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李祥熙</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小洲村,古称“瀛洲”,是一处始建于元末明初的古村落,位于广州市海珠区东南端,被喻为广州最后的岭南水乡。这里至今仍呈现着小桥流水人家的生活图景,民居沿河而建,乡民枕河而居,随处可见的百年古榕浓荫蔽日,五六百年的蚝壳屋依旧坚固,阡陌交错间随便跨过的一口古井都有几百年的沉淀。小洲村恬淡的水乡景色与质朴的人文风俗,就连岭南画派大师关山月也为之吸引。晚年的关山月自筹资金,在小洲村西南角创立了一个“艺术村”社区,从此慕名而来者络绎不绝。巅峰时期,这里聚集起绘画、雕塑、摄影、书法、音乐、曲艺、文学、陶艺、电影、广播、民俗文化等200余间工作室,在艺术界一时盛行“北有宋庄,南有小洲”的说法。如今的小洲村虽然已经热闹不在,但老街巷、古祠堂、蚝壳屋,以及古村标志性景点小洲人民礼堂,依旧是许多外来游客的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 我居住的小区距小洲村只有十几分钟车程。一段时间里,我这个北方来客被那里的小桥流水人家深深吸引,隔三差五就会去兜兜转转。直到有一天,我偶然走进一家旧书店,从此与小洲更多了一份相识恨晚的情缘。</p> <p class="ql-block"> 这家取名“瀛洲怀旧图书”的书店,位于瀛洲小学斜对面,距离小洲人民礼堂和公交45路小洲总站不过百米。这里是进出古村的必经之处,各种车辆和行人不时从门前经过。走进书店敞开的大门,一股书香扑面而来,使爱书人顿时生起一种莫名的兴奋。书店四周墙壁、地面中央,全都竖立着摆满书籍的架子,各种内容和题材的图书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淘客们在狭窄的过道里或站立或弓身,用心扫描和翻阅着过眼过手的每一本书籍,常常是:有人与心仪的图书不期而遇、如获至宝,有人眼瞅着自己喜欢的书籍被别人淘走、羡慕至极。如果有谁把这里的众生相集合在一起,那一定是这个浮躁年代最有品位的表情。</p> <p class="ql-block"> 在书友们眼中,怀旧书店是水乡的一道亮丽风景。每逢周末假日,职业不同、年龄各异的读书人都会来这里打卡,他们中有在校学生、企业老板、大学教授、退休人员,也有外卖小哥、送水工人和在地村民。被大家称作“波哥”的书店老板,是一位热情好客的年轻人,每次都会请老顾客们喝上一杯刚刚沏好的功夫茶。我是书店的常客,自然和“波哥”成了忘年交,并有幸认识了一些有见识、有个性的新朋友。大家因书结缘,每见甚欢,有时赶上饭点,还会就近采购几样食材,借用“波哥”的锅灶,在书店门前支起方桌,吃涮锅,侃大山,不亦乐乎!为此,我曾写下这样一首小诗:</p><p class="ql-block"> 架前一锅汤,晚风送微凉;</p><p class="ql-block"> 淘友三五人,书香伴鱼香。</p> <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怀旧书店虽然偏居水乡一隅,但前来淘书的人却遍布粤省各地。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与一般书店相比,这里主要集散历经岁月淘洗的各类正版图书,内容多以文史为主,有的书龄已经超过我的年纪。那一本本封面失色、书页泛黄的旧书,不仅是过去一代或几代人的精神食粮,也给今天的我们带来慰籍和影响。一位身为企业老总的黄姓书友,差不多每月都要开车来书店,每次都会买走几千元的图书。我曾问他“买这么多书,看得过来吗?”他答道“不光我一个人看,也让员工们看。”我猜想,他的企业和产品一定满是书香。另一位在小洲疗养的年轻书友说,他这几年在小洲读的书,比大学时期都多,成长、觉悟和收获,超过以往的20年。还有一位网名“灯”的书友这样写道:“与旧书为友,与老板阿兄结缘,源于当年高中旁边那一间旧书店。发黄的旧书里涵盖着天地乾坤,简短的文言警句总令人沉思良久,开启心智。思想的碰撞,未知领域的探索与思考,从此让我爱上了阅读。经云:一灯能除千年暗,又云,一灯燃百千灯,冥者皆明,明明无尽。愿书灯明明无尽,愿燃灯者生活美满!感谢燃灯者。”怀旧书店已然成为书友们的芳草地。</p> <p class="ql-block"> 我退休后的读书生活也是从怀旧书店开始的。五年前,从山西移居广州的时候,我处理了近千本私人藏书,原以为阅读生活可从此打上休止符。不料自打走入怀旧书店,淘书读书的旧瘾复发,且一发而不可收。眼见家里的书又一摞摞增高,老伴的埋怨也一次次增多。我知道她不是反对我读书,而是希望我的晚年生活能够悠闲自在一些。可老伴未必知晓,读书人的悠闲自在,恰恰就在“枕边闲集三五册,屋内图书常满橱”的自得自乐之中。</p> <p class="ql-block"> 几年下来,我精读或粗读了由旧书店淘来的近百本图书。这种阅读,使我很快适应了卜居异乡的生活。记忆里的晋地往事渐渐远去,现实中的岭南风物日益亲切。禅学、古诗词、蒙学经典、岭南文化,交替进入我的世界。这种没有外部压力和功利追求的自主阅读,完全是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也是古人所崇尚的为己之学,个中甘甜唯有自知。五年中,虽然两鬓白发渐渐增多,但内心的愉悦也与日俱增。因为选择了与书为友,我的退休生活少了空虚和迷茫,多了充实和清醒,同时越来越有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生命自觉。我给自己的晚年提出一个不大不小的目标:做一个有诗意、有禅意、有古意的中国人。如今,怀旧书店已经成为我的一处心灵港湾,每周都会去那里坐一坐看一看。只要获知有新书到来的消息,不论刮风下雨、白天晚上,我都会骑上电动车赶往书店,先淘先睹为快。</p><p class="ql-block"> 人像植物一样必须补充养分,并且不断更新。书籍是最好的精神养分,读书人永远是年轻,我庆幸自己的晚年有书香陪伴。</p> <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 说到书店和旧书,不能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瀛洲怀旧图书”的创办人“波哥”。</p><p class="ql-block"> “波哥”生得一双浓眉大眼,和一位大人物年轻时的相貌颇有几分神似。他出生在汕头市潮阳区谷饶镇一个古村,是地道的潮汕人。“波哥”父亲是当地改革开放初期最早一批弄潮儿,先后在湖南、东北做木材和药材生意,一时风生水起。“波哥”7岁至10岁,被父亲送到湖南一所体育学校学习,后返乡读小学和中学。父亲因病去世后,刚念完高中一年级的他,开始在广州试着摆书摊,曾在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学院开过小书店,生意相当不错,有时一天能卖到2000元,这在20多年前可不是个小数字。由于旧书进货有难度,两个书店先后中止。之后的四、五年,“波哥”转战揭阳,一边经营旧书,一边深度体验潮汕生活。六年前,他在小洲开了“瀛洲怀旧图书”,眼下书店已经走上轨道,由一位书友帮助经营。前不久,“波哥”在大学城新开了一家门面不大的旧书店,每月房租6000元。事先有朋友为他捏一把汗,但两个多月运营下来,效果还不错。实践证明“波哥”的决择是正确的。</p> <p class="ql-block"> “波哥”也有过其他方面的机会,但他对旧书情有独钟,在这个众人不大看好的领域,偏要挑战一下世俗和自我。他对旧书业的前景始终乐观,认为广州大学城有这么多读书人,应该有与之匹配的旧书店。如果连一家小书店都经营不起来,那是经营的人没水平。由此可见“波哥”的自信和执著。</p> <p class="ql-block"> “波哥”继承了父辈的韧性和潮汕人的精明,在大学城首创无人售书的营销模式,任由读者进店自选自购,通过微信扫码付款。我曾问过他,这样做是否担心会有损失?“波哥”说:“损失可能会有。但与损失相比,我对读书人的诚信和品质更有信心。古人说君子以文会友,我以旧书会书友,相信读书人还是君子多!”目前,“波哥”的两个大学城书友群已有300多人加入,他的君子营销之道,正在为越来越多的读书人认可和接受。</p> <p class="ql-block"> “波哥”说,他之所以与书有缘,主要是小时候自家阁楼上藏有100多本图书和杂志。父亲很喜欢看书,子以父范,慢慢他也喜欢上了读书。他说,这辈子还是有一点小小遗憾,就是没能读大学,文化基础没有打扎实。自己原本也是一块读书的料,上小学、中学时,都是年级里的好学生。“波哥”所言不虚。</p> <p class="ql-block"> 今年5月,我和另一位书友去他老家采摘杨梅,受到“波哥”兄嫂的热情款待。“波哥”特意带我看了古村遗址和他家的老宅“朝德居”,还邀请我们参加了他的小学同学聚会。这次潮乡之行,让我第一次体验到原汁原味的潮汕乡土生活,同时也看到“波哥”对家乡、对亲人的温情和敬意,更见证了这位当年“学霸”在同学心目中的位置和份量。归来时,我将此行见闻写作《潮乡四题》:</p><p class="ql-block"> 缘起</p><p class="ql-block"> 杨梅成熟季,驱车向潮乡。</p><p class="ql-block"> 同行皆书友,一路话头长。</p><p class="ql-block"> 几度经烟雨,水帘挂前窗。</p><p class="ql-block"> 奔驰五小时,平安抵石光。</p><p class="ql-block"> 主人布潮饭,家常味道香。</p><p class="ql-block"> 疲劳顿消解,围炉品茶汤。</p><p class="ql-block"> 石光村</p><p class="ql-block"> 立村崇桢年,老屋清河张。</p><p class="ql-block"> 风雨四百载,难改客家腔。</p><p class="ql-block"> 祖辈开基业,后代自图强。</p><p class="ql-block"> 家家起新楼,户户营工商。</p><p class="ql-block"> 村容常整洁,老少多谦让。</p><p class="ql-block"> 群山环抱中,闷声享小康。</p><p class="ql-block"> 采杨梅</p><p class="ql-block"> 雨后鸡笼山,泥土伴芬芳。</p><p class="ql-block"> 草木挂银珠,蕉叶遮艳阳。</p><p class="ql-block"> 梅林绿映红,满山散馨香。</p><p class="ql-block"> 树下啖嘉果,粒粒滋味长。</p><p class="ql-block"> 坐看云卷舒,闲听鸟鸣唱。</p><p class="ql-block"> 几想做山人,有乐可独享。</p><p class="ql-block"> 聚会</p><p class="ql-block"> 原乡聚同窗,席设半山房。</p><p class="ql-block"> 乡味佐乡音,满桌笑声朗。</p><p class="ql-block"> 山柴添灶火,铁锅戈饭香。</p><p class="ql-block"> 大碗喝红酒,慢啜牛丸汤。</p><p class="ql-block"> 细嚼小腌蟹,唇齿溢膏黄。</p><p class="ql-block"> 席散人归时,明月照山冈。</p> <p class="ql-block"> 四</p><p class="ql-block"> 为完善这篇小文,一周前我专门去南亭访问“波哥”。两人在一家东北饺子馆点了两样水饺和小菜,就着一小瓶“江小白”漫谈起来。“波哥”说:“我在做一件极普通的事,它能带给我许多快乐,又能同时带给许多人快乐。我经常开玩笑说,如果我一生当中能用自己所热爱的旧书事业改变三五个人的命运,他们因为在我这里看书淘书的缘故而变得更美好更幸福,那么我就没有白白枉过一生。”“我喜欢一首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20年前,我在广州科技街摆过一个小书摊,名片上印的是“润无声书店”,我到现在,都想不出一个能比这个更好的店名来。”我问他下步有什么打算?他回答道:旧书业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我想把它做得更好一些。接着讲了很多让我信服的设想和细节。我顺便问到他的个人生活。他说:“确实遇到过比较谈得来的女性朋友,如果想成家应该也不是个问题。很多人认为经济不富裕很难找对象,我倒不觉得。只是两个人内心的共鸣和同步还是比较难的。先把书店做好,其它一切随缘吧!”面对“波哥”,我仿佛看到了南粤大地乃至整个中国,无数底层打拼创业者无依无傍、自强不息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 与“波哥”分手时,我忽然想起几天前在网上看到的两句话:“想做就做,该做的不要迟疑,书店不是赚钱事业,但也不是无价值赔本的投资,而是消耗物质,提炼时光,建筑心中立心立命的城堡。”“书籍能够传播希望,阅读是‘连结与对话’,逛书店是与美好相遇。”</p><p class="ql-block"> 愿“波哥”和他的旧书店,在播种希望和美好的大道上越走越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1年12月10日定稿于广州大学城</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 李祥熙 网名关东儒生,1957年2月生,吉林长春人。儒家文化学者,原创移动微视听杂志《弘道楼》创办人兼总编辑。不惑之年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生有温情和敬意,通读《四书》并多有心得;知天命之年开始从事国学传播事业,曾多次应邀赴台港澳交流讲学。退休前曾在省直单位担任领导职务,并在多家省级以上文化社团兼任职务。现卜居广州,志在做有诗意、禅意和古意的中国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