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方便第二天游览金字塔,我们入住在吉萨“开罗斯芬克斯美居酒店”(标称五星)。该酒店位于吉萨金字塔景区西北不到三公里。在酒店很多位置,抬头就能看见东南方向吉萨高地上雄伟壮观的胡夫金字塔和其后的哈夫拉金字塔。该酒店位置、环境、硬件及服务都很不错,如有朋友来吉萨看金字塔,强烈推荐这家酒店。 </p><p class="ql-block"> 当天到达时天色已晚,摸不清周边情况,就没有外出打望,只在酒店内拍了几张照片就洗洗睡了。</p> <p class="ql-block">开罗斯芬克斯美居酒店卫星地图</p> <p class="ql-block"> 该酒店与吉萨金字塔景区位置(卫星地图),左上角为该酒店,左下大部为金字塔景区。</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清晨拍的酒店大门,远处可以看到吉萨高地上的金字塔。</p> <p class="ql-block">酒店大堂</p> <p class="ql-block">大堂中厅下沉式的休息区</p> <p class="ql-block">世界各地来看金字塔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二层庭院式的客房区(夜晚)</p> <p class="ql-block">大堂旁边的游泳池(夜晚)</p> <p class="ql-block">二层庭院客房区(白天)</p> <p class="ql-block">花园绿地</p> <p class="ql-block">从花园看金字塔</p> <p class="ql-block"> 以下4图是我第二天清晨在酒店大门外人行道上和酒店二层平台上拍摄到的晨曦中的吉萨高地与金字塔。</p> <p class="ql-block"> 吉萨金字塔景区范围为反恐重点防范区域,各路口、路边到处都能看到荷枪实弹的埃及旅游警察及卡点。</p> <p class="ql-block"> 吉萨市是吉萨省首府,位于尼罗河西岸,距开罗20多公里,是开罗(大开罗)都市区的组成部份。</p><p class="ql-block"> 吉萨最著名的考古遗迹就是吉萨高地,那里保存着埃及历史上最令人惊叹的遗迹,它是众多其他古埃及建筑的家园,包括第一王朝法老Djet和第二王朝法老Ninetjetr的坟墓。</p><p class="ql-block"> 它在不同时期的统治者手中经历了众多的变迁与更迭,也包括英国人十九和二十世纪对其道路和街区的修建。</p><p class="ql-block"> 吉萨现在已经成为了埃及的一个文化中心,拥有150多万人口。吉萨高地上众多的古埃及建筑遗迹每年都吸引着全世界难以计数的观光游客。</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吉萨金字塔景区卫星地图</p><p class="ql-block"> “吉萨金字塔”是吉萨高地上10座金字塔的总称,其中三座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金字塔是埃及第四王朝的三位国王胡夫(Khufu)、哈夫拉(Khafra)和门卡乌拉(Menkaura)祖孙三代在公元前2600年至公元前2500年之间建造的,它们是古埃及时期最高的建筑成就,也是埃及境内已发现的110座金字塔中最古老的金字塔。</p><p class="ql-block"> 从卫星图中可看出三个金字塔的直边都呈正东、西、南、北方向,胡夫金字塔最大(塔高146.6m,底边长230.35m);哈夫拉金字塔次之(塔高143.5m,底边长215.25m);门卡乌拉金字塔最小(塔高66.4m,底边长108.04m)。其中著名的人面狮身像座落在居中的哈夫拉金字塔正东前方。三座金字塔互以对角线排列,据说是遵循天象,以尼罗河为银河,按猎户座(1050BC)的三颗腰星排列,古埃及人认为神住在猎户座,那里就是天堂。</p><p class="ql-block"> 吉萨高地上其余大小金字塔保存状况较差,有些仅见塔基遗迹,难以辨识。</p> <p class="ql-block"> 为了方便朋友们了解吉萨金字塔景区现有格局,特奉上一张景区各景点示意图(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吉萨金字塔景区入口在北面,社会车辆禁止入内,游客必须步行进入。景区范围太大,且气候炎热,游客可搭乘景区观光车(中巴)到各观光景点。</p><p class="ql-block"> 图为同行家属亲友进入景区时留影。</p> <p class="ql-block">景区北大门进口</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胡夫大金字塔(正北面)。</p><p class="ql-block"> 胡夫金字塔是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是古埃及第四王朝第二个国王(法老)胡夫的陵墓。据测算,原塔高146.59米,底座边长230米,三角斜度51度52分,塔底面积52900平方米,体积约260万立方米;因年久风化,現高136.5米,底边长227米。</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夫人和闺女在胡夫金字塔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 站在胡夫金字塔北面的吉萨高地上北望吉萨古城。</p> <p class="ql-block"> 当我真正站在“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胡夫金字塔脚下时,真切地感受到它的雄伟壮观,不禁为它惊叹,被它震撼。它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此刻说再多的誉美之词都是苍白的,还是细细的欣赏品味它吧。</p> <p class="ql-block"> 整个胡夫金字塔就是由230万块这样巨大且经过精加工的石块码砌而成,没有使用任何石灰水泥之类的粘接物,其间缝隙至今插不进锋利刀刃。每块平均重2.5吨,其中最大的重达160吨。其整个建造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巨大谜题,引得后人众说纷纭,至今没有结论。</p> <p class="ql-block"> 吉萨金字塔应是建在吉萨高地上这片巨大的岩石基底上。</p> <p class="ql-block"> 图为铺在基底外围地面的石块(相当于广场地面砖),厚达约60厘米,已缺失了好多。</p> <p class="ql-block"> 图为胡夫金字塔北面距地13米高处,由四块巨石砌成的三角型出入囗。四千多年前的古埃及建筑师们就懂得运用三角型的力学结构原理来均匀传导上部巨大压力,是很了不起的。</p><p class="ql-block"> 我们去时,见到的是从下面约6米(五层)高处开启的一个洞口进入,如要进去参观内部通道需另外购票。因事前做过功课知道,埃及凡对外开放的陵墓中,除少数有壁画壁刻外,全都空空如也,棺椁与随葬品要么被盗,要么已移进博物馆保存。另外,据说里面的空气也很糟糕。向导游求证也得到证实,我也就没有购票进去。至于塔中结构,如不经测绘,只是泛泛走走,还不如查询有关资料来得清楚。</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仍然有很多游客,尤其是欧美游客排队购票进去参观。</p> <p class="ql-block"> 这是胡夫金字塔东北角。能够看见斜边这条线并非远看那么笔直,而是由巨石块层层递进叠砌而成,最下面已经缺失不少石块了。</p> <p class="ql-block"> 胡夫金字塔东面的太阳船(坑)博物馆没有开放,围绳内有持枪的旅游警察巡逻执勤。据说胡夫去世后,哈夫拉是用太阳船把胡夫的木乃伊运到吉萨金字塔安葬的,而后将船拆散埋于塔东地下。该馆是在太阳船原址上修建,陈列保存复原后的太阳船。太阳船为纯木结构,不用榫卯铁钉,系用绳索绑扎而成。</p> <p class="ql-block">太阳船博物馆内复原的太阳船。</p><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太阳船博物馆以外还有Hetep—Heres lre王妃墓、参拜道和一些贵族墓葬遗迹。如无导游解说或事前功课,一般游客只是看见一些裸露的残垣断壁,什么也分不清。</p> <p class="ql-block"> 胡夫金字塔除因体量规模巨大和营建技巧高超而令人惊叹外,随着世界各国学者对它的考察研究越来越深入,发现了它隐含的很多关于天文、地理、数学方面的数字“巧合”:</p><p class="ql-block"> 它每面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其高度的平方;</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它底部周长除以其高度的两倍,其数值为3.14159,即园周率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它自身重量乘10的15次方等于地球的重量;</span></p><p class="ql-block"> 它塔高与塔基周长之比就是地球半径与周长之比;</p><p class="ql-block"> 它内部的直角三角形室,其各边之比为3:4:5,恰是勾股定理的比值;</p><p class="ql-block"> 从其顶点引一条正北方向的延长线,那么这条线就会把尼罗河三角洲对等地分成两半,如果把这条线延伸到北极,会看见这条线只偏离北极点6.5公里。但大家都知道,北极极点的位置是在不断变化中的;……。所有这一切说明,胡夫金字塔的奇异之处所体現出来的古埃及人所拥有知识与智慧的程度和成就,对后世人来说,也许始终是一个难解之谜。</p> <p class="ql-block"> 远处是儿子辈的哈夫拉金字塔,其顶上还留有未风化完的覆盖面材。据考证三座金字塔表面原来都还有一层加工磨光的覆盖面材,使金字塔四个斜面光滑平整,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四千多年的风化侵蚀使之消蚀殆尽,仅哈夫拉金字塔顶尚余些许,告诉后人它曾经惊艳无双的容颜。</p> <p class="ql-block"> 哈夫拉金字塔(北面),塔下右侧是1993年初,考古发掘时意外发现的四、五世纪墓葬群。这些古墓有160多个,造型多样,用料不一。其中有些墓中有象形文字与壁画,记载了金字塔修建时的情况,十分珍贵。为此,埃及文化部专门成立了一个科研小组,有关金字塔建造者之谜将被进一步揭开。</p> <p class="ql-block"> 设在景区内的埃及政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管理的金字塔研究工作室。</p> <p class="ql-block"> 后期发掘发现的四、五世纪墓葬殿宇遗迹。</p> <p class="ql-block">哈夫拉神庙遗址</p> <p class="ql-block"> 照片右边为斯芬克斯神庙遗址,前方路边为崖墓区。</p> <p class="ql-block"> 照片中景为斯芬克斯神庙遗址,远景即为吉萨城区。左下可见狮身人面像镶砌的狮爪。</p> <p class="ql-block"> 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是与金字塔同为古埃及文明最具代表性的遗迹。整个石像在一块含有贝壳之类杂质的巨石上雕成,高21m,身长57m(前伸的一对长15m的狮爪是用大石料雕刻镶砌的),总计全长72.55m。</p><p class="ql-block"> 相传,公元前2611年,第四王朝法老(国王)哈夫拉到这里巡视自己的陵墓—哈夫拉金字塔工程建设时,见这座小山包挡在塔前,顿时龙颜不悦,下令要么挖掉运走;要么利用它改成陵墓的组成部份。天才的设计师从古代神话和山的外型上得到灵感,别出心裁地以这位法老的面像为狮头,把小山包雕凿了一尊狮身人面像,象征人的智慧与狮子的力量集于一身,一座亘古不朽的造型艺术品从此诞生。雕像坐西向东,蹲伏在哈夫拉的陵墓(金字塔)旁。由于狮身人面像状如希腊神话的人面怪物斯芬克斯,因此西方人叫它“斯芬克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从狮身人面像尾部看其西北方向的胡夫金字塔,该塔右下角是三座王妃小金字塔风化后的遗迹。</p><p class="ql-block"> 从照片中可以看出,当年狮身人面像是在一片岩石滩上三面往下开凿,留出中部整块岩石雕琢成型的。周围开凿取出的石料,就地利用,建造庙宇殿堂等。在门卡乌拉金字塔附近就有专门的采石场遗址。</p> <p class="ql-block">从西面看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p><p class="ql-block"> 从狮身后背和屁股上可以清楚旳看到保护性修补的痕迹。但那条硕大无比的狮尾仍令人震撼。</p> <p class="ql-block">从南面看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p> <p class="ql-block">从北面看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p> <p class="ql-block"> 哈夫拉金字塔与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的相对位置关系。</p> <p class="ql-block">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头部特写</p><p class="ql-block"> 它面部长约5米,宽为4.7米,鼻子长1.71米,嘴阔2.3米。</p><p class="ql-block"> 据资料显示,原狮身人面像头戴皇冠,额套圣蛇浮雕,颏留长须,脖围项圈。历经数千年风雨侵蚀和沙土掩埋,出土时,皇冠、项圈已不见踪影,圣蛇浮雕于1818年被英籍意大利人卡菲里掘出,献藏于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胡子脱落,四分五裂,现埃及博物馆存有两块,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存有一块(现已归还埃及)。鼻子缺了一大块,系被中世纪伊斯兰苏菲派教徒砸掉(法国拿破仑侵埃士兵曾被讹传躺枪)。历经4000多年的岁月沧桑,狮身人面像已是痼疾缠身,千疮百孔,颈部、胸部尤甚。1981年10月,左后腿塌方,形成一个2米宽3米长的大窟窿。1988年2月,右肩上剝离下两块巨石,其中一块重达2吨。</p> <p class="ql-block"> 关于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的病害治疗保护,多少年来,埃及与世界各国的文物保护专家进行了持续不懈的探索与实践,都没有找到一个万全的治疗和保护方案,近些年来,人们发现它的头颈、胸背、表皮仍在不断剝落,监测仪器也发现它的身驱在慢慢“消瘦”,造成这些情况的“病根”症结究竟在哪里?而最好的对症治疗保护方案是什么?仍然是世界文物保护界急待探寻和解决的难题。</p> <p class="ql-block"> 从哈夫拉神庙通向哈夫拉金字塔的参拜道。</p> <p class="ql-block"> 这条4000多年前的参拜道成了游客们在哈夫拉金字塔与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之间往来的步行通道。</p> <p class="ql-block">照片后面左起远景为门卡乌拉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现代景区道路;左起近景为哈夫拉神庙、斯芬克斯神庙、参拜道、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p> <p class="ql-block"> 从吉萨高地西南角高处观景平台上,看三座金字塔。从左到右: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门卡乌拉金字塔(旁边的风化遗迹是他三个王妃的小金字塔)。</p><p class="ql-block"> 从照片上看,似乎中间哈夫拉金字塔最大最高,其实是因为哈夫拉金字塔所处地势比胡夫金字塔的地势高。</p> <p class="ql-block"> 从西面看孙子辈的门卡乌拉金字塔和三个王妃小金字塔。1998年8月,在清理它的底座时,第一次在吉萨发现两尊拉美西斯二世的石像。</p> <p class="ql-block"> 景区内每处金字塔及重要景点,都可以花钱乘观光车沿沙漠通道到达。骄阳之下,茫茫沙海,步行游览还真吃不消。</p> <p class="ql-block">景区西南角高地上的观景平台</p> <p class="ql-block">以三座金字塔为背景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 在西南角高处这个观景台上,几乎可以看到吉萨金字塔景区的全景,几乎所有游客都会到此一游。</p><p class="ql-block"> 从反恐角度出发,吉萨高地上到处都有旅游警察持枪戒备。如遇重要人物或团体到访,更是高度警戒,贴身护卫。</p> <p class="ql-block"> 我们去那天,不知是国内哪个重要团体在埃及人的陪同下,到观景台上观光,从下车伊始,持枪旅游警察就上前团团围住,不让其他人等靠近,直到他们一行照完像后乘车离去。</p> <p class="ql-block"> 观景台以西以南是一望无际的沙漠。观景台附近沙漠中有供游客骑乘骆驼的帐蓬营地,如有时间和兴趣可以花钱去体验一把。</p> <p class="ql-block"> 乘车从观景台下来,远看胡夫金字塔西面。</p> <p class="ql-block"> 乘车从观景台下来,左边是胡夫金字塔西边。</p> <p class="ql-block"> 照片左边是哈夫拉金字塔西北方向的岩石墓地。</p> <p class="ql-block"> 乘车从观景台下来,途经哈夫拉金字塔西面。</p> <p class="ql-block"> 利用斯芬克斯(人面狮身像)和金字塔作背景的现代声光秀表演场地。</p> <p class="ql-block">吉萨金字塔声光秀演出场地入口</p> <p class="ql-block"> 胡夫金字塔和哈夫拉金字塔,前面路边是声光秀场地旁边的旅游商品摊位。</p> <p class="ql-block"> 吉萨高地南侧,门卡乌拉金字塔附近采石场遗址。</p> <p class="ql-block">景区出口道路上的旅游商品售卖摊点,</p> <p class="ql-block"> 告别吉萨金字塔景区,我来到出口处,顶着正午时分的骄阳,回望着吉萨高地沙漠中宏伟壮美的金字塔群,数千年来默默守护在三大金字塔之下的狮身人面像—斯芬克斯,古埃及第三、第四王朝全盛时期留下的大量古代遗迹,心中充满对古埃及文明由衷的崇敬。</p><p class="ql-block"> 吉萨金字塔和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作为古埃及文明代表性遗迹,从它面世以来就为世人惊叹,对它们的探索、研究、解读与保护就从未停止而又没有止境,它们无论从建造历史与背景、建造方式与年代以及其中隐含的文化知识与成就,以及那些无尽的传说与故事,都给世人留下了远没有完全解开的谜题。</p><p class="ql-block"> 埃及有句谚语“人类惧怕时间,而时间惧怕金字塔”。</p><p class="ql-block"> 当时想起了拿破仑征服埃及后,站在金字塔下对他手下将士们说出的一句名言:“士兵们,想想这些金字塔,四千年的历史正凝视着你们”。 </p><p class="ql-block"> 对于从万里之外另一文明古国—中国,来到埃及面对吉萨金字塔时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p> <p class="ql-block">再见吉萨金字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