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我回不去的梦

点灯的人

<p class="ql-block">故乡是一首经典老歌。吟唱在我不断远离的路上,离得越远歌声越亲切。故乡是一幅淡墨的山水画,弥漫在我越走越远的记忆中,走的越远画面越清晰。故乡是一坛沉封的女儿红,离乡的游子,道不完对故乡的依恋。那是我的根,我衣胞的所在地。渐渐的远离了故乡,失去了它的消息,经年以后,不经意间几个好友,在茶余饭后偶尔谈起,眼角中起了一层雾。我的故乡,我儿时的乐土,你还在吗?你打开了我埋在心底多年的恋想。</p><p class="ql-block"> (一),野花香,田野忙,晚归牧童骑牛上。</p><p class="ql-block">农村最忙的时节便是春种和秋收。我的故乡在皖东的一个小村庄。普普通通,因为环村有一道水塘,所以被称作“圩子”。农村的春天,满田野都是不知名的野花,红的,黄的,白的,紫的,粉的,星星点点,或开在田埂上,或开在河沟旁,或开在岔道边,没有人在意,没有人欣赏,没有人赞美。但是,依着四季,次第而开,坚强怒放,清香扑鼻,充满野性,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伴着劳作的农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只有我们这些顽皮的小童,会去大把大把的采摘,编成五彩的花环,带在头上,或挂在牛角。小时候,我们所能做的力所能及的事就是放牛,以前农村很穷,牛是田里的主要动力。几家共有一条牛,都是轮换着放牛。放牛也是一件“很有技术”的活儿。对于我们这些小不点来说,能把一个这么大的牲口给放好,不是太容易,其实牛是很温顺的动物。也很听话,但,你必须与它建立感情。不然它也不是轻易给你碰的。你要先去抚摸它,让它感觉到你的善意,才能让它低头让你骑上它的背。我是花了好长时间才说服我家那头大牯牛的。骑在牛背上,有人认为是一件很惬意的事,能想到老子骑青牛得道仙去。其实,不是很舒服的,牛的大脊背十分的颠簸。但是,迎着朝阳,骑着牛,霞光万道,空气清新,露珠晶莹,有种出征将士的豪情气概。总是要等到夕阳西下,落日余辉中才骑牛而归,牛儿吃的饱饱的,走的懒洋洋的,我们这些玩累了的孩子都笑着,闹着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好一幅骑牛牧归图。</p><p class="ql-block"> (二),菜畦有野趣,果蔬四季香,农家过年忙。</p><p class="ql-block">在农村每家都有一块不大不小的一畦菜地。有的是在屋后的院子里,有的是在靠近田的滩头上。可不要小瞧了这一畦菜地。那里承载了农家一日三餐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春天的荠菜,夏天的豆角,秋天的萝卜,冬天的老姜,四季的的韭菜。杜甫有“夜雨剪春韭”之说。对于韭菜我们农村都是情有独钟的。而这些蔬菜没有一丝的污染,施的都是农家肥。小时候,最常做的事就是提着个篮子到自家的菜地里摘菜,各种时令蔬菜,布局整齐,互不干涉,杂生菠菜丛中的香荠菜,挂在架子上伸的老长老长的嫩豆角。排列有序的紫茄子。深埋地下的胡萝卜。最喜雨过天晴时,走入湿漉漉的的菜地,菜上都滴着晶莹的露珠,那油光可鉴的绿,绿的令人怦然心动。这时,伸手拔出一根胡萝卜,绿的萝卜缨子,红的萝卜煞是好看!散发出泥土的气息。急不可待的用手褪掉泥,清水中洗过,咬上一口,清脆而甘甜。于是,中午的餐桌上就有了:肉炒胡萝卜片,挑茄丝,韭菜炒鸡蛋,早晚就有了下饭的盐豆角,盐萝卜干,盐大蒜,盐洋姜,盐雪里红。农村的吃饭不像在城里,一家一户,门一关锁得严严实实,老死不相往来,冷冰冰的。我们农村的吃饭无论早晚,端着碗可以跑几家几户,到这家桌上可以尝尝这家的菜,到另一家又是一种风味。农村的好客是不需要讲的。有时开饭,相邻的两家可能合在一起,大人们喝着酒谈论着春耕夏种的农事,小孩子早就耍的无影无踪。过年时节是一年中最开心的日子。村里有的人家养了一年的大肥猪,宰了,一村的人都去帮忙。屠宰的人将肉分给要买的人家,中午必定要开宴,请全村的人吃饭,谓之“打晄”。全村的碗盘都集中过来,姑娘和小媳妇们忙前忙后,五六张桌子依次排开,第一道必定是杀猪菜,用猪血旺合着猪大肠等加上自家磨的草锅豆腐大白菜。点缀一些芫荽和菠菜,一出锅香的让人流出了口水。第二道必定是粉蒸肉,用猪的五花肉。放在饭上蒸出来,金黄金黄的,滴着油,糙米的饭香与肉香糅杂在一起勾起人们的食欲。接下来是家常菜了,盐鸭蛋,炒猪腰,炒猪肝,等等,满桌的菜肴,男人们放下一年的劳累痛快的喝着酒,划着拳,整个村里都融在这喜庆和丰收之中。过年前家家户户的树杈上都挂满了盐货,鸡,鱼,肉,腊肠,等等。最开心的便是年前的熬糖了。熬糖前先将山芋和着大麦煮熟,在梁上吊一个大网兜,把这些煮熟的山芋和大麦都放在兜中使劲的摇晃,在下面放个盆,熬出来的水,上火熬,温度一定要控制好,熬到一定的时候,冷却,一盆麦芽糖就大功告成了。小时候最喜欢在大人不注意的情况下,用筷子一圈一圈挑着麦芽糖,往嘴里一送。甜到心坎里。农村的果树分布是不规则的,有的家有桃树,有的家有杏树,有的家种石榴,有的家有梨树,有的家有葡萄。还有一些公共的果树,如糖榴,桑果,等等。果子熟的时候,是我们这些村里小顽童最开心的时候,三五一伙,偷偷的遛进别人家的院子,心都提到嗓子眼里,生怕惊动别人家的狗。摘到的时候,分成几份,吃的是肚子都痛。桑果结果子的时候,树很高,那时候,我是最喜欢爬树的,三下五除二就窜到树上,下面有几双企盼的眼光,一捧一捧的果子落下,紫色的汁水染红了嘴唇。那种成就感是少有的!菜地、果树、过大年都留给我童年太多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三),最喜小儿无赖,摘瓜戏水,河汊捉鱼别样忙。</p><p class="ql-block">农村广阔的天地,是我童年的游乐场。同龄的孩子比较多,都没有到上学的年纪。(那时农村上学较晚,没有幼儿园)放牛是我们的主要任务,三五玩伴将牛扔到一边吃草,我们就去寻找一种在春天茅草中才有的“毛薏”,在深草丛中一拔一大把,然后拿到一边。用“扎小方”的方式赌输赢。经常听到父母的呼唤声才牵牛而归。到了下雨天,到处都是流水,拿着小网,光着脚丫,随便找个湍急的流水沟,把网一“扎”,静等小鱼小虾入网,不时的翻开网看看收获。中午回家,一盆的小鱼小虾,妈妈就会做一锅的小鱼贴饼。揭开锅鱼香诱人。有人说捕鱼享受的是鱼捕上来的乐趣而不是结果,我深以为然。夏季,河是我们的天然游泳池,炎炎烈日,我们几个小伙伴从瓜园里抱几个西瓜,往河中一扔,一猛子扎下去,打水仗,吃西瓜,比谁的闭气时间长。浪里水花翻,留下几许童年的欢笑。</p><p class="ql-block">离开故乡有二十年之久了,由于为求学,为生计奔波,村庄的改造,撤并。许多的村庄被夷为平地,改为良田。故乡的茅草屋,故乡村头的那棵大槐树,还有标志性的圩塘不知还在吗?最近听到一首歌《故乡的原风景》,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在脑海中浮现,泪不知不觉的滴在纸上。</p><p class="ql-block"> 桂写于馨香小筑</p><p class="ql-block"> 壬辰年十一月二十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