦江边一个小桥流水、花香鸟语的小花园淳淳话别,并且把送别聚会搞成了“讨论会”,直至“天晚”了还“继之以灯”,意犹未尽。怎不是半淞园路的缘分,是半淞园20年生命中之大幸。</p><p class="ql-block">第一次感觉,这些中国革命探索者的脚步距离我们这么近,就在自己曾经每天早晨上幼儿园去的那条路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半淞园已经毁灭了,留下的只有一条半淞园路。</p><p class="ql-block">半淞园只存在了20年。早年半淞园区域是个桃花盛开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半淞园所在的区域在1880年代时,是一吴姓人家的桃园,夏季盛产水蜜桃,故称为吴家桃园。</p><p class="ql-block">1909年,随着吴家的衰落,上海士绅、沙逊洋行买办沈志贤购入其部分土地,营造了私家园林,名叫沈园,也叫沈家花园。</p><p class="ql-block">1916年,著名书画家邑绅姚伯鸿向亲家沈志贤租借土地,在沈家花园北面兴建半淞园。</p> <p class="ql-block">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半淞园地区标注为“吴家桃园”</p> <p class="ql-block">最早的半淞园还是“沈家花园”北面的一小块区域</p> <p class="ql-block">1917年2月,半淞园开始扩建,到翌年(1918年)完工。扩建过程中将黄浦江水引入园中,使园内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将近一半,故取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诗中的名句“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将此园命名为半淞园。半淞园最大时达到望达港(望道港)与陈家港之间的范围。</p><p class="ql-block">园中有一大湖,湖中堆垒人工岛,岛上有荷花池、群芳圃、江上草堂、听潮楼、留月台、鉴影亭、迎帆阁、又一村、水风亭等景致。又有长廊曲折环水,顶部有紫藤,四壁遍嵌玻璃板所印之《快雪堂书帖》。亭台精巧雅致,花草恬静宜人,既蕴涵了中国园林传统特点,也融入了西洋园林的元素,雅俗共赏。</p> <p class="ql-block">半淞园内景</p> <p class="ql-block">每年,半淞园举办3次花展:农历正月梅展、二三月间兰展、九十月间菊展。每逢五月端午,还住址龙舟竞赛,叫“端阳竞渡”,引来游人如织。</p><p class="ql-block">半淞园正门前是宽阔的半淞园路,有1路和4路电车通行。并且园址又毗邻沪杭甬铁路上海站(南火车站),为其他区域的游客前来游玩提供交通便利。</p><p class="ql-block">沈雁冰、郭沫若、田汉、沈泽民、郑振铎、叶圣陶等名人名士都曾在半淞园留下佳话。</p> <p class="ql-block">沈雁冰(茅盾)、郑振铎、郭沫若、柯一岑在半淞园</p> <p class="ql-block">1921年,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取得农商部颁发的执照,股票商们在园中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p><p class="ql-block">1928年3月12日,为了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此日被定为植树节,就是在这里举行首届仪式。</p> <p class="ql-block">总之,那时的半淞园是申城的一座名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好景不长。数年后,半淞园的西部被自来水公司购去,成为内地自来水厂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1932年的地图显示的半淞园,内地自来水厂还在望达港西面</p> <p class="ql-block">1937年8月,淞沪抗战爆发,日军飞机对上海南站和高昌庙一带狂轰滥炸,半淞园与南火车站一起毁于战火。11月初,中国军队在撤离上海前,在半淞园湖畔进行了最后的抵抗。日军占领南市后,把半淞园残存的文物洗劫一空,一代名园从此湮灭,成为一片废墟。惜哉。</p><p class="ql-block">半淞园被毁后,原址一带陆续兴建扩建了南市发电厂(华商电气公司发电厂)、南市自来水厂(内地自来水厂)、建设机器厂等工厂。</p> <p class="ql-block">内地自来水厂</p> <p class="ql-block">后来的南市自来水厂</p> <p class="ql-block">2010年世界博览会申办成功后,半淞园原址被规划进世博园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年在半淞园路上一处小巷的深处,还座落着一座三山会馆。这个会馆和创建新中国的另一位伟人周恩来有过一段交集。三山会馆现在面朝大路,随时欢迎民众进入参观。但是当年,三山会馆却隐藏在深巷民居中,位置在半淞园路239弄内的引安弄15号。</p><p class="ql-block">三山会馆由旅沪的福建水果商于1909年建造的,占地3亩,1914年竣工。因福州城内有三座山,于山、乌石山、越王山而得名。会馆由殿堂、东西看台、戏台等构成,雕梁画栋,供奉着福建沿海崇祀的航运守护神天后,所以又叫“天后宫”。</p> <p class="ql-block">旧时三山会馆</p> <p class="ql-block">本来,三山会馆和周边其他如湖北会馆、湖南会馆、常州会馆、四明公所一样,随着地域文化的淡化,不免逐渐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但是三山会馆因其地处转弯拐角的弄堂深处,十分隐蔽。在上海工人举行三次武装起义的过程中,这里被选作了指挥部的地点。周恩来等领导人曾经在这里留下了革命活动的身影。</p><p class="ql-block">1927年3月21日,为配合北伐军进攻上海,由华商电气公司、江南造船所工人等组成的沪南工人纠察队,在王若飞等领导下,向南市警察署、高昌庙兵工厂、五省联军驻沪司令部等地发起进攻,取得了南市起义的胜利。这就是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当时沪南工人纠察队总指挥部就设在三山会馆,周恩来参加了总指挥部的成立大会。现在三山会馆中的展览对这段历史有详细介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解放后,三山会馆曾用作半淞园路第一小学的大礼堂。</p><p class="ql-block">1986年,因半淞园路拓宽及配合南浦大桥建造,影响到三山会馆原址。为保留这座具有革命历史纪念意义的优秀建筑,将会馆建筑部件拆下编号后南移30米重建。1989年移建工程竣工。新址位于中山南路1551号。这一次,开门朝向了大马路。</p> <p class="ql-block">迁址后的三山会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连起这些革命旧址遗迹的,是半淞园路。</p><p class="ql-block">半淞园路还贯穿着跨越明清两代的陈家桥,串起了连接唐朝和民国的千年古乡高昌庙。今天,它又傍着世博园区,见证着这个地区浦江两岸新的建设成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半淞园路道路的筑路时间,百度百科说是“民国七年(1918年)后筑”,因新修的半淞园而得名。</p><p class="ql-block">然而,在半淞园路筑为“马路”之前,从沪军营到高昌庙的道路(可能是土路)早就存在了。它是从上海城大南门到高昌庙道路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上海开埠之前,从上海县城到高昌庙镇的交通除了黄浦江水路,陆路则从大南门出发,沿着黄浦江的走向筑路。上海城有多久远,高昌庙有多久远,这条道路就应该有多久远。只是那时道路的路况和后来能开有轨电车的大马路不可同日而语。那时还没有半淞园,自然也不可能叫半淞园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1918年筑成马路后,半淞园路的走向在接下来几十年间一直没变。东端从沪军营路起,西端终于高雄路。</p><p class="ql-block">1991年12月南浦大桥建成,1994年10月又建成了内环高架。过程中,沪军营路部分路段和车站前路被用作大桥的引桥及高架道路,半淞园路的东端也同时被截断缩短。从此半淞园路不再和沪军营路相接。</p><p class="ql-block">此后半淞园路的其余路段也逐步进行了拓宽改造,路两边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p><p class="ql-block">接着,在为2010世博园区筹建期间,半淞园地区整个纳入了世博园区的范围。这一次,半淞园路的东端延长了,方向朝是向东南,延伸到了外马路和陆家浜路。</p> <p class="ql-block">世博前2000年半淞园路走向</p> <p class="ql-block">世博后2021年半淞园路走向</p> <p class="ql-block">半淞园路的西端,因高雄路的一部分拓宽改造为西藏南路和西藏南路过江隧道,半淞园路不再与高雄路相连接,而是止于西藏南路干道的末端。</p> <p class="ql-block">半淞园路东端终于南浦大桥公交枢纽站</p> <p class="ql-block">半淞园路西端终于西藏南路,红绿灯处远端便是今天的半淞园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半淞园路的东段和西段,各有一个古老的地名。它的东段是陈家桥,西端叫高昌庙。</p><p class="ql-block">高昌庙是一座庙,地方志上有记载。而这陈家桥是人们传下来的习惯地名称呼,古老到现在已经找不到它的出处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据明朝万历年间的《上海县志》记载:“新高昌庙,在城南陈家桥”。所以,最晚在明朝万历的时候,陈家桥就是这里的一个标志性的地名了。民众对它的认知足以让它用来标注新高昌庙的位置。</p><p class="ql-block">万历是明神宗的年号,1573-1620年在位。故陈家桥的名字到现在有400年以上了。</p><p class="ql-block">早期,半淞园路在南车站路以东的一段,曾经是叫“陈家桥路”的。大约就是在1918年半淞园路“筑”成马路的时候,顺便改名叫了半淞园路。</p><p class="ql-block">当年半淞园的东界,是一条小港,名字就叫“陈家港”。“陈家桥”是不是陈家桥路上跨陈家港的桥,不得而知。然而早年上海城南一片农田,只有大南门到高昌庙镇两处市镇之间一条“交通要道”,就是后来叫陈家桥路和半淞园路的那条,路经陈家港时上面造了一座桥,命名为“陈家桥”,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标有“陈家桥路”、“陈家港”和“陈家桥”的老地图</p> <p class="ql-block">陈家港在上海开埠前曾通陆家浜和肇嘉浜。那时候,陆家浜从迎勋路到斜桥一段河道是没有的。陆家浜从迎勋路位置南拐,到徽宁路向西,至新肇州路处(现西藏南路)。陈家港则穿越后来的半淞园路(陈家桥路)、车站前路、南火车站站区、南车站路,顺着瞿溪路的走向至新肇州路处。陈家港和陆家浜汇合后向北向西,在斜桥连接到肇嘉浜。那时的肇嘉浜是上海通往“上匝角”松江的水路交通干道。陈家港、陆家浜、徽宁浜几条河港这样就傍上“大款”、通向“大道”了。</p> <p class="ql-block">陈家港和、陆家浜、徽宁浜</p> <p class="ql-block">陈家港最晚在民国初年就已经只剩下很短的一段河道了。通往肇嘉浜的陈家港河道是什么时候被填掉的,需要联想到修筑沪杭铁路的时代,甚至更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陈家桥曾长期作为一个地段、街道的名称。解放后,陈家桥街道是南市区(蓬莱区)在该地区派出的办事机构。从1950年成立到1993年合并到董家渡街道,陈家桥街道前后存续了43年。南市的地方志介绍陈家桥街道的命名,即称其“以习称地名陈家桥命名”。</p> <p class="ql-block">陈家桥街道辖区</p> <p class="ql-block">1949年建国初期,半淞园路地区曾一度归属陈家桥“派出人员办事处”管辖。</p> <p class="ql-block">南市的地方志关于陈家桥街道海潮居委会的条目</p> <p class="ql-block">陈家桥街道办事处设在半淞园路165号。下置10个居委会,分别是:车中、花园港、苗江、南码头、南京街、草鞋湾、益元、海西、海潮、新村居委。</p><p class="ql-block">陈家桥派出所设在半淞园路,毗邻街道办事处。陈家桥街道设地段医院一所,先是在中山南路近外马路口,后移至瞿溪路南车站路口的瞿溪路139号。</p><p class="ql-block">后来在1988年前后,斜桥街道被陈家桥街道和半淞园街道瓜分,原斜桥街道的迎勋路、普西、普益3个居委会加入了陈家桥街道。</p><p class="ql-block">1993年7月,陈家桥街道和原董家渡街道撤销,组建新的董家渡街道。从此陈家桥街道走进历史。</p><p class="ql-block">2007年董家渡街道也被撤销,并入半淞园路街道。董家渡街道成为历史,陈家桥这个地名便成了历史中的历史,从此销声匿迹。</p> <p class="ql-block">斜桥街道的三个居委会并入陈家桥街道辖区</p> <p class="ql-block">陈家桥街道并入董家渡街道</p> <p class="ql-block">现在,试图从百度上寻找陈家桥的信息,无疑将很失望。全国叫“陈家桥”的地方很多,但就是查不到上海那个我们熟悉的南市陈家桥的信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半淞园路东段的陈家桥可追溯到明朝,有至少400年的历史。但是和西头的高昌庙比起来,便显得小巫见大巫了。</p><p class="ql-block">高昌庙这个地名,现在很少被人提起。然而这个地名可是十分古老,能追溯到唐朝,比上海本身还要老资格,它至少已经1200岁了。</p><p class="ql-block">论上海老资格,高昌乡还有两个竞争者:龙华塔和静安寺。</p><p class="ql-block">龙华塔,相传始建于三国吴赤乌十年(247年),后毁于兵燹。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吴越王钱弘俶重建。注意:传说它建于247年,确切的重建时间是977年。</p> <p class="ql-block">龙华古塔</p> <p class="ql-block">静安寺也是一样,其历史相传可追溯至三国孙吴赤乌十年(247年)。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更名静安寺。南宋嘉定九年(1216年)从吴淞江畔迁至今址。嗯,它起先的历史也是传说,搬到现在地方的年代是1216年。</p> <p class="ql-block">静安寺</p> <p class="ql-block">如果传说的和出土的都不算,那么高昌乡就坐实是第一了:它在唐朝时的751年华亭建县时就已经存在的。到今天1270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唐玄宗天宝十年(公元751年)设置华亭县的时候,高昌乡就存在了,当时它就是华亭县的辖区。那年代,安史之乱还没有发生,唐明皇和杨贵妃还在华清池恩恩爱爱着呢。</p> <p class="ql-block">高昌乡设置时的华清池</p> <p class="ql-block">华亭县的县治就设在后来的松江县县城。华亭县的辖区范围以松江(吴淞江)为界,松南属华亭县,松北属昆山县。</p><p class="ql-block">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设置上海镇。从此上海作为一个行政区划的名称出现。上海镇设置的时候,归属华亭县。还有资料说,更早在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设立过一个“上海务”。</p><p class="ql-block">到了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四年(1277年),华亭县升格为华亭府。下面设着华亭县,归华亭府管辖。第二年(1278年),华亭府改名叫松江府。更名后,松江正式更名为吴淞江(一说松江古名就叫吴淞江或吴松江)。</p><p class="ql-block">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朝廷批准设立上海县,隶属松江府,县治就设在上海镇。到筹备工作完成,县令到任,已经是第二年1292年了。所以也有资料称上海设县在元朝至元二十九年的。</p><p class="ql-block">上海县设县时,华亭县把13个乡50个保1434个图中析出5个乡26个保614个图给了上海县。析置上海县时的5个乡中就有高昌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海原来只是一个小地名。古时太湖以东地区有三条大河泄太湖水入海:东江、松江、娄江。到唐朝初期(公元7世纪左右),东江、娄江已经淤塞,太湖泄洪只剩下了松江(也叫吴淞江、沪渎)。然而,松江也为上海带来了发展贸易的机会。</p> <p class="ql-block">唐朝时上海附近的地貌</p> <p class="ql-block">松江下游众多的河湖港汊中,南岸有十八大浦,其中有一条叫上海浦,还有一条下海浦。那时的松江河道在现在闸北虹口一带的虬江路位置,穿过现在复兴岛附近位置向东入海。唐朝时的松江出海口是非常宽阔的,有20里宽。</p><p class="ql-block">下海浦在清朝同治年间被填没,现在提篮桥附近还留下有一个下海庙。且按下不表。</p> <p class="ql-block">下海庙</p> <p class="ql-block">关于上海浦在哪里。有资料说其位置在现在黄浦江的河床上,大致在今天十六铺、外滩一段。有资料说现在黄浦江北岸的虹口港曾是上海浦古河道的一部分,在现在嘉兴路一带汇入当时的松江。古地图上也有绘在黄浦江东岸现在东方明珠电视塔附近虹口港延长线的位置。把几个信息合成起来,上海浦的位置大概就是这个样子。</p> <p class="ql-block">综合几种说法后,想象中的上海浦位置</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海镇是上海浦边上的一个小聚落。</p><p class="ql-block">上海地区早期的发展,吴越国统治时期有一份功劳。唐朝末期藩镇割据,政局混乱。上海地区从唐昭宗乾宁四年(897年)开始被当时的割据政权吴越国占领,一直到宋太祖赵匡胤的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吴越国最后一位国王钱弘俶纳土归宋,期间任凭天下各路诸侯逐鹿中原,吴越国始终不去争霸,没有经历什么战乱。到宋朝时就有了一个比较好的经济发展基础。</p><p class="ql-block">为了纪念这位为百姓免于战乱自愿放弃王位的钱弘俶,当地的百姓在杭州孤山上建了一个保俶塔。塔建在杭州,其实上海也是得益者之一。</p> <p class="ql-block">保俶塔</p> <p class="ql-block">宋朝时的上海,贸易繁忙。那时的松江直通大海,但长江带来的泥沙使上海的海岸线不断东移,松江出海口也因此不断淤窄。到宋朝时,原来20里宽的出海口缩小到9里左右。但还是很宽的,海船停泊的港口设在青浦(像不像现在的杭州湾)。朝廷要收贸易税,就在青浦的青龙镇(现旧青浦)设置了市舶提举司(官方管理贸易征税的机构)。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置监镇理财官于青龙,治水利兼领市舶”。</p><p class="ql-block">后来松江的航道进一步淤塞变窄,到元代只剩下2里宽。海船开不进青浦,只能停靠在距离出海口更近的上海浦附近,上海镇因此热闹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上海镇地图</p> <p class="ql-block">图中文字:1宋上海镇市泊提举司,2宋熙宁七年置镇绍兴二十九年罢市囗元至元二十九年分华亭五乡立县,3乌泥泾镇古圣贤里今旧址在华泾北,4高昌乡,5龙华村古塔,6永泉村即涌泉(是不是静安寺迁到现址前在吴淞江畔的旧址,未有确切资料),7蟠龙里,8横塘里,9三林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税官跟着做生意的人走。到南宋度宗的咸淳三年(1267年),市舶司从青龙镇搬到了上海镇。那一年,正是关乎宋朝生死存亡的宋元襄阳之战拉开帷幕的时候,南宋进入了末年。</p> <p class="ql-block">再后来,长江的泥沙继续堆积,上海的海岸线继续东移,松江的出海河道继续淤塞,海船连上海浦也无法进入了。于是,跑贸易的海船逐渐把停泊港改到了四明(宁波)。</p><p class="ql-block">这事对上海本来是利空的,不过也带来了一个意外好处。上海刚建县时,知县办公的地方一下子没处落实,将就设在一个叫旧榷场(邻国互市的堆栈、交易场所,元朝时鼓励对外贸易)的地方。这地方本来已经有其他的机构在那里办公了,县衙再设在这个地方,显得十分拥挤。这个“榷场”的具体位置已不可考,大概是在大东门外近黄浦江的地方。</p><p class="ql-block">上海最初的县衙在这里度过了7年时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过了几年,海上贸易的船只很多去了四明的新港,上海吴淞江上的贸易量急剧减少,上海的“市舶司”被朝廷裁撤掉,尾随物流贸易市场转移到四明去了。这样,原来市舶司的衙门就空出来了。于是在大德三年(1299年),上海县就把县衙搬到了市舶司的衙门,地方比原来大了一倍(较旧衙门倍宽)。</p> <p class="ql-block">这个衙门在曲家湾,就是现在的光启路县左街区域。后来把正对着衙门的道路叫做县前街,现在的光启路。衙门前东西向的道路叫县东街、县西街、学前街,现在整条路全都叫了学院路。</p> <p class="ql-block">曲家湾上海县衙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从1299年开始,上海县的县衙门在曲家湾待了616年,元到明,明到清,清到民国,三次改朝换代,都没有挪地方。直待到民国四年(1915年)上海县政府才又再迁新址。六百多年中,高昌乡跟着上海县,像县衙门的位置一样坚定不移。</p> <p class="ql-block">明弘治时上海县衙</p> <p class="ql-block">清同治时上海县衙</p> <p class="ql-block">学院路,以前的县西街、县东街和学院街</p> <p class="ql-block">县左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明朝初年,上海经历了一个影响此后几百年发展的大事。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年),上海的“母亲”河黄浦江诞生了。</p><p class="ql-block">元朝的时候,吴淞江进一步淤塞,不仅影响了上海的海上贸易通道,还造成了水患。每次太湖泄洪,由于下游河道行洪不畅,使上游洪水泛滥。元末时一次大水,苏州、常州、湖州、秀州(嘉兴)四个州“尽成泽国”。</p><p class="ql-block">那年,明成祖朱棣刚通过“靖难之役”夺得了侄子的皇位(永乐元年,1403年),马上派了户部左侍郎夏原吉(也有人写成夏元吉)前来上海治水。夏原吉亲历亲为,并且听取了上海地方上“诸生”(反正是一个理工科比较强的知识分子)叶宗行的建议,征发十多万民夫(一说二十万)开挖范家浜,疏通大黄浦。开挖疏浚的河道计有12000丈(40公里),河面阔30丈(100米)。</p><p class="ql-block">这条范家浜,有资料说是现在黄浦江从陆家嘴到复兴岛的一段。但是从当年的地图上看,范家浜是一条从西南到东北方向、自现在闸港附近到复兴岛位置的河流。现在龙华附近、南浦大桥附近和陆家嘴附近等几个黄浦江大拐弯是后来形成的。不管怎样,当时开挖疏浚的结果形成了“大黄浦-范家浜-松江下游河道”的新水系、新格局。自此之后,淀山湖的水流转而通过新开挖的大黄浦河道入海,吴淞江下游来水倍增,河道得到了自然水流的冲击浚深,水患得到了缓解。</p> <p class="ql-block">明代太湖下游水系</p> <p class="ql-block">后来的几件事就是顺势而为了。</p><p class="ql-block">第一次比较大的动作是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年),杭州湾(包括今天上海的奉贤、金山一带)为杜绝海水入侵内地而筑起了海塘,原先流入海湾的内河河流被堵住。被堵的河水无法流向杭州湾出海,只能转头从大黄浦走。这样一来,“黄浦江”不仅有太湖、淀山湖等水源流入,又加入了杭嘉湖平原的水源,促进了它的进一步发育,不浚自深,江流扩大。</p><p class="ql-block">第二次是明武宗正德十六年(1521年),巡抚都御史李允嗣主持疏浚吴淞江,吸取以往教训,放弃无药可治的吴淞江下游淤塞河道(今虬江路一线),另辟新渠,形成了今天苏州河下游的河道,令吴淞江在今天陆家嘴附近与黄浦合流。下海浦、上海浦北段和其他原来在吴淞江右岸的河道变成了大黄浦左岸的支流。大约这个时候开始,上海浦北段便叫成了虹口港。上海浦南段在一系列河道移动过程中不知什么时候消失了。吴淞江和大黄浦合流,历史上称为“江浦合流”。两股水合力冲刷后的大黄浦水道愈发东拐,形成了现在的陆家嘴、杨浦大桥处的大拐弯。</p> <p class="ql-block">同治年绘制的上海早年水系图,时在吴淞江改道后</p> <p class="ql-block">第三次是明穆宗隆庆三年(1569年),海瑞主持在今金汇港东侧修坝建闸港,使原来向东直接流向东海的来水受控制北折,改走黄浦以帮助冲刷吴淞江下游河床,这一招使吴淞江的淤积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作为代价,原来过闸港直接入海的旧河道逐渐淤积堵塞。后来这段淤塞的河道经整治修成了大治河。这个建闸的地方就称闸港。</p><p class="ql-block">黄浦河道的水流猛增,江面不断冲刷变宽,河道也在冲刷中多了几个拐。大黄浦变成了黄浦江。好在,高昌乡始终在黄浦江的左岸,河道的变化终究没有对它带来太多的麻烦。</p> <p class="ql-block">高昌乡始终在黄浦的西北岸</p> <p class="ql-block">黄浦江水流大增,江面不断加阔,逐渐达到了“横阔头二里余”(1000米宽),成了主流,而吴淞江则成了支流。</p><p class="ql-block">再后来,在吴淞江的下游入海河道,发生了最后一次改道。当时长江泥沙淤积产生的滩涂,在吴淞江口形成了一个高桥岛(归宝山县,跟现在的横沙岛类似)。高桥岛的左边是大跄浦,河道小一点,流向长江。右边叫南跄浦,河道大一点。南跄浦作为当年夏原吉疏浚大黄埔时的吴淞江末段,直接入东海。但是在黄浦江几股水合流的冲击下,终于有一天高桥岛对岸的南跄浦驳岸被冲毁,水流冲向了吴淞江故道大跄浦。于是大跄浦口再次被作为吴淞江的出口,并且也就是黄浦江的出口。虽然在早前吴淞江已经成为了黄浦江的支流,但因为吴淞江故道有吴淞口的老名字在那里,吴淞口就被叫到现在。这一次下游改道,被叫做“龙头向北摇”。(“龙头向北摇”这件事发生在哪一年,没有查到资料)</p> <p class="ql-block">高桥岛和南跄口</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自此,“黄浦夺淞”的大戏落幕,今日的黄浦江水系基本形成。</p><p class="ql-block">后来南跄浦淤塞成陆,宝山县的高桥和川沙县的高行最终接壤了。</p><p class="ql-block">啰里啰嗦这么多,归纳起来其实只有两句话:一、上海浦到黄浦江河床上去了;二、黄浦江河道变宽变拐,但高昌乡位置没有太大影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自此,黄浦江新河道形成,江面加深加阔。并且河道出口通向了长江,使内河受到海潮侵袭的威胁降低。结果令人振奋:商船又回来了!以上海县城东门外黄浦江十六铺一带为中心,上下游几十里岸线,又成了停泊商船的良港。</p> <p class="ql-block">1870年的黄浦江苏州河口</p> <p class="ql-block">1843年英国人根据《南京条约》要求五口通商,选择了上海港。1865年李鸿章设置江南制造局,选址也在黄浦江畔。近代以来上海有机会腾飞,和1404年黄浦江这位“母亲”的诞生有着莫大的关系。上海明朝时的“理工男”叶宗行的科学建议,上海十几万民夫开挖疏浚范家浜的辛勤付出,成就了今天上海黄浦江两岸繁荣的基础。当然还有从善如流的永乐年间户部左侍郎夏原吉,他在上海治水成功后不久便官升户部尚书、少保兼太子少傅。好人得好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六百多年间,上海县衙遭受过三次兵灾。兵灾促成了上海城池的修筑。</p><p class="ql-block">在1553年之前,上海是没有城墙的。</p> <p class="ql-block">三次兵灾的第一次发生在明朝的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闰三月开始两个月间,倭寇战船百余艘,在台州到淮北沿海一带大肆劫掠财物,残杀居民。四月倭寇进犯上海,县衙毁于倭患,“厅宇悉烬”。</p><p class="ql-block">倭寇退去后,上海人痛定思痛,开始筑城。朝廷同意筑城,但是没有拨款。于是上海吏民纷纷出工捐资,支持筑城工程。仅用3个月时间,便赶筑了一座周长9华里,高2.4丈的城墙。城墙外面筑有阔6丈、深1.7丈、周长1500余丈的城壕。</p> <p class="ql-block">万历十六年(1588年)上海县城,图中三牌楼、四牌楼都已有了,两条路名现在仍保留着</p> <p class="ql-block">四牌楼,明朝到现在一直是这个名字</p> <p class="ql-block">三牌楼</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县衙第二次被毁是清朝的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鸦片战争期间,英国侵略军一度进占上海县城。</p><p class="ql-block">1842年5月,英国侵略军为逼迫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欲逆长江而上切断京杭运河,6月16日发起吴淞之战。守卫吴淞西炮台的江南水师提督陈化成战死。英军占领宝山,上海门户洞开。6月19日英军进抵上海,轻松占领县城。苏松太道道台衙门和上海县衙门因此“半遭毁坏”。</p><p class="ql-block">其实这一次,英军的行动目标主要是镇江和南京。进入长江的航路打通后,6月23日英军便撤出上海、宝山两县。英军占领上海县城前后共5天。</p> <p class="ql-block">英国军舰开进黄浦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三次县衙遭难是咸丰三年(1853年)八月小刀会起义。</p><p class="ql-block">那年八月初五,刘丽川小刀会占领了上海县城,上海知县袁祖德被杀,苏松太道道台吴健彰被捉。</p><p class="ql-block">起义军一度还占领了宝山、南汇、川沙、青浦等县城。八月底,四郊各县相继被清军夺回,但上海城直至咸丰五年(1855年)正月才被清军攻克。这一次,上海县城被占一共达17个月之久,“县署及僚佐署俱被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要问上海县衙究竟长什么样?有一张上海县衙的老照片,是网友从日本的资料上找来的,经与清末画报上的手绘图比对,确认是上海县衙。</p> <p class="ql-block">清朝末年的上海县县衙</p> <p class="ql-block">清末画报上的上海县县衙</p> <p class="ql-block">上海城门(可能是小北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到了民国四年(1915年),曲家湾的上海县衙(上海县政府)终于不敷使用,告别了616年高龄的老衙门,从曲家湾迁至杨家桥的南市蓬莱路171号(这地方后来曾为南市公安分局大院)办公。</p> <p class="ql-block">蓬莱路171号外景</p> <p class="ql-block">蓬莱路171号内景</p> <p class="ql-block">1927年上海特别市成立,高昌乡的主体与老城厢一起,脱离了上海县,成为新上海的一部分。高昌乡忠心耿耿,隶属上海县636年。在新的行政格局下,继续隶属于上海市。</p> <p class="ql-block">民国初年的上海县区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元明清时期,朝廷派出的官员到县一级。下面的乡以下都是乡绅自治的,老百姓只要不犯“王法”,足额交税(国课早完),尽管关起门来过小日子。最初华亭县的官府把田地划分为“乡”,乡下面分成“保”,保下面还有“区”和“啚”。这个“啚”字现在写成了“图”。后来的官员只管按照面积和田地的肥瘠收税,对于这田地叫第几“保”第几“图”,一直没有产生过想去改变的冲动,始终沿用着华亭县在唐朝时的划分和编号,到清末民初还在这么叫。</p><p class="ql-block">这种“乡”、“保”、“图”的划分法并不是全国统一的,松江对面的昆山县就有不完全一样的划分规定和叫法。</p><p class="ql-block">华亭建县时对50个保编的序号,在析置上海县时分给上海的5个乡26个保仍继续沿用,留在华亭县的8个乡24个保也沿用原来的编号。</p> <p class="ql-block">明嘉靖年间析置青浦县前上海县境内的5个乡26个保</p> <p class="ql-block">这种划分和编号一直使用到民国初年,沿用了一千多年。在古往今来喜欢用改地名来彰示政绩的官场氛围下,这是一个很难得的个案。</p><p class="ql-block">上海建县时隶辖的5个乡,长人乡:十六保至二十一保;高昌乡:二十二保至三十保;北亭乡:三十一保至三十四保;新江乡:四十四保至四十六保;海隅乡:四十七保至五十保。另外的一保到十五保、三十五保到四十三保这24个保仍属于华亭县的辖区范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海县初置时的26个保,在后来的六百多年中被多次析出。</p><p class="ql-block">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上海县析出北亭、海隅、新江三个乡11个保,加上华亭县的一部分,置青浦县。</p><p class="ql-block">清雍正四年(1726年),上海县析出长人乡三个保的全部(十七保、十九保、二十保)和二个保的一半(十六保、二十一保),置南汇县。</p><p class="ql-block">嘉庆十年(1805年),上海县划出高昌乡滨海的土地,和南汇县长人乡北部一些土地,设置了川沙抚民厅。到嘉庆十五年划界,正式分设川沙县。</p><p class="ql-block">嘉庆十一年(1806年),上海县再分出高昌乡的半个保(二十二保)给了川沙县。</p><p class="ql-block">民国元年(1912年)11月,上海县把高昌乡的北部区域(二十二保余部)划出,单独建立了高行乡。</p><p class="ql-block">这样,上海县在六百多年中,析分成了四个县。到民国初年,上海县剩下的辖区只有<span style="font-size:18px;">高昌乡的二十三至三十保全部,加上</span>长人乡完整的一个保十八保,和十六保、二十一保各一半,地域面积只有初设时的30%左右。但是,但是高昌乡主体部分还在上海县,亦步亦趋,别无二心。</p><p class="ql-block">这种对所属土地称几保几图的叫法直到现在还偶尔有人用之。2010年上海举办世界博览会,有介绍世博园区范围的文章曾称:“主体部分在二十五保,一小部分在二十四保”。</p> <p class="ql-block">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会徽</p> <p class="ql-block">介绍世博城市最佳实验区的文章截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民国元年(1912年),高昌乡撤销。高昌乡共存续了超过1100年。</p> <p class="ql-block">高昌乡没了,高昌庙镇还在。《松江府镇市乡保目录》记载,“高昌乡旧里四:高昌、盤龍、横塘、三林”。盤龍镇又叫蟠龙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开埠之前,上海县不温不火,高昌乡也没有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事迹。</p><p class="ql-block">开埠以后,高昌庙镇地区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尤其是在江南制造局落户高昌镇地区以后,发展更是日新月异。</p><p class="ql-block">同治六年(1867年),江南制造局从虹口迁至上海县城南面黄浦江边的高昌庙镇西堍。由此推动了高昌庙地区的快速发展。</p> <p class="ql-block">江南制造局记</p> <p class="ql-block">高昌庙镇的繁荣,促进了周边道路网的完善。同治六年(1867年)筑高昌庙街。光绪十七年(1891年),从斜桥通往高昌庙镇的斜桥南路(后改名高昌路,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改称制造局路)开通。同年,从高昌庙镇通往龙华的龙华路(1960年改称龙华东路)开通。</p><p class="ql-block">1870~1880年代,凭借着江南制造局,高昌庙成为沪南地区的繁华之地。高昌庙镇的街市“店肆不下数百”,银号、酒楼、酱园、布庄、南货店、照相馆等鳞次栉比,各地客商熙熙攘攘,络绎不绝。</p> <p class="ql-block">旧时《上海报》对高昌庙的描写</p> <p class="ql-block">制造局入驻后,在黄浦江边的高昌渡设施改善,方便行人过江到浦东。高昌渡这地方在明代已经建有渡口,嘉靖二年(1523年)改设为官渡,清代又称“姜家渡”。</p><p class="ql-block">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铺成江边路,连通了从高昌庙镇街市通往高昌渡(江边码头)的马路。后来,江边码头被用作正式的名称,高昌渡的名字逐渐被淡忘了。</p> <p class="ql-block">高昌庙江边码头、江边路</p> <p class="ql-block">民国三年(1914年)高昌庙街拓宽后改称高昌庙路,又叫兵工厂路。1946年改称制造局路(延伸段),1964年改称高雄路。1946年又在制造局路西面和南面稍远处筑了局门路、瞿真人路(今瞿溪路),逐渐组成了以制造局为中心的道路交通网。</p><p class="ql-block">制造局里西侧的局门路,因为江南制造局两层楼大门的所在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江南制造局西侧的这座两层大门门楼,正对着局门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27年7月7日,上海县析地设置上海特别市(上海特别市还包括了从宝山县析出的闸北、江湾、殷行、高桥等地区)。上海县县治所在的城厢和城南“华界”划归了上海特别市。特别市成立后,上海县的剩余地域缩减到立县时的7.6%。上海县的政府机关办事地点也析出给了特别市。</p> <p class="ql-block">上海特别市政府大楼,现杨浦区上海体育学院内</p> <p class="ql-block">析市之初,上海县的县治没有立即迁走,而是寄居在上海南市一段时间,直到1933年,县治迁至北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时高昌庙镇划归了特别市辖下的沪南区,于是在高昌乡没了、高昌渡没了之后,高昌庙镇也没了。</p><p class="ql-block">1270年前,高昌乡就是华亭县的辖区。上海1277年开始设县,高昌乡跟着上海,不离不弃,荣辱与共650年,没有功劳有苦劳。可惜上海却没太把它当回事,这个“千年古乡”的名字最终没有被保留下来。</p><p class="ql-block">不过那时还留下了一个高昌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高昌庙真的有庙。高昌庙地区很早就出现称作为“高昌庙”的乡庙。</p><p class="ql-block">高昌庙原是个土地庙,据邑志记载:“神姓石,讳惠玉,宋进士,官云间沪渎镇。沪渎,即今上海也。有德政于地方,以积劳殁于任,士民感戴呈请层宪,奏请敕封为神,加封永宁侯,敕任高昌乡土地,建庙于城南”。</p><p class="ql-block">明朝万历年间的《上海县志》中记载:“高昌庙,新旧两所,新在城南陈家桥,旧在新庙南二里,皆滨浦。”</p><p class="ql-block">清代嘉庆《上海县志》记载:“高昌庙向在南门外,黄浦滨,俗称老庙,后毁。移神像于立雪庵,为新庙。”</p><p class="ql-block">可见高昌庙的老庙和新庙不断在更新中。老庙毁了,再立新庙,新庙久了,又成老庙。反正在县城南门外二里的黄浦江边上,曾经有过一个高昌庙的。最后一次在城南二里处建的庙叫迎春庙,位置在后来沪军营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江南制造局入驻该地区前的高昌庙</p> <p class="ql-block">1866年,在老高昌庙所在位置,女尼顺贤新建一座临济宗寺庙,仍以高昌庙为名。1879年,因制造局局址扩充,制造局总办把高昌庙迁到制造局的西北重建。</p><p class="ql-block">1889年,女尼另于制造局迁建的庙对面再建一庙,自称“老高昌庙”。位置在制造局路749号。制造局修建的庙便称为“新高昌庙”。新高昌庙于1909年划归制造局管理。</p><p class="ql-block">两庙皆位于后来的制造局路、龙华东路、高雄路交汇处。</p> <p class="ql-block">新高昌庙</p> <p class="ql-block">“新高昌庙”于辛亥革命时毁于战火。女尼们的“老高昌庙”则得以幸存。</p> <p class="ql-block">老高昌庙</p> <p class="ql-block">民国时,高昌庙的名气还是响当当的,作为周边一带的地域的统称,也被作为电车站的名字。</p><p class="ql-block">解放后,老高昌庙因年久失修、女尼离散。老高昌庙改为公益塑料厂。</p><p class="ql-block">随着庙的消失,“高昌庙”这一地名渐渐被人遗忘。高昌乡、高昌庙镇、高昌渡、高昌庙,全都没了。现在要找高昌,导航一定会把你导到新疆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个高昌庙地区,成也制造局,败也制造局。因为制造局的库存军械和占领制造局的象征意义,上海几次战火,都以制造局为焦点。辛亥的战斗、1913年二次革命、及至八一三抗战,制造局都是主要被攻击对象。一旁的高昌庙市镇也受到波及,损失颇巨。八一三一战,更是被炸成一片废墟。这也是高昌庙地区一蹶不振、难以恢复繁荣景象的重要原因。</p><p class="ql-block">2010年,昔日的高昌庙地区全部被划入世博园区范围。地区的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成了现代化的都市。那个高昌庙,那个高昌庙地区,再也找不回来了。只有在提及世博园区中二十五保、二十四保的时候,人们还会联想到那曾是当年高昌乡一千多年来的辖地称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真所谓:</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千年古镇守清贫,</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闲处索居黄浦滨。</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偶看西京安史乱,</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数闻北虏马蹄巡。</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半淞有幸新民会,</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老庙无辜战火邻。</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一日归来逢盛世,</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飞身化蝶合天人。</b></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