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民间有句老话叫着“荒年饿不死手艺人”,不管是丰年或灾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手艺人凭借自己</span>一身技艺走南闯北,走东到西,都可谋得温饱,成为生存的本钱,他们靠自己的诚实劳动和才智换取报酬。</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在街头常能见到一些手艺人挑着简单的工具箱,边走边吆喝,如补锅锔碗的、箍桶修搪瓷盆的、还有修伞的等等,如家中正好有需修补的物件,只要喊一声,他们就会停下来,在家门口修补,立等可取,十分方便。也有一些手艺人是有摊位和店铺的,如修钟表钢笔的、代人写书信的、修鞋补袜或裁新衣改旧衣的,则需送上门求助。</p> <p class="ql-block"> 后来我到农村插队后,又看到以另外一种形式生存的手艺人。</p><p class="ql-block"> 乡村不比城镇,村庄比较分散,村民平时也难得上街,所以如家中有修修补补或其他需求,往往要央请手艺人登门服务。</p><p class="ql-block"> 最常见的是泥瓦匠。过去,乡村有专替人修房盖屋的匠人,他们四处流动,相当于现在的包工队,由一个师傅牵头,临时喊几个瓦木匠做帮工。泥瓦匠负责挖土砌墙,粉刷盖瓦,木匠负责打造门窗,上梁架椽,彼此分工合作。上梁最重要,也是最隆重的,主人一定要请匠人们吃好喝好,再选择吉日良辰,以保家族平安。</p><p class="ql-block"> 乡村还有专为人砌灶的匠人,他们熟稔砌灶之道,所砌的大灶既通风拔火,又节省柴草。</p> <p class="ql-block"> 我们公社处在沿江地带,村村竹林环绕,一片青翠。这种竹子肉质厚,可劈成蔑丝,村中稍会一点劈蔑技术的村民能自己编织一些简单的竹器,但大多数村民还是需要请篾匠上门。</p><p class="ql-block"> 届时只须在自家竹园砍几根竹子,篾匠便会将竹子劈成一根根柔软的蔑丝,按照主人的要求编成草筐、簸箕、竹筛子、竹匾、竹篮等一应竹器来。由于这些竹子是自家栽种的,不需购买,只需支付篾匠的工钱即可,可以说编成的竹器成本很低,又很实用,当时很受村民的欢迎。</p> <p class="ql-block"> 有些木制农具或家居损坏后,也得请木匠上门修理或者重新加工制作,这些木匠十分熟悉农具和用具的制作,有的甚至能当场锯树截木,根据树木的形状加工制作成一辆独轮车来,连同轮毂也均用木制成,不用一钉,技艺非同一般。</p><p class="ql-block"> 木匠上门通常是两个人,一个是老师傅,再带一个徒弟打下手。有次木匠到村上来干活,我看那个徒弟年纪还很小,便问他为何出来学木匠?他说,家里人口多,生活困难,想早点出来学点手艺,于是拜师学徒,待三年学徒期满,就可以自立门户,独自揽活了。望着他年纪轻轻忙碌的身影,不由让我想起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老话来。</p> <p class="ql-block"> 过去,村民若添置新衣,往往须找裁缝师傅,虽然集镇上有裁缝店,但村民很少有时间上街,于是裁缝师也能提供上门服务。如有附近的村民带信求助,裁缝师一清早便挑着缝纫机上门来,按照主人的要求量体裁衣,现场制作。</p><p class="ql-block"> 如果时间充裕的话,裁缝师还可帮助修改或翻新随时找出来的旧衣。裁缝师上门服务,对于村民来说很方便。我们曾看到有好几户请裁缝师上门,他们手脚麻利,有条不紊地裁剪缝制,除了吃饭外一直干活,直到天黑活干完收工,再挑着缝纫机离去。</p><p class="ql-block"> 那些年,村民生活普遍较为清苦,为节省粮食平时基本都吃稀粥,但这些手艺人上门,他们一定会煮一锅干饭,还要烧肉烧鱼招待他们,最后按约定付给酬劳。这些手艺人干活也十分认真,尽量满足主人的要求,绝不会马虎或敷衍,力求做到大家满意。</p> <p class="ql-block"> 此外,还有各种走村串户的手艺人,像上门为猪配种、帮助耕田、开挖水井、以致婚丧喜事的吹鼓乐事等,都能成为他们谋生的技艺。随着社会进步,百姓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但手艺人仍不可或缺,需求日益增多,只是与手艺人过去走村串户的单打独斗相比,现在趋于团队化或公司化,更具规模,各种手艺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