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故事:美丽的书香女子嫁给目不识丁的赳赳武夫!

湖南网事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作者:鱼忆海</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0px;">寄人</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别梦依依到谢家,</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小廊回合曲阑斜。</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多情只有春庭月,</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犹为离人照落花。</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 ——唐.张泌</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黄埔后裔送给龙爷爷的百岁嵌名贺联</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龙新普,1920年1月2日出生于桃江县松木塘镇蛟湖村的一个贫苦农家,没上过学。1937年10月,随族兄龙叔韬入伍,在华东奋战八年,直至抗战胜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八年的浴血,除了流逝的青春,这位当初目不识丁的农家小伙,最大的收获就是让一个书香门第的杭州姑娘陶雪娥,对他暗生情愫,成为了他的新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一个怎样的关于战争和爱情的故事呢?让我们的目光一起回到那民族存亡的生死关头,看看那些挺身而出的中国军人舍生忘死的身影。</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龙老在老家蛟湖村的住所</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7年8月13日开始,历时三个月的淞沪会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日军投入20万余人,宣布死伤4万余人;中国军队投入80余万人,统计死伤30万人。淞沪会战就象一个血肉磨坊,一天几乎有一个师的将士死伤。全国各地的军队,源源不断的赶往淞沪战场进行支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7年10月,湖南省保安第六团团长龙叔韬奉命率部赴华东参战。战前,他回到松木塘镇老家,动员了一批青年入伍,龙新普这个族弟,跟着他一起走上前线。回忆那个时候的经历,龙老跟志愿者聊天时说:好冷好冷啊,衣服少,把树枝绑身上取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保安六团经江西往浙江赶路之时,湘军系的28军62师已在11月初到达主战场,11月5日,日军在金山卫登陆,6日,62师367团与日军激战闵行,团长张空逸阵亡,该团遭重创。刚抵达嵊县的保安六团由此成了国军28军62师367团,龙叔韬任团长,没上过学的龙新普,成了团部传令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8年2月开始,367团辗转在萧山、富阳、新登、临安等地,既与日军白刃相博,也寻机偷袭据点,为进入杭嘉湖地区打游击战做准备。1939年3月,曾发动群众在一夜之间将武康、吴兴间的公路挖断。还进至菱湖,切断了杭州昊兴间西运河(东苕溪)的航道。4月,367团进至千金镇。组织便衣队开展俘敌比赛,俘虏了数十名日军。5月,龙叔韬传令2营(营长黄振球)连续五次炸毁日军火车,使这条铁路处于半瘫痪状态。9月,367团在升山、双林间设伏,歼日军120多人,被国防部通令嘉奖。9月下旬,为了进一步切断上海通杭州间的大运河,拔掉敌运河中心石门湾据点。10月上旬,龙叔韬又传令龚文华连,于双十节奇袭杭州,将日伪机关70多处放火焚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团部传令兵龙新普,在这些频繁的战斗中,从族兄团长身上学到了越来越多的战术技巧,逐步从生涩走向成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龙新普回忆,他们在上海到杭州的运河上打游击,打过日本的两条船,对缴获的日本船,因为是左船,许多开过船的人都不习惯,可龙新普在旁边看了几次,稍做尝试,就得心应手的开顺了,而开船,也成了抗战胜利后,他一辈子的职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杭嘉湖地区的游击战,一般是一个营出去。龙新普经历最惨烈的一次是在三家村,由于汉奸带路,他们被日军包围了,带队的团副被打死了,军需主任也被打死了,全营被打死80多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游击战有时一天打好几次,在运河的一次战斗中,龙新普腿部中枪了(以前志愿者曾看到龙老右大腿内侧有枪伤)。</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做为杭嘉湖一支重要的抗日力量,62师不管编制如何调整,都是军纪严明,作战勇敢,战斗事迹在当地民间一直广为传颂。1941年第二次长沙会战,62师向北攻击,切断日军长江水路。1942年,浙赣会战,62师驻守兰溪。建德,与日军作战。1943年,南昌战役,62师赴上饶与日军作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10月,62师开赴芜湖,监视日俘修建四方公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367团活跃在杭嘉湖地区的游击战中,龙新普这个传令兵经常受团长龙叔韬指派,到地方与社会各界交接一些事项。在那山河破碎的年代,军人在老百姓中的形象是美好的,年青的龙新普身高近一米八,战火的锤炼让他英俊中透着一股干练英气。接触中,他和一位美丽的杭州姑娘陶雪娥好上了,陶姑娘的父亲,是当地一名颇有名望的私塾先生,虽说嫌这位准女婿没有文化,但熬不过女儿的坚持,最终点头同意了他们的婚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抗战胜利后,也许是岳父家的建议,也许是龙新普自己厌倦了战争,他申请退伍,在无锡船运公司谋得一个开船的职位,在苏杭大运河上来回穿梭,和妻子雪娥过起了虽奔波却难得的一段安宁生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46年2月,已是62师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的龙叔韬回到无锡休养,他和龙新普聊天时,也表达了不愿参加内战的想法。在协助部队办理编余军官退役转业工作后,于1947年冬回到湖南,应邀参加洞庭湖屯垦的筹备,后辞职。1947年11月,龙叔韬晋升少将。1949年2月,龙叔韬与中共地下党发生联系。8月3日,率部在益阳和平起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新中国成立后,龙叔韬任益阳专署参议。1950年10月,龙叔韬任益阳专署建设科长。他邀请驾船技术纯熟的龙新普回到了家乡,加入水电八局,参加西洞庭湖治理、常安公路修建、整治安化至益阳航道、大堰塘水库修建等工作以及整治资水航道和柘溪水库的建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龙新普开船在水电八局的各个工地间忙碌,虽是辛劳,但和妻子很是满足于这种充实平稳的状态。他们把三个女儿和最小的儿子抚养长大,体验着赶走侵略者、建设新中国的幸福生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然,现实中的波折总会时不时来临。龙新普在某次运动中被徒弟举报了,说他是彻头彻尾的伪国军,是反革命。批斗现场,龙新普坦然承认自己当过八年的国军,但他反问现场的干部群众:"国家有难,我被抽去打鬼子,打了整整八年,你们说,我这样的国军,该批判吗?"加上他不可撼动的"船老大"身份,于是对他的批斗不了了之,他也在水电八局平安顺利的工作至退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退休后的龙新普携一家老小回到了阔别多年的蛟湖村,并自己动手建起三间泥瓦房。儿子接他的班,进入水电八局工作。而三个女儿,先后出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07年,从杭州开始跟随他奔波几十年的老伴陶雪娥不幸病逝。2015年,当湖南老兵之家的志愿者寻访上门,这位历经战火的传奇老兵,才再次打开回忆之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龙老一生,曲折坎坷。抗战时,挺身而出、奋勇杀敌;工作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生活上,清净淡泊、不求名利;家庭里,他素重家风、传承优良。当2021年12月7日,他走过人生的第一百零二个春秋,他依然清晰的交代子女:按国家的规定,遗体火化,丧事从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2月9日,从益阳市区和桃江赶来的志愿者,和亲友乡邻一起,在灵堂里进举行了一个简朴庄严的告别仪式,向这位鞠躬尽瘁可敬可爱的抗战老兵,进行最后的告别和追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老兵不死,他只是行走在与袍泽和爱人重聚的路上……</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