镌刻百年 力透纸背

一驰

<p class="ql-block">  近日嘉定秋霞圃枫情正浓,赏枫者趋之若鹜;估计很少会有人关注到西侧毗邻的陆俨少艺术院,此时正在举办《镌刻百年——全国木刻版画作品展》。经过健康码、行程码和实名登记三道手续,我踏进了空无一人的展厅,此刻艺术殿堂成了我的独享专场。</p> <p class="ql-block">  展品不算多,约六十余幅;然而时间跨度大、且征集于全国,因而展事亦属可圈可点了!有遗憾处:因展品隔着玻璃加上点光源照明,手机拍摄效果大受影响。热心的管理人员教我将手机紧贴玻璃会有所改善,但还是不尽人意。编辑此篇无奈舍弃了部分严重影响观瞻之作。</p> <p class="ql-block">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76年)袁庆禄</p> <p class="ql-block">大桥畅想(94年)张嵩祖</p> <p class="ql-block">泼水节(79年)江碧波</p> <p class="ql-block">胜利的旗帜(79年)邵黎阳</p> <p class="ql-block">(查百度饿补一下相关知识)</p><p class="ql-block">中国新兴木刻版画运动四个阶段:</p><p class="ql-block"> 1929-1936年是萌芽时期,代表人物有:鲁迅、宿白、曹白、陈烟桥,陈铁耕、何白涛等。</p><p class="ql-block"> 1937-1949年是成长时期,分抗日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代表人物:古元、力群、江丰、彦涵、赵延年、沈柔坚等)、国统区(代表人物:蔡迪支、李桦、汪刃锋、黄永玉)、沦陷区及海外(代表人物:李平凡)三块。</p><p class="ql-block"> 1949-1966年是繁荣时期,代表人物:李平凡、吴凡 、李焕民、古元、力群、李桦、汪刃锋、 江丰、彦涵、李桦、赵延年、沈柔坚等。</p><p class="ql-block"> 1976年至今是转型时期,代表人物:李平凡、吴凡 、李焕民、古元、力群、李桦等、汪刃锋、 江丰、彦涵、李桦、沈柔坚、赵延年、徐匡、康剑飞等。</p> <p class="ql-block">  中国是版画历史最古老的国家,曾对世界版画历史的发展作出过不少贡献。早在公元740年,我国佛教版画即传入日本,日本佛教版画、古典书籍版画插图、浮世绘版画、长崎版画等,都和中国版画有着密切关系。民间四大年画(四川绵竹、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江苏桃花坞)的木版年画,其实都可以从中看到木刻版画的渊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中国新兴木刻版画运动是由鲁迅先生1929年在上海倡导发起的,鲁迅先生被誉为:中国新兴木刻版画之父。 鲁迅先生在文学创作的同时提倡创作版画,1929年与柔石等以“朝花社”的名义出版版画集,其中《近代木刻选集》是我国最早出现的西方艺术家木刻版画画册,是鲁迅宣扬创作木刻版画的开始,又是向木刻青年提出创作要求的先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问病》 德·珂勒惠支 (书中翻拍)</p> <p class="ql-block">  1929年到1936年是萌芽时期,这个时期没有成套的版画理论,指导版画创作的人不是美术家和美术理论家,而是作家鲁迅,鲁迅以通信方式给版画家的作品进行具体的指导,从创作方法到表现形式、制作技巧,都予以评讲。他教导青年版画家正确看待中外美术遗产,克服版画创作的公式化、概念化倾向,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创作。鲁迅的宝贵意见至今仍然有很大的现实意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怒吼吧,中国!(35年)李桦(采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1937年到1949年是成长时期。特别是解放区的作品吸收了民间美术的特点,创造了崭新的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艺术风格。版画形式风格的民族化,弥补了初期版画之不足,也是使版画能大规模地走向世界并获得好评的重要原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家来商议(42年)汪刃锋</p> <p class="ql-block">慰问(46年)彦涵</p> <p class="ql-block">闻一多木刻像(46年)夏子颐</p><p class="ql-block"> 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在昆明发表《最后一次讲演》后被暗杀。版画家夏子颐正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他为中共地下党学生运动负责人之一。闻一多先生的遇难激起了他满腔的悲愤。于是他夤夜挥刀赶刻了一幅《闻一多木刻像》,立即寄给了当时主编《中学生》杂志的叶圣陶先生。</p> <p class="ql-block">快把他扶起来(47年)李桦</p> <p class="ql-block">饥饿的行列(48年)吴谷虹</p> <p class="ql-block">黄河渡伤员(49年)李少言</p> <p class="ql-block">  1949年到1966年是繁荣时期。这一时期全国木刻版画主要是社会主义工农业建设和新社会的新人新事以及带有鼓动宣传性的作品。一方面:生活中的新生事物与作者的新鲜感受和激情,为版画创作带来新的生命与活力。另一方面:由于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趋向单一而缺少丰姿多彩的审美的效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工人上夜校(50年)古元</p> <p class="ql-block">全家送我上学堂(58年)黄永玉</p> <p class="ql-block">东方红 太阳升(59年)牛文</p> <p class="ql-block">战友——鲁迅与瞿秋白(61年)俞启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件小事(61年)邵克萍</p> <p class="ql-block">冰江的早晨(61年)张祯麒</p> <p class="ql-block">贫协成立大会上(62年)韩惠民</p> <p class="ql-block">惊扰(72年)郝伯义</p> <p class="ql-block">苏堤春晓(水印木刻,73年)陆放</p> <p class="ql-block">  1976年至今是新兴版画的转型时期,新的工具材料的广泛应用,扩大了版画品种的范围,各种表现手法的尝试,使版画突破了以写实为唯一途径的表现模式,出现运用夸张、变形、象征、寓意等表现方式的作品。一个时期对新的制作技术的钻研和新的艺术表现方法的探索创新,才是版画家刻意追求的中心。通过克服单纯摹写客观事物现象的自然主义倾向,艺术想象力和艺术家主观创造精神以及版画本身艺术特点得以充分发挥,是新时期版画前进的重要标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市场(79年)曹文汉</p> <p class="ql-block">丰收赞歌(79年)赖少其、师松龄、陶天月、林之耀</p> <p class="ql-block">春返苗山(79年)董克俊</p> <p class="ql-block">戍边(80年)于文雅</p> <p class="ql-block">炎夏乐章(水印木刻,84年)丁立松</p> <p class="ql-block">正月里来(套色木刻,82年)官厚生</p> <p class="ql-block">灰喜鹊(84年)陆平</p> <p class="ql-block">小屯之夜(水印木刻,84年)于承佑</p> <p class="ql-block">玛丽与阿福(套色木刻,86年)董连宝</p> <p class="ql-block">住楼上宽宽的长廊(水印木刻,86年)郝平</p> <p class="ql-block">江南古镇(套色木刻,87年)杨可扬</p> <p class="ql-block">红烛(木版彩拓,89年)周新如</p> <p class="ql-block">塔里木河的摇篮曲(套色木刻,91年)张凌</p> <p class="ql-block">城墙上下的舞蹈No.1(绝版套色木刻,92年)张敏杰</p> <p class="ql-block">美丽新世界(套色木刻,2003年)韦萍</p> <p class="ql-block">吴侬软语(水印木刻,2003年)顾志军</p> <p class="ql-block">凤阳小岗村(绝版套色木刻,2012年)张国琳,汤小云</p> <p class="ql-block">江海余生(2019年)代大权</p><p class="ql-block"> 一叶孤舟在汹涌澎湃的惊风骇浪中鼓噪前行,画面极具震撼感!</p> <p class="ql-block">东方魔都(2019年)沈有福</p> <p class="ql-block">  陆俨少艺术院内,充满江南民居风格的庭院,回廊曲桥相映成趣。</p> <p class="ql-block">  艺术院的北侧有一条长47米的书法碑廊,39件陆俨少的书法精品以碑刻形式展示了其独特魅力。</p><p class="ql-block"> 陆俨少(1909~1993),又名砥,字宛若,上海嘉定南翔人。学画从清末“四王”入手,力追宋、元诸家,游遍名山大川以自然为师,终成一派为世人称道的“陆家山水”。展馆有陆俨少书画艺术常年展,也会不定时地举办特展,是爱好书画艺术者的打卡之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