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2月8日至10日,临沂市小学数学举行“常态课”教学研讨会活动,非常感谢于科长和县教研室孙晶老师能够给我们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课堂是“减负、增效”的主阵地,提高教学质量就需聚焦常态课,积极改革课堂教学,构造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提高课堂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本次活动就是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双减”背景下研讨如何提质增效提高教学质量,对</span>小学数学“常态课”展开交流。每一节精彩的常态课和报告都让我受益匪浅,我想从以下几点浅谈自己的收获与感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先,几天的活动老师们的课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高效!不论是王永梅老师的《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的练习课》;郑春梅老师的《折扣》;还是王刚老师的《圆的面积练习课》等等,每一节课都精准的抓住教材的教学目标,抛出关键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突破重难点,从而归纳总结建立数学模型,进来举一反三解决这一系列精选的易错题、易考题。<span style="font-size:18px;">尤其像今天尚军老师执教的《分数乘除法计算练习》一课,我粗略计算了一下一节课处理了36道题,加上变式40多道题!</span>课堂教学是非常高效率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次,精心设计问题,抓住学生思维,让学生的小脑筋动起来、转起来。问题是知识的有效载体,也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因素,问题的提出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思考动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还有就是联系实际生活创设情景,促进学生理解的速度,老师们大量引用和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问题。我们都知道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而小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较强。学生在脱离实际生活较远的问题或仅靠教材的文字描述下很难真正理解和吸收数学知识,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但像郑春梅老师那样举出沂蒙大楼促销活动;王刚老师拿鏊子讲解圆的面积等来进行数学知识的直观化、多样化的知识呈现方式,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带给学生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感官刺激,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从而有效加快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速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师们的分享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同时我也刚到非常荣幸能够听到老师们带给我们的精彩分享,满满的都是干货!教育是一种大爱,也是一种良知,老师们的分享无不体现着责任感,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使命感,对学生负责,热爱教育事业是我们工作的原动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注重习惯养成,重视口算能力培养。良好的口算是正确计算的基础,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多做多练是关键,口算能力是孩子必备的基本功,老师们对此作出长计划,短安排,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学和训练,体现出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多做多练是前提,但学生习惯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尤其喜欢在游戏中学习从中增长知识,如果长期单独某种练习,学生是容易感到厌倦情绪的。由此,口算练习要活泼、生动、多样化,在练习中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并及时鼓励评价。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养成的,要经过长期严格训练才能形成,坚持就有大收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持之以恒坚持的道路上有欢声笑语有辛酸苦辣,但是我们还是要披荆斩棘一路前行,为什么要“坚持”?因为,坚持让梦想充满光芒。就像于科长最后总结的那样,活动结束但思考继续,持之以恒坚持的意义或许不会立马显现,但是坚持带来的成功永远不会缺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