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打家巧(麻雀)

德厚

<p class="ql-block">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他的值得回忆的童年往事,我当然也有。我觉得经常无事网上闲聊就是一种享受!😊在新沂部队大院里长大的我们,记得有段时间以打鸟(麻雀)为乐。聊聊此事自觉有趣可聊哈😊。</p> <p class="ql-block">我们部队营房距县城有大概有三.四路,周围都是些村庄,应该属于农村地界。记得那时候麻雀很多。营房的电线上一排排的站列,树枝上,房檐上,叽叽喳喳,一群群,一簇簇!我们学校对面有一个生产队的打麦场,冬天的时候一进到那里,麻雀就会从草垛里呼的扑棱棱的飞出来……场面可谓壮观!那时候,麻雀可真多啊!特别是庄稼成熟期,为防麻雀经常看到庄家地里立一个假人,风一刮两个长袖一飘,用以吓唬落在庄稼上的麻雀,庄稼人是不待见麻雀的!现在麻雀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打麻雀是违法的。那时候麻雀有“四害”之说!有段时间,它曾是我们的口中烧烤的美食,也是猫咪改善伙食的口粮!</p> <p class="ql-block">麻雀繁殖的季节一般是(春夏),我们常常利用一些空余时间。去抓(打)麻雀,我们当时打麻雀有两个目的,一是满足馋嘴,二是为猫咪改善伙食。😊麻雀是一种缺少智慧的懒鸟,他们常常在房檐下找一个现成的窟窿或缝隙搭窝!小麻雀不知道隐蔽,往往把黄黄的小嘴唇露在外边,还喳喳的叫暴露了目标……。没有梯子我们就会用人梯的方式(家属院平房屋檐都不高),就是一个人先蹲下另一个人站在他的肩膀上,然后再将他托起,一锅端掉。看着还没长毛的“小家巧”有时候会在家里养着,用“知了猴”的肉喂它。别说小麻雀也挺喜欢吃。但喂大的没见过,最后都得让猫叼了去😊。</p> <p class="ql-block">冬天呢?一放寒假尤其到了晚上,我们三一群五一伙的,拿着手电到有树的地方去打鸟。麻雀是群居。到了晚上就扎堆住在树杈上,我们常去的一般都是有杨树的地方,像办公楼边上的小车库周围,大操场边上,军马所附近,我们用自制的手电棒(三到四节)配上聚光灯泡贼亮😊。照到“家巧”身上,眼睛瞬间“失明”。身体一动不动,只露出白白的肚皮。这时候,我们就会用弹弓瞄准……(用胶泥自制的子弹)一个人或是几个人对准一个目标,但大多时候准确率不行,有打下来的时候但不多😊。 记得那个时候我和继勇.力超、谊芬、等有时晚上拿着“气枪”.“小口径步枪“也到这些地方打。为了准就把电筒放在与枪管一条直线上,电筒的光束照着麻雀一打一个准,几乎是100%…哦。😊😊</p> <p class="ql-block">我和苏生</p> <p class="ql-block">最有趣的是,我和苏生为了逮麻雀,还曾一起坐车到“徐唐庄”606团营房的安雅茹家。在那里我们都采取“人梯”的方式。(我不长个子跟给这小子当梯凳有点关系哈😊😊。)在哪里逮了不少的麻雀,我们都把它们放在了鞋盒里。有一次我们俩怕“小家巧”憋死,就在他家里给鸟放风,呼啦啦有几十只,舜间屋子就变成了鸟巢,我俩和亚茹抓了好长时间才把它们装回盒子里。累屁了给人家里整个乱七八糟!叔叔阿姨回家后,也没好意思说我俩,但我俩也不好意思再带待下去了,加之和这个大院的孩子也发生了冲突影响不好。最后阿姨把我们好顿的撸,不得不下逐客令把我们俩给“遣送”回家。记得我俩坐上火车一直站到新沂,下了车有种凯旋归来的意思!回来路上苏生棉鞋露底了,本来是凯旋得意结果这小子一瘸一拐回到了离开一个礼拜的家里,我连个鸟毛都没捞着,全都喂了他家的几个猫了…………笑</p><p class="ql-block"> 童年往事历历在目,享受其中趣味无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