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上海看“衡复”(1)

蔡幼生

<p class="ql-block">【手机摄影,除个别注明外均为笔者拍摄】</p> <p class="ql-block">“衡复”字面上是上海中心城区西部的衡山路和复兴路的简称,现在是“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代名词。这片区域总面积为7.66平方公里,其中4.3平方公里位于徐汇区,其拥有的历史建筑量占总量的67%。</p> <p class="ql-block">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标牌</p><p class="ql-block">优秀历史建筑门口的墙上都挂有该标牌,同时也挂有建筑特色简介的牌子。</p> <p class="ql-block">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是上海近代史的见证之一。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上海被列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英、法、美、日相继建立租界,1912年前后,正在改朝换代的中国处于混乱无序状态,而租界则独享平和,经济和人口不断扩张,直至1936年。上海因租界的存在未被战火波及,凭借其独特地位和国际联系成为当时远东最繁荣的大都市。1942年,在沪的外侨人数达到15万。在这数十年间,上海市区不断向西扩展,不少阔绰的洋人越界在城郊购地建造欧式花园别墅。他们后来因回国、破产、战乱等种种原因出卖房产,国民政府高官、大资本家买进,1949年他们中许多人逃离上海,新政府(最初为军管会)没收接管了这些房产,并安置了政府(包括警备区、华东局)机关、市属迎宾馆和招待所、文艺团体和院校、研究所,以及市领导、重要的统战对象、文艺界知名人士的住房。十年浩劫期间,这些历史建筑的住户大多受到抄家和隔离审查的冲击,房屋内挤进了其他阶层的家庭,有些宅院破草坪建起了火柴盒式的多层建筑。1980年代落实政策,物归原主,改开后房产交易活跃起来,一些老洋房被大公司购得和修缮,外国驻沪总领馆也进驻,多年来政府加大了历史建筑的保护力度,使百年老洋房焕发新生,成为上海的宝贵财富。</p> <p class="ql-block">笔者于秋冬之交花三个半天行摄于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欣喜有朋友JQ作向导,他生于斯长于斯,熟稔许多老洋房,我跟着他走街串巷,专注于观察和拍摄,边听他讲老洋房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b>武康大楼</b></p><p class="ql-block">这座形如巨轮的大楼位于武康路和淮海中路交汇处,建于1924年,由旅居上海的著名建筑设计师邬达克设计,原名“诺曼底公寓”。20世纪初法租界人口膨胀向西扩展,欧美新生的公寓式大楼便在上海应运而生,当时入住者大多为上层侨民(洋行的高级职员)。1950年代,文艺界名流赵丹、郑君里、秦怡、孙道临等入住。大楼底楼采用骑楼样式,一、二楼为商业用房,三楼以上为居民住房,共63套,1-4居室不等,每户朝南,走廊面北,卫生间内设有专门的通风道,楼内有电梯三部。三楼和八楼采用连续长阳台,使立面横向分为三段,富有层次感。立面突出的小方块内为空调外机,是当代新增的,造成立面破相,实为无奈之举。</p> <p class="ql-block">前来观赏和拍摄武康大楼的人络绎不绝(尤其在节假日),大楼的最佳拍摄点已成了摄影打卡圣地。</p><p class="ql-block"><b>武康路394号</b></p><p class="ql-block">波浪形围墙的帽檐和弧拱门洞,以及老洋房的玻璃窗凸现出异域风情。笔者抓拍了正在摆拍的游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武康路390号原意大利总领事官邸</b></p><p class="ql-block">朝南主立面中间稍外凸处为三开间弧形拱廊;底楼除北面外均有敞廊,这在上海众多洋楼中属于“另类”。白墙红瓦色彩反差大,强化了建筑立体感。楼东侧双向对称的台阶外建有小喷泉。</p><p class="ql-block">1867年意大利在沪设立总领馆。1932年,意总领事被各国驻沪总领事选为“领事团领袖”,成了租界工部局与日伪政权之间的“调解员”,因工作、交际繁忙,便在总领馆旁另建了这座官邸。二次大战结束,中国政府以伪产名义收回了该楼。1958年起,该楼由上海拖拉机汽车工业公司,现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使用。</p><p class="ql-block">(横版看图)</p> <p class="ql-block"><b>武康路梧桐树</b></p><p class="ql-block">衡复风貌区内条条马路都以梧桐树为行道树,梧桐树是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的重要元素。20年前改造淮海路时,绿化部门要拔除梧桐树,代之以其他绿化形式,曾遭到上海市民的坚决反对,终于手下留情。</p> <p class="ql-block">武康路某老洋房</p><p class="ql-block">(横版看图)</p> <p class="ql-block"><b>武康路旅游咨询中心/黄兴旧居</b></p><p class="ql-block">黄兴(1874-1916)是中华民国的开国元勋,辛亥革命时与孙中山一起被并称“孙黄”,可惜英年早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该楼现用作旅游咨询中心,二楼的楼板只有四周一圈,站在底楼可直视到大楼的彩色玻璃天顶。二楼的铸铁围栏及其下方的边沿体现装饰艺术风格(ArtDeco流行于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年代,强调几何造型)。</p><p class="ql-block">(横版看图)</p> <p class="ql-block">底楼大厅里陈列着几座优秀历史建筑的模型。</p><p class="ql-block">五原路52号中国福利基金会托儿所旧址,建于1932年,入口处有宽大的门廊,采用弧拱和平拱,具有装饰艺术特征。</p> <p class="ql-block">永福路52号上海永乐电影电视(集团)公司,建于1930年,典型的西班牙风格花园住宅,水泥拉毛墙。</p> <p class="ql-block">东平路7号,建于1935年,与9号的蒋介石居所相邻,曾是孔祥熙住宅,现属上海音乐学院附中。</p> <p class="ql-block">武康路某弄内洋房办起了咖啡店、时装店,环境优雅温馨。</p> <p class="ql-block">弄内一老洋房二楼的三联拱内阳台,采用爱奥尼柱,美观大气。</p> <p class="ql-block"><b>武康路梧桐树</b></p><p class="ql-block">光影婆娑,拍摄时路面刚被洒水车喷过水。</p> <p class="ql-block"><b>湖南路262号湖南别墅</b></p><p class="ql-block">这是一座英式深宅大院,两扇大铁门从不轻易打开。</p><p class="ql-block">从《百度》下载的湖南别墅内景图让我们一睹它的风貌。主楼为假三层,底楼为客厅、餐厅等,二楼为卧室,带有大阳台和露台,三楼为客房和储藏室。曾住过这里的有汪伪时期的高官、1949年的邓小平和陈毅两家(分别住二楼和一楼),住的时间最长的是心系北京红太阳的贺子珍(1909-1984)。</p><p class="ql-block">(横版看图)</p> <p class="ql-block"><b>武康路212号严裕棠旧居</b></p><p class="ql-block">严裕棠(1880-1958)是近代著名企业大隆机器厂的创办人。他小时候跟父亲学会了“洋泾浜“英语,19岁进洋行当大班的助理。两年后到公兴铁工厂当跑街,在黄埔江边延揽外国轮船的维修业务。1902年,他用分红所得与人合伙办起了小作坊,不久发展为大隆机器厂,业务蒸蒸日上,至1949年大隆厂已是一个拥有七家工厂的家族联合企业,能生产整套的棉纺织机和小型拖拉机。上海解放前夕,严裕棠与六子严庆龄到台湾发展,后成为“汽车大王”,长子、五子和七子留在上海经营大隆厂。五子严庆禧曾留学德国,获经济学博士,于1956年转入上海外国语学院教授德语。笔者1963年升入大三,严先生任德语主课老师,他为人低调,治学严谨,80年代中期捐赠学校30万元成立基金会,奖励教学和科研突出的师生。</p><p class="ql-block">该别墅原主人是德国人,抗日战争爆发后将房子变卖给了严裕棠。</p><p class="ql-block">(横版看图)</p> <p class="ql-block"><b>武康路113号巴金故居</b></p><p class="ql-block">(此图翻拍自明信片)那天笔者推大铁门上的小门进去,即被保安拦住,说现在不开放。</p><p class="ql-block">故居主楼建于1923年,巴金(1904-2005)一家1955年迁入,并定居于此。</p> <p class="ql-block"><b>复兴西路147号柯灵故居</b></p><p class="ql-block">柯灵(1909-2000)的胸像雕塑矗立在故居的花园内。</p><p class="ql-block">他因家境贫寒小学毕业后即缀学。逆境中他以字典和书籍为师,以名家作品为范,把自己锤炼成著名的编辑,成为文坛大师。他写下了大量的散文、杂文、小说和电影剧本。</p><p class="ql-block">(下图截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底楼两个展室介绍柯灵的生平事迹,二楼是他生活时的原貌。</p><p class="ql-block">(横版看图)</p> <p class="ql-block"><b>华山路849号丁香花园</b></p><p class="ql-block">建于19世纪末,英国乡村花园别墅式,原是李鸿章的幼子李经迈的住宅。南立面上下两层的木柱敞廊带有中国式样,双坡屋面,中部为双坡山墙露木构架。</p><p class="ql-block">楼前有中式大花园,园内有龙墙、池、亭、小桥、草坪、多植丁香。</p><p class="ql-block">(横版看图)</p> <p class="ql-block">花园内有申粤轩餐厅和咖啡吧。</p><p class="ql-block">上图:咖啡吧</p><p class="ql-block">下图:从咖啡吧向外看</p> <p class="ql-block"><b>复兴西路华山路口郭琳爽旧居</b></p><p class="ql-block">郭琳爽(1896-1974)1922年起协助父亲管理成立于1918年的上海永安公司,1939年任主管,1949年拒绝了父亲的包机留守上海,1956年担任公私合营永安公司总经理(上海华联商厦的前身),曾任上海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p> <p class="ql-block"><b>复兴西路上海市华侨事业发展基金会</b></p> <p class="ql-block">大楼底层的玻璃门</p> <p class="ql-block"><b>复兴西路某大楼</b></p> <p class="ql-block">该大楼的东南角</p> <p class="ql-block">复兴西路230弄内</p> <p class="ql-block"><b>高邮路沿街一建筑</b></p><p class="ql-block">该建筑与众不同的是,二楼通三楼的半封闭式楼梯悬挂在外立面上。</p> <p class="ql-block"><b>湖南路兴国路街心花园</b></p><p class="ql-block">雕塑《弹竖琴的长发少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兴国路沿街某老洋房</b></p> <p class="ql-block"><b>泰安路120弄(又名“卫乐园)</b></p><p class="ql-block">1924年由大陆银行投资建造31栋三层花园洋房,仿英、法、西等国式样,煤气和卫生设备齐全,配有车库,大多按栋租给金融界高级职员。建政后颇多文教、工商界知名人士及侨眷迁入。著名导演、剧作家黄佐临曾长时间住在1号;老红军贺子珍1949年从苏联回国,经周总理安排曾住在10号。笔者见到卫乐园正在修缮中。</p> <p class="ql-block"><b>10号贺子珍旧居</b></p> <p class="ql-block"><b>离开120弄去对面的115弄</b></p> <p class="ql-block"><b>115弄内一栋桁架小楼</b></p> <p class="ql-block"><b>115弄内另一栋老洋房</b></p><p class="ql-block">门、窗、阳台围栏的造型和装饰考究</p> <p class="ql-block">以下三图依次为:</p><p class="ql-block"><b>•泰安路115号弄口的老洋房</b></p><p class="ql-block"><b>•泰安路沿街一老洋房</b></p><p class="ql-block"><b>•泰安路一弄内的咖啡吧,</b>黄色立面的敞廊,其弧拱门洞镶着白色仿柯林斯柱浮雕,亮丽夺目。</p><p class="ql-block">(横版看图)</p> <p class="ql-block">上图:泰安路一弄内的咖啡吧,浅黄色立面的弧拱敞廊镶着柯林斯柱的浮雕。</p><p class="ql-block"><b>淮海中路1843号宋庆龄故居</b></p><p class="ql-block">主楼建于1920年,整体仿船形,绿色木窗上饰有帆船和铁锚图案,屋顶烟囱也仿轮船上的烟囱。(此图翻拍自明信片,游人不准进入花园)</p><p class="ql-block">故居完全保持宋庆龄生前的布置。底楼为书房、客厅、餐厅等,二楼为卧室和工作室。(故居内不准拍照)</p><p class="ql-block">宋庆龄(1893-1981)生于一个牧师兼实业家的家庭,少年时在美国接受教育,学成回国后担任孙中山的助手。1915年,她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与孙中山结婚。她为抗日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作出了不可替代的杰出贡献。建政后她长期担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和全国政协副主席。她在故居里会见过许多外国元首和贵宾。</p> <p class="ql-block">进入故居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宋庆龄塑像和纪念馆(后来加建的)。馆内陈列着她生前用过的物品和穿过的旗袍,也陈列着她乘坐过的国产红旗牌轿车(1975年)和苏联政府赠送的吉姆轿车(1952年)。</p><p class="ql-block">(横版看图)</p> <p class="ql-block"><b>淮海中路董建成宅邸</b></p><p class="ql-block">董建成(董建华的弟弟)是“东方海外”海运公司董事长。</p><p class="ql-block">(横版看图)</p> <p class="ql-block"><b>与董宅相邻的老洋房</b></p> <p class="ql-block"><b>武康大楼对面联排屋</b></p><p class="ql-block">该楼立面精致美观,在斜阳侧光照射下熠熠生辉。</p><p class="ql-block">(横版看图)</p> <p class="ql-block"><b>武康大楼</b></p><p class="ql-block">(深秋季节下午四时拍摄)</p> <p class="ql-block">(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