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枣树

渔村

<p class="ql-block">老家,在广阳镇大侯庄。记得小时候庄儿上总共有几十户人家,人少树多,房前屋后大概有大大小小一百多棵枣树。</p><p class="ql-block">这其中就有我家的五棵。最大的一棵枣树长在院子的东北角,弯弯的有水桶粗细。树冠巨大,有一大半伸出了院墙,每年的秋天树上结满了红彤彤的大枣。到了这个时间,我奶奶、邻居的大婶大嫂们都会坐在自家的枣树下做家务聊天。看似做家务,实则是看自家的枣呢,生怕被调皮捣蛋的孩子们糟蹋或偷摘。</p> <p class="ql-block">但对于眼馋嘴刁的毛孩子来说,仅看是看不住的,偷枣的事儿常发生。往往是力气大点儿的孩子手执石头,奋力投向枣树的枝头,红枣哗啦啦掉落一地,其他的小伙伴一哄而上,捡完就跑。这也是我们少年时代的乐趣之一。</p> <p class="ql-block">老家的枣,成熟后鲜红个大,落地易碎,酥、脆、甜、后味香。到了成熟时候,各家会互相帮忙收枣,四五个人扯着一个大床单子,另一个人持一根长竹竿,顶上固定了一个铁钩子,钩着树梢猛摇,枣就会像下雨般地落下,大都会落在床单上。 接着各家支上大薄、摊上枣子晾晒,晾晒干后,拿到集市上换钱,一家人一年的主要经济收入基本靠这些香甜的果实了。</p> <p class="ql-block">奶奶每年都会满满的装一布袋子干枣,锁在她的大箱子里。她会说,“这可是个好东西啊,是皇帝吃的贡品呢!”我不懂这些,只记得冬季跟奶奶住的时候,每天晚上都有两三颗枣吃,是件很幸福的事情!大枣成了我小时候的美味零食。后来长大了才知道我们广阳大枣还真的是贡品呢。东汉末年广阳枣就被列入皇室贡品,明清时期曾畅销江南,当时汉口等地枣行挂有“九里山前广阳枣一等”金字招牌,广阳大枣驰名大江南北。</p> <p class="ql-block">大枣作为乡亲们的主要经济收入,枣树自然受到了特别保护。记得每年的腊八,煮好了腊八粥后,奶奶都会让叔叔拿一把砍刀,在每一棵枣树上砍上几个大口子,我会端上一碗粥,用筷子往砍的口子里抿粥,说是喂了腊八粥,来年好结枣,给枣树喂粥那可是各家各户每年的大事儿。</p> <p class="ql-block">枣树发芽比较迟,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前后才发芽,四月中下旬开花,因此枣花的开放往往错过了初春百花争艳的季节。米粒大小的花蕾从叶茎上一点一点挤出,然后用尽全力绽放出如小喇叭状的细碎的花朵。但是即便迟开,枣花也没有辜负整个冬春的积淀,努力绽放的枣花芬芳四溢,整个村庄都弥漫在这种气息中,让人通体舒畅,心醉脑迷,仿佛觉得整个世界都是香甜的。</p> <p class="ql-block">枣花的低调品格源自性情坚韧的枣树。在我的印象中,枣树是坚强奋进的树木,对生长的环境要求不高,悬崖峭壁上、山岗石林中,无论再贫瘠的土地上都能顽强的成长,像个经受风雨坚强挺拔的勇士,外表粗糙、内心坚定、与世无争、默默奉献。</p> <p class="ql-block">由此及人,不禁联想到枣树的低调、忍耐、坚强、无争、奉献,又何尝不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品格呢?</p><p class="ql-block">近些年,庄儿上几乎没有枣树了。每每想起来感到很遗憾。听老人们说是农药化肥的污染,造成了枣树不会结果。</p> <p class="ql-block">目前乡村振兴战略正在家乡实施,山变绿了,水变清了,生态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广阳大枣也正在规模化恢复种植,相信不久的将来,香甜的家乡大枣,又会牵着我们的味蕾,朝着家的方向,扑入她的怀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于保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1年12月8日</p>